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的车市寒潮,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一些。国内各品牌纷纷换上刺刀短兵相接,卷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与此同时,海外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即便是发布了现象级新车Cybertruck的特斯拉,股价从开年的250美元跌到了175美元,足足跌去了三成。而号称「特斯拉杀手」、市值一度冲上1500亿美元大关的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Rivian,日子甚至要更加难过。

Rivan R1T与特斯拉Model Y同框

去年第四季度的财报显示,Rivian预计2024年产量不会比高过去年。开年之后又火速裁员10%,整体颓势已经按不住了。所以即便是在3月7日的发布会上,Rivian连发三款新车——R2/R3/R3X,股价依旧没有提振。对比2024年首个交易日,Rivian市值蒸发了一半左右。新能源的这股寒流,已经吹到了美利坚本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ivan掌门人 RJ Scaringe在发布会上展示新车型R3

谁是Rivian?

比起「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特斯拉,Rivian在国内鲜为人知——它甚至没有一个标准的中文译名。不过在美国大本营,它也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存在。其创始人RJ Scaringe是麻省理工走出来的机械工程博士,2009年入行后果断押注跑车。从这一点来看,他和埃隆·马斯克确有几分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他没有中途辍学。

RJ Scaringe

彼时的Rivian还叫Avera Motors,Avera正是公司首台轿跑车的名字。到了2011年,纯电市场竞争加剧。RJ Scaringe本人意识到跑车这种叫好不叫座的品类,有很大的爆雷风险。所以他果断转型去开发纯电皮卡和纯电SUV,目的是和特斯拉等对手错峰竞争。与此同时,现代方面向Avera Motors发起了商业诉讼,原因是它和现代雅尊(Azera)撞名了。借此机会,这家公司于2011年正式更名为Rivian,灵感来自流经创始人故乡的印第安河(Indian River)。

Avera Motors——曾经的Rivian

事实证明,无论是改名还是换阵,Rivian做出的决定都十分正确。Rivan的R1和R2,分别对上了特斯拉的Model X和Model Y。而皮卡车型R1T的交付时间,更是比特斯拉Cybertruck提前了两年左右。除了抢占先机外,R1T的设计要要比刀刻斧凿的Cybertruck更易于接受。同时它还有着90厘米的涉水深度和8种驱动模式,真的能让车主们跋山涉水一往无前。在特斯拉Cybertruck开启中国巡展时,Rivian R1T在美国已经斩获了近2万台的全年销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Rivan的首款量产皮卡车型R1T

作为一家明星造车公司,Rivian背后还有实力雄厚的资方,亚马逊和福特等都是大股东,这让其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2021年11月,Rivian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IPO筹资额约120亿美元,成为美股史上第六大IPO,也是2021年最大的一笔。上市首日,Rivian股价就大涨29.14%,上市第二天市值就突破1000亿美元,超过福特和通用汽车,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全美市值第二高车企,更被资本市场追捧为「特斯拉杀手」。

「杀手」杀不动了?

资本市场火爆,但公司账面亏钱,是很多新能源车企的通病——Rivian就是典型代表:去年年底的财报显示,Rivian在2023年交付了50122辆,但净亏损高达54亿美元。从2022年初开始,Rivian账面上的现金储备从181亿美元高点减少至2023年底的79亿,两年时间内用光了102亿,平均每个季度减少12.75亿。难怪埃隆·马斯克预言,按照现在的亏损速度来算,再烧一年半就要破产了。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Rivian也找了许多应对之策,比如降价、裁员、提高产能,甚至是向租赁市场抛去橄榄枝。

埃隆·马斯克预言预测Rivian可能在六个季度内破产

似乎就在一夜之间,稳中向好的Rivian就站到了悬崖边上,不过这也是各种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首先就是外部环境:2023年那一波全美汽车工人大罢工,使得造车成本有所上浮。并不明朗的经济大环境,也让人们主动收缩了对大宗消耗品的消费欲望。也正因如此,Rivian才出了尺寸更小、定位更亲民的R3车型,以期打开下沉市场。

聊新能源时,肯定不能跳过中国品牌们。在意识到国内竞争过于激烈后,他们纷纷布局了出海计划。比亚迪把汽车运输船开到了欧洲港口,这一船就是五千多台;零跑发布了第一款全球车型C10,后面必然会借助Stellantis的力量开展海外业务;哪吒更是布局了三个海外工厂,今年目标是进入六十国。面对如此声势浩大的「红色力量」,Rivian们必然也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海外杀疯了的Atto 3,其实就是比亚迪元Plus

