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洋芋片、丸子、面筋、晶莹剔透的定西宽粉,以及各种蔬菜的混合,待煮熟后捞出,均匀裹满香浓的油泼辣子,吸溜进嘴里Q弹爽滑……这碗“热辣滚烫”的麻辣烫,原本是甘肃人味蕾的隐秘快乐,如今已成为全网追逐的“国民小吃”,甚至有游客排队6个小时只为吃上一口。

“简约不简单”的麻辣烫

天水麻辣烫如何统一了众口难调的全国游客?

有网友总结:天水麻辣烫多以串串形式呈现,1至2元一串,按口味自取,种类繁多,麻辣烫调料形式不拘小节,大碗的花椒粉洋洋洒洒,大盆的油泼辣子肆意蘸染,麻辣咸爽!

然而不少食客认为,天水麻辣烫虽然看似简单,却自有一番讲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7日,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一传统辣椒加工企业内,工作人员展示炒制好的辣椒。(图片来自中新社)

在天水麻辣烫里面,油泼辣子是“灵魂”,而这“灵魂”靠的是甘谷辣椒。甘谷辣椒已有至少400多年的种植历史,色泽光亮、肉厚油多、角条细长、皱褶均匀、辣味香浓,有开胃健脾、养颜明目等多种功效。

“中国辣椒之乡”甘谷县是中国辣椒栽培最早的县份之一。由于独特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甘谷的辣椒肉厚油多,芳香物质沉淀得更丰富。把晒干的干辣椒磨成面,烫出来的油泼辣子香辣又不烧嘴。

这种独特的口感还曾征服过来华访问的斯里兰卡总理夫人班达拉奈克。据说,因得知斯里兰卡人喜好辣椒,当年周恩来总理特意在晚宴上为来华访问的班达拉奈克夫人准备了一碟油泼辣子,这位总理夫人尝过之后连连夸赞它的美味,并询问周总理:“这是什么地方的辣椒?我吃过世界上好多地方的辣椒,今天尝到的是最好的,能不能把这种辣椒出口到我们国家去?”晚宴后,周总理赠送给送班达拉奈克夫人一包已加工好的甘谷红辣椒面和少许未加工的红线辣椒干作为留念,而班达拉奈克夫人也回赠周总理一小筐芒果作留念。

麻辣烫出圈,少不了“神助攻”

除了甘谷辣椒,秦安花椒、定西土豆和宽粉、高原蔬菜、戈壁海鲜等也都是这一碗天水麻辣烫里的“神助攻”。

与其他地区的麻辣烫所包含的方便面、细软的粉丝等相比较,甘肃麻辣烫的土豆粉可谓是“造型不一”,宽粉、韭叶粉、细粉、粉丝等花样百出,其中宽粉最受欢迎。而“定西宽粉”,恰如陇中人宽厚的胸怀一般,最为体现西北饮食的豪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4日,甘肃天水,游客手举挑选的麻辣烫食材。(图片来自中新社)

定西宽粉源自于甘肃中部的定西,这里被称为“中国马铃薯之乡”,以出产优质的马铃薯而闻名。200多年来,定西凭借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种植和加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地区。定西宽粉作为这一地区的特色美食,因其制作工艺精湛、口感独特而倍受人们喜爱。

除此之外,菜花、散花菜、西兰花、甘蓝、笋子、芹菜、大白菜、娃娃菜、芥蓝、胡萝卜等搭配的蔬菜,也是这碗走俏麻辣烫的主角之一。而这些新鲜的蔬菜,多为甘肃本地种植。

其实,甘肃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位于天水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曾种植生产了中国第一批粮食品种——黍。得益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少的地理优势,如今甘肃的多种特优农产品远销80余国家和地区。隐藏的蔬菜大省甘肃,为这碗火热的麻辣烫增添了丰富新鲜的食材。

麻辣烫早已香飘四海

天水麻辣烫火了,面对纷至沓来的外地游客,天水开启了全城“保姆式”宠粉模式。赶紧收拾收拾家,准备上客!“连夜”开始刷墙、刷栏杆、清扫路面。为了方便接送游客,当地还专门开通了两条麻辣烫公交专线。在天水南站、天水火车站出站口拉起横幅,举着牌子迎接。就连英文版宣传片也剪出来了。有人笑称“麻辣烫是昨天火的,英文宣传片是今天发的”,能看出来这雄心壮志了,不仅要走出甘肃,还要走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4日,甘肃天水,商家正在制作麻辣烫。(图片来自中新社)

其实,麻辣烫的“香”早已飘洋过海,就连荷兰速滑名将尤塔·莱尔丹都是麻辣烫的粉丝。

在韩国,有“以热制热”的说法,指的是在炎热的天气吃热腾腾的食物来排汗解热。因此,通常在冬季里畅销的中餐麻辣烫在韩国夏季也很火热。

韩国在2022年公布的一份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最近四年间麻辣烫俘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心,尤其初高中女生对于麻辣烫的喜爱度已经反超韩国的传统小吃炒年糕。因为不同于辣炒年糕、火鸡辣年糕等高碳水辣食,麻辣烫有肉有菜,营养更均衡。随着麻辣烫成为韩国夏季滋补美食中的后起之秀,不少中式饭店和酒店最近都在菜单里添加了麻辣烫。

一碗碗浓郁鲜香的麻辣烫,是甘肃人唾手可得的快乐。质朴的红油香,是他们对这片土地的重要味觉记忆。如今,这种快乐又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网友对这片美食之地心生向往。

综合中新社、“中新社”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南方都市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等

编辑:周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