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陈云患癌住院,医生建议他动手术治疗。

陈云担心自己年事已高,未必能活着走出手术室,特意在动手术之前,请求中央重新审理潘汉年的案子。

那这个潘汉年案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陈云会如此上心呢?

陈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谍王潘汉年

潘汉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一个书香家庭,从小就接受了比较高等的教育。

后因家道中落,只得在镇上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1925年 ,受革命思潮影响,潘汉年离开家乡奔赴上海当了一名校对工。

后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时候,因文笔犀利受到博古的看重,同年被发展成为共产党员。

1927年1月,潘汉年受郭沫若等人的调遣,准备到南昌任《革命军报》总编辑,主持中央的文化宣传工作。

郭沫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随着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文化战线不得不转入地下。

1928年中央为了建立文化界统一战线,任命潘汉年出任中央文化宣传委员会的第一书记。

潘汉年积极联系文化界同情革命的社会贤达,在国民党的压迫下苦心经营着中共的喉舌,使得我党在那个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年代,依旧能发出微弱的声音,而不至于被全面禁言。

土地革命时期,潘汉年随着上海的党中央,一起搬迁到了中央苏区,继续主持苏维埃政府的宣传工作。

1933年,李济深和蔡廷锴等人,在福建组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起兵反蒋。

为了增加反蒋的胜算,他们拉拢了同样主张抗日的共产党作为盟友。当时党内是博古、李德这帮人在掌权,他们对这件事情并不上心,居然派了个搞宣传的潘汉年去搞外交。

可禁不住人家潘汉年争气啊!一番唇枪舌战还真就把项目给拿下来了。

当时中央根据地,因为采用了李德“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馊主意,日益缩水。

李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事变对于当时岌岌可危的红军来说,简直就是绝处逢生啊。

已经退休的毛主席,极力劝说博古、李德抓住机会打破僵局。

可博古、李德却以蔡廷锴、李济深非无产阶级为由,轻飘飘一句话就给否了。

后来,周恩来把潘汉年派到了上海从事起了情报工作。

上海的情报网络在顾顺章叛变之后,就已经被破坏殆尽,潘汉年到了上海后呕心沥血,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重新建立起了新的情报体系。

这工作能力,就连周恩来都忍不住夸奖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次政治错误

可是,潘汉年虽然能耐大,但政治嗅觉却极度迟钝。

红军长征后,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博古李德等人下台,我党首次选出了自己的领导人。

要知道,当时中国共产党还是共产国际麾下的一个支部,资金是人家提供的,人才是人家输出的,那你自然就得听人家的话。

也正因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是人家钦定的。

遵义会议选出毛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这件事,总得给共产国际一个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中央派去给共产国际报信的人,就是潘汉年跟陈云。

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此时中央红军的境况并不理想。

外面有蒋介石大兵压境,家里还有张国焘闹分裂,带走了党的大部分军队。

陈云等人在跟共产国际汇报完中国的事情后,得到了苏联方面的回复,正式承认毛主席的领袖地位,让张国焘不要再瞎折腾了。

张国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陈云因事留在了莫斯科,共产国际派了一个叫张浩的人,跟潘汉年一起水陆并进返回国内。

张浩深知事关重大,一路上乔装打扮,穿过内外蒙古和毛乌素沙漠,历尽艰辛找到了当时正在陕北落脚的党组织,并把共产国际那份电报,发给了张国焘让他老实归队。

张国焘不怕毛主席,但他是真怕共产国际啊!再加上当时他在百丈关战役中被川军重创,南下路线彻底失败,只得乖乖地把四方面军的剩余部队,都带回了陕北。

按理说,潘汉年是从水路回国的,怎么反倒还不如走沙漠的张浩呢?

潘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当时共产国际研发了一套新密码,见猎心喜的潘汉年决定先不急着回国,留下来把这套密码学好再说。

可等他把密码练熟后,国共两党都已经开始二次合作了。

更过分的是,潘汉年在离开之前,居然接受了王明的命令。

王明这人,可以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来评价,那就是为自己想的太少,为别人想的太多。

为了替苏联方面减轻日本的压力,王明主张的是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也就是全听国民党的。

这跟党内主张的独立自主政策,是相违背的。

王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潘汉年却接受王明的命令,在没有向党中央汇报的情况下,私自跟国民党谈判。

谈完之后,才姗姗来迟地回到延安。

这可就犯了政治大忌了,你不仅把事关党组织生死存亡的大事视若儿戏,还擅自跟国民党谈判,你究竟听谁的?

潘汉年回到延安后,毛主席对他这一时期的做法有一个评价:“潘汉年这个人不知轻重,耽误了大事。”

不过还是那句话,毛主席一生没有私敌,潘汉年的做法虽然让人火大,但主席依旧对他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南方局的情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政治嗅觉不灵敏之外,潘汉年的发挥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

淞沪抗战后,上海沦陷。

当时由于国民党败得太迅速,一大批社会民主人士如宋庆龄、郭沫若、沈钧儒、邹韬奋等人都被困在了上海。

可人家潘汉年却硬是有能力在兵荒马乱中,把八百多名社会人士,毫发无伤地运到了香港。

香港沦陷后,又是他一个不落地把这些人转移到陪都重庆。

期间还能一边跟76号和梅机关过招 ,一边引渡华侨回国抗战,这能耐不服不行啊!