除了怪「大环境不好」,Rivian自身更是难辞其咎,其一直深陷「产能地狱」的困扰。话说回来,大多数造车新势力在销量攀升阶段,都被产能卡过脖子。买家拿着钱买不到车,品牌看着订单交不了车,我们很难说谁更痛苦一点。甚至特斯拉来上海建设超级工厂的根本原因,也是解决全球范围内的产能问题——每年从浦东新区走出来的近百万台特斯拉,已经出口到了欧洲、日本、澳洲等地。

Rivan位于伊利诺伊州的工厂

而Rivian R1面临的情况,要比国内严峻得多。把时间线拉回到2022年第三季度,Rivian R1订单量达到了惊人的11万台,但整个2022年他们只造了2.5万台。所以Rivian才决定要在今年年中对生产线停产改造,计划让产能提升30%。不过金子一般的风口和信心转瞬即逝,Rivian显然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展车无现车已成常态

产能滞后的原因,说来也不复杂。美国本土近些年一直在去工业化,电动车的相关产业链和技术扶持,都和中国市场无法同日而语。试举一例,全球动力电池产能中国占了73%,而美国只有7%,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即便是钱给到位,Rivian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拉高产能,更何况也不怎么有钱。

美国容不下第二个特斯拉?

除了Rivian以外,另一家由特斯拉离职高管创办、背后由沙特国家基金投资、曾同样被视为「有望成为第二个特斯拉」的明星纯电汽车品牌Lucid,日子过得也不好:该公司近期也因交付产能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而遭遇股价下滑,其最新市值约为69亿美元,相较巅峰期的超400亿美元,暴跌超过80%。甚至马斯克也发出了嘲讽:「他们的沙特糖爹是唯一的续命的稻草。」

Lucid的豪华旗舰车型Lucid Air

尽管2024年被认为是全球电动车行业的「拐点」,不过中国电动车市场经历了激烈的市场淘汰如今依然是多家争雄的「战国时代」。对比一下美国,我们不难产生一个疑问:偌大的美利坚,怎么就养不活「第二个特斯拉」?其实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美国人购买电动车的意愿不强。2023年,美国汽车市场共销售了120万台电动车,虽有增加,但增速明显放缓且远不及预期。

2022年美国各州电动车普及率,最高的加州也只有3%

2023年4月,美联社公共事务研究中心(AP-NORC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Research)与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共同执行的民调显示,仅有8%的受访者正在开纯电汽车,另有8%在开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对于下一辆车的选择,仅有19%的人表示「极度可能」或「很可能」买电动车,22%表示「也许可能」买电动车,47%表示「不可能」买电动车。

美国人对纯电动车不感兴趣的一大原因就是充电不方便。前面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近80%的受访者都认为缺乏充电基础设施是他们不选择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美国的充电桩普及率实在是一言难尽,全国境内只有5万根。作为对比,中国充电桩数量已经突破了900万大关。

在美国,找电桩和找公厕一样难

另一个原因是电动汽车的售价过高。美国各州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标准不一,总体力度不足,这也使得美国的电动汽车的平均售价超过5.8万美元大幅高于燃油车,超过了许多美国家庭的承受能力。

「虽然车贵,但用电省钱啊」几乎是所有新能源车企在宣传自家产品时惯用的措辞,但在美国却截然不同。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世界产油国,油价比我国便宜,反而电价比我国贵。再考虑到纯电车的电池低温容量打折,以及美国总体路况更接近高速油耗的因素,就导致了在美国纯电车的用车成本甚至高于燃油车。在种种因素影响下,以「科技狂人」马斯克领衔、声望更大的特斯拉就成为了美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独苗」。身在美国的知乎答主@双持旋风AK 就在高赞评价中表示:特斯拉在美国的销量不逊于同级别的油车,但买他们的人「或许是图性能、图风格、图省税、图体验,但基本不可能是图省钱。」

美国2023年销售前十的车型中只有Model Y一款电车

前不久,福特汽车的CEO宣布将关停所有电车生产线,原因是这家老牌车企在电车领域一个季度就能亏掉10亿美金。这从油电销售比上可见一斑:过去一年里,福特F系列皮卡销量高达75万台,但其中的纯电车型福特F-150 Lightning只卖了2.4万台,远低于福特预期的15万台。与其等待奇迹,不如早日止损。但Rivian这种无法转型的纯电动企业,又该作何打算呢?

撰文 / 肖忘书

粉丝群定期发放奖品福利

公众号菜单选择「扫码进群」

请将我们设为⭐️标

为您呈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