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杀了我,还能有机会改正;我没有犯错,却要惨痛的在这里长眠。”

据最新公开的信息来看,目前3名行凶的未成年人都是13岁,未满14岁,依据目前的法律,是判不了死刑的,上报最高法院,最高的刑期是判无期徒刑,但从以往的案例来看,最乐观的情形是判10年左右。

10年后,他们3人才23岁,他们的家庭会搬去外地,然后改名,成为你身边不被察觉的人,弄不好还跟你谈笑风生、对饮而坐,想想这个情景就觉得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7日晚9点,邯郸肥乡对于这起震惊全国的未成年人杀人案进行了通报,通报重点提到当前3名施害的初中生已被警方控制,并等待司法部门按照法律进行惩处,与此同时,相关的部门正对受害人的家属进行安抚和善后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否有帮凶?

对于一名刚失去儿子的父亲来说,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心情是有多难受,王爸一起参加尸检更多的是心疼和愤怒,他这样写道:“爸爸第一次带你去看大海,问你喜欢吗?你说喜欢,从那以后每个暑假爸爸都会把你接过来玩,到现在我都觉得在梦里,爸爸以后不能接你看海了,我可怜的孩子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此前通报的信息看,被害人是被埋在了一个废弃蔬菜大棚里,约2米深,这个大棚距离其中一个行凶者家里才100米。

邯郸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地大多数都是黄土地。从现场爆出来的照片可见,这个蔬菜大棚周围很荒凉,植被枯黄,土地也应该是非常的硬,要挖坑是非常的费力,这就产生了二个问题:

1.这3名小男孩是怎么在短时间内挖出一个那么深的坑?

2.是否存在帮凶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的村民是最了解实情的,在案发后,对于案件的可疑点也是早早地注意到了。

3月16日,当地村民亲自下场在该地质进行挖坑并录制了视频,可实测,一个一米八的成年壮小伙不间断的挖了6小时,也仅仅挖出一米多深,还气喘吁吁累得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7日当天,被害男孩的父亲针对心中的疑问做了个测试,他和律师团队在当地进行挖坑,实际挖起来也是非常的难,双手磨擦通红,多瓦一段时间显然是要起泡的,对此,王爸怀疑杀害他儿子的不仅仅是3个男孩。

如果成年人挖坑不易,小男孩就更难了,很可能有帮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由于该案件涉及未成年人,目前确切的办案信息不得而知,但笔者认为王爸爸的推测合情合理,这个埋尸的坑有3种可能性。

  • 这个坑此前就一直都有
  • 3个男孩一起挖的
  • 3个男孩和帮凶一起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种可能性?

3个行凶的未成年人受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避免了死刑,并有了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受害者也是未成年人,他却没有任何机会了。

就如网友所说,全国的霸凌者都在等着此案件的结果,想到小男孩此前受到的种种痛苦,行凶的张某、李某、马某如果没有重判,那必将有更多的“小恶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整个案件的细节来看,3个男孩行凶后,转钱、拔掉手机卡、关机、处理掉手机,用铁锹对受害者面部进行伤害,意图让人认不出来,挖坑再埋尸,都透露着不寻常。

当面对民警询问,三个人都是一口咬定不知道、不清楚,打死都不说自己的行凶过程,如此高的反侦察意识。此外,当他们三人被民警从学校带走时,并没有表现出同龄年纪小孩的恐慌、不知所措以及害怕,反而神态平静。

以上种种,三个小男孩的表现都不像一个未成年人应有的样子,不得让人猜测会不会存在第四种可能性,是预谋杀人,提前挖好坑?

犯罪现场可能在第一时间被破坏,就怕有和稀泥的办案方式,不然真相就不好说了,当然,我们还是相信当地部门的办案经验以及处理能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写到最后

近些年,青少年犯罪案件时常走入大众视野,其犯罪手段一次次的刷新我们的三观,然而由于现行的法律更多的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不是惩戒。

这起案件恰好集校园霸凌、留守儿童等等社会问题暴露在大众的视野里,很显然目前的法律机制是有漏洞的,从目前已经发生的种种恶行未成年人案件来看,施害方反而躲避了刑罚和死刑,受害方以及其家庭反而默默地承受了所有,却无能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免受刑罚和死刑,进行教育后就真的能改过自新吗?这个不好说,只知道一句古语:打疼了,才知道痛,下次才会忌惮!二次犯罪的未成年人又有多少,他们就是社会的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刑法的修改已经迫在眉睫,别忘了,现在很多未成年人正看着该案的结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就成了霸凌者的口头禅,甚至可能还有效仿的,太恐怖了。

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如何处理校园霸凌问题?

如何更好的保护和管理留守儿童?

如何更好的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那么,3名行凶的男孩是否应该受到重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