坦白纪录一些过去的事,也许没什么可怕的,作为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自己的过往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凡,除了对自己有点意义外,对其他人来说都不会感兴趣,而且还会觉得枯燥和缺乏故事性。

我出生在农村,那是一个还相对亏大的年代,我在小学初中的时候,想找一些书看都没有。精神方面的熏陶可以说为0,以至于家里的一盒相声磁带,我翻来覆去的听了几十遍,赵本山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我也翻来覆去的看过几十遍。

在那个青春期,我总想找点书来看,然而家里没有,外公家也没有,到处都没有。后来,初三的时候家里发生了变故,我母亲因病去世,我爸爸找了一个对我很差的后妈,家也就没有家了,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大,要到后来很多很多年影响才逐渐消失了。

上了高中后,我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突然发现以前学起来很轻松的我,在一些数学概念、物理题、生物题目面前变得笨了起来。也有了很多叛逆,上网吧,读课外书,最后考上了吉林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的大学生活乏善可陈,我没有继续好好学习,踢足球、打篮球、泡在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谈恋爱,家里条件也不好,感受到穷的滋味。毕业后,就到深圳开始打工赚钱,谈恋爱,后来又苦涩地分手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穷,没法给到人家姑娘安全感。

后来来到成都工作,也谈过恋爱分了,后来积攒了点钱买了房,和一个合适的姑娘结了婚,生了娃。过着平淡的生活,体验到了婚姻的不容易,两口子也经常吵架,谈不上有多爱。唯一的快乐来自乖巧可爱的孩子,因为孩子让自己学会了什么是爱,学会了什么是快乐。

时光飞逝,转眼就40岁了,工作提不起精神,辞职了。对下半辈子怎么过,也感到迷茫和提不起兴趣来。然而,也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坦然了,甚至对曾经惧怕的死亡也看淡了,对自己就如此平平淡淡过一生也觉得可以忍受了。

疫情过后,感觉身体对细菌、病毒引发的感冒等疾病抵抗力也不如从前了。很多事不想应付的就推掉了。曾经一度信仰知识和读书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信仰也开始动摇,也许自己距离改变命运还差点什么本质性的东西,也许是性格,也许是环境的偶然性造就的路径依赖。

无论如何,日子还要过下去。也许,这就是我的中年危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