潘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失足成千古恨

直到1943年,潘汉年终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滑铁卢。

潘汉年当时在敌占区从事地下工作,为江南的新四军收集情报,居住地点一向都是飘忽不定,十分隐秘。

就连党内的同志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平时有什么事情都是他主动联系别人。

可这一天,他房间的大门却被人敲响了。

潘汉年听到那声音顿时就汗流浃背,这种时候响起敲门声只有一种可能,他暴露了。

潘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潘汉年打开门后,最后那点侥幸也彻底破灭了。

那是一张在照片上看了无数次的脸庞,汪伪76号老大,李士群。

李士群也算民国时期一号有名的风云人物,早年曾参加过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跟随周恩来、顾顺章等人在上海参与组建中央特科,从事地下斗争。

1932年的时候,李士群在上海被中统逮住后,果断背叛革命投入了国民党的怀抱之中。

李士群很快获得了国民党编制,不仅如此,他还拉着难兄难弟丁默邨一起叛变。

电视剧《旗袍》里头的76号老大丁默群,就是这两个家伙的原型。

丁默群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李士群极度狡猾,他背叛革命之后,还使出苦肉计成功瞒过了特科,让大家都以为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是迫不得已之下才诈降国民党的,命他继续潜伏在国民党内当双面间谍。

然而,中统那边的人却不知道他还有这一手。

有一次,为了避免党组织怀疑,李士群杀害了中统上海站的站长马绍武表忠心。

结果这件事被中统的人查了出来,直接把他扔大牢里了。

幸亏他老婆找中统大佬徐恩曾求情 ,这才给他留了一条小命。

徐恩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他多面人的身份,也被共产党那边给发现了,一时间国共两党都不待见他。

抗日战争爆发后,川岛芳子和土肥原贤二找到了李士群,热烈邀请他为大东亚共荣事业奋斗。

不甘寂寞的李士群决定将灵魂出卖到底,一咬牙就投靠了日本人当了汉奸,还成立了大名鼎鼎的76号残害同胞,给抗日事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尾声,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知道,日本人完蛋就是早晚的事而已!

李士群自然也不会为日本人死节,不过就他干的那些事,想要洗白可不容易啊!

李士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士群也不是没想过投靠国民党,但国民党在汪伪政权辖区内,基本没有什么势力。

李士群作为汪伪的情报头子,他手上那些东西对国民党没有多大用处,并不足以赎买他这条小命,反倒是扎根敌后的新四军更需要他。

当潘汉年听说李士群的来意后,一脸地不相信。

李士群也料到老东家不会轻易相信自己,就向潘汉年透露了一条消息。

日军最近正在酝酿一次大行动,要剿灭江南的新四军。

说完就转身离开,留下了惊疑不定的潘汉年。

李士群的态度,让潘汉年对自己的想法产生了动摇,他决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向党组织汇报了这一情况,上面给出的回复是让潘汉年继续跟李士群接触,获取更多的情报。

不久后,新四军方面也传来了消息,日军最近确实有搞事情的节奏。

当初,李士群告诉潘汉年日军要有大动作,却没有告诉他具体的计划,目的就是要以此为诱饵钓住潘汉年。

潘汉年果真上钩,他真就跑去南京找李士群,想从他嘴里套出更多消息。

结果等他到了李士群家里的时候,才发现汪精卫居然也在, 而且指名道姓要见他。

汪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汉年本想拒绝,可是周围都是李士群的人,如果连个面都不愿意见,岂不是说共产党压根就没打算放过汪伪吗?那潘汉年非得原地升天不可。

潘汉年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跟汪精卫谈了一通,至于谈了什么,至今都是一个谜题。

回去之后 ,潘汉年一直很犹豫,究竟要不要跟组织如实交代呢?

可当时延安整风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所谓延安整风,整的就是那股“为别人想的太多,为自己想的太少”的歪风邪气,目的是趁机扫除苏联对党的影响力。

联系到潘汉年当年跟王明那档子事,这时候要是如实交代,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汪精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潘汉年这边才刚跟汪精卫谈完,那边国民党就收到消息,把这件事情广而告之。

中共平白无辜背了这么一口黑锅,第一反应就矢口否认。

但毛主席为了保险起见,事后还是拍电报给潘汉年,询问究竟有没有这回事?

潘汉年这下就更不敢认了,赌咒发誓说自己没有见过汪精卫。

可潘汉年不知道的是,当时李士群手下还有一个叫胡均鹤的人,看到了他们会面这一幕。

这个胡均鹤跟他老板一样,先是投靠共产党,后来又投靠汪伪,抗战胜利后又投靠国民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后期,眼看形势不妙又投了共产党。

更搞笑的是,他投靠我党还是潘汉年牵的线、做的保。

1954年,高岗和饶漱石被打成了反党集团,同年高岗自杀。

高岗这一死,导致中央根本不知道有多少人跟他有关系。

为了排除隐患,党开启了一次自查运动,让同志们坦白从宽者可以既往不咎。

潘汉年是不怕的,反正他跟高、饶不熟,可胡均鹤却吓得直打哆嗦,生怕被别人掀了老底,赶紧竹筒倒豆子一般有的没的全都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完,他还写信告诉潘汉年自己已经招了。

潘汉年听后,连忙找陈毅坦白,气得陈毅大骂他糊涂。

现在坦白还有什么用?毛主席看到陈毅呈上来的报告后,顿时勃然大怒,派公安部长罗瑞卿亲自逮捕潘汉年,并批注:此人不可信用。

直到1979年,陈云做癌症手术前,亲自请求中央:潘汉年案需要复查。此案才被重新审查。

1982年,在潘汉年离世5年后,终于得到平反。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