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里儿女有出息,这对父母而言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刘珊的女儿今年顺利考研成功,婆婆带着小叔子一家登门,说要给女儿庆贺一下,刘珊本来很开心,可是在听到婆婆的要求后,她客客气气的把他们送出了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珊和丈夫大刚是同事,两人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

刘珊怀孕的时候,和婆婆商量想着让婆婆来照顾自己,可是婆婆说她不了解刘珊的饮食习惯怕照顾不好她。

刘珊就没有强求婆婆,母亲请假照顾了刘珊半个月,后面都是刘珊在家自己带女儿。

刘珊产假结束后,她又和婆婆商量让婆婆来帮忙带孩子。

婆婆拒绝了,说公公一个人自己没人照顾,她不放心。

刘珊说让公婆两个人一起过来,这样老人家不用分开,也能帮忙照顾女儿。

婆婆又说,家里种的地和养的猪、鸡都离不开人,公公还在外面打工,要赚钱给他们攒养老钱。

刘珊明白这是公婆不想过来,她没再说啥,于是自己休了一个长产假,把孩子带到1岁。

家里只靠大刚一个人赚钱养家也很辛苦,刘珊狠狠心把女儿托付给一个远房表姨,自己就去上班了。

等到女儿刚2岁半,刘珊就把孩子送到托儿所,每次女儿抱着刘珊脖子不松手,哭的上气不接下气,刘珊就心疼的掉眼泪。

女儿慢慢长大,刘珊除了上班就是把精力用在培养女儿身上。

她带着女儿学舞蹈、学画画、学钢琴、学书法,女儿也争气不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项才艺也是很优秀。

带着女儿回婆婆家过年,婆婆却说女孩子将来只要照顾好家庭就行了,学那么多没用的东西浪费钱。

刘珊心里很生气,可是也不好和婆婆争吵,只能安慰女儿不要听奶奶的话。

后来,小叔子的儿子出生后,婆婆却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各种婴儿用品,去伺候弟妹坐月子。

这时候婆婆也不管老伴要不要吃饭,也不管自家的地和养的猪和鸡鸭了。

刘珊不禁苦笑:在公婆心目中孙子和孙女还是有区别的。

大刚安慰她不要和老人一般见识,毕竟公婆那个年代的老人,想法还是比较老套的。

刘珊也想得开,毕竟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自己一家三口过得好才是关键。

小叔子的儿子因为被全家捧养着长大,性格难免娇纵了些。

重要的是学习被刘珊的女儿远远地甩在后面。

后来,每年回家过年,公婆再也不肯问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

婆婆甚至说,孙子足够聪明,只是精力没有全部用学习上;还说女孩子的聪明是一时的,论长久比不过男孩子。

后来刘珊的女儿顺利考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小叔子的儿子却一直学习不好。

小叔子两口子费尽心思给儿子找老师补课,可是成绩却不见大的进步。

刘珊女儿大二那年,小叔子的孩子勉强上了一所普通高中,成绩一直不温不火。

今年刘珊的女儿考研,总分382分,在所在学校的专业成绩排名第一。

刘珊本想一家人悄悄地去吃顿饭庆贺下,没想到大刚在家庭群里发了儿子的成绩截图。

小叔子媳妇问了句:嫂子,你闺女是不是这就算是稳了?

刘珊还没来得及说话,大刚就说:稳了,稳了。

刘珊很不高兴,私下埋怨大刚说,女儿还要准备笔试和面试,没必要这么早就在家里嘚瑟,等到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再说也不迟。

大刚却不在乎,说一家人就要提前高兴下。

大刚说完后,群里再也没有了动静。

第三天晚上,刘珊一家正在吃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婆婆和小叔子两口子来了。

刘珊很意外,小叔子两口子提着一箱奶和香蕉,说是来庆祝女儿考研成功的。

刘珊谦虚地说还有笔试和面试,要等最终结果出来。

弟妹说,嫂子,你别谦虚了,你闺女都第一名了,这就稳了。

婆婆也是笑着说着祝贺的话,但是刘珊却觉得婆婆笑得勉强而且言不由衷。

婆婆和小叔子两口子东拉西扯的说一些闲话,刘珊实在忍不住了,就开门见山的问他们的来意。

小叔子两口子对视一眼,期期艾艾的没说话。

婆婆在旁边开口了:你侄子明年要高考了,正好你们家离他们学校近,就想着让你侄子住在你们家,让你闺女给辅导辅导功课。

刘珊听得目瞪口呆,她看了一眼大刚,大刚垂下头不吭声。

婆婆继续说:你闺女考的好,也让你侄子沾沾她的灵气。这也算是你们做大伯和大伯母的责任。

婆婆继续说:你侄子将来考得好了,有出息也能孝顺你们两口子。你闺女将来结婚了,你们两口子还要指望着侄子在眼前给你们尽孝呢。

刘珊听了这话只觉得好气又好笑,她说:我自己有闺女,没必要指望别人家的孩子来尽孝心。

刘珊转头问大刚:这事你事先知道么?

婆婆抢先说:当然知道,我儿子的家我做主,他还敢不答应?

刘珊听了这话,立刻站起来,拿起小叔子带来的牛奶和香蕉,打开门,对他们说:你们请回吧,这个家我说了算,谁家的孩子谁自己培养。

刘珊说:我们没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帮弟弟一家教育儿子,我女儿也要继续学习,你们走吧,别影响我女儿复习。

婆婆讪讪的带着小叔子两口子,悻悻的出门了。一边走一边说:有什么好张狂的,不就是考得好了点么?我孙子一定也不会差。

刘珊对大刚说:这件事,到此为止,我不希望你家人影响我女儿的学习和考试。如果你一直偏心你家里人,你就回家和你父母过日子吧。

一家人之间,有些事情可以帮忙,但是也要量力而行。

有的忙帮不好反而落下矛盾和负担。

有边界感的亲人才能相处的更加和谐、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