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检测车费,主动发现车费波动并提示消费者关注,高德打车承诺将为消费者先行赔付……”然而就是如此保障消费者权益的“车费保镖”,却成为了3·15的打假“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5日一大早,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就在朋友圈对高德打车“隔空喊话”:“车费保镖算法黑箱,真实的保障程度消费者无从知晓。对消费者而言,虚假的安全感无异于陷阱!”

大概是因为跟出行保障息息相关,上海消保委的言论一出,便迅速引发舆论风波,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

值得一提的事,唐健盛在朋友圈“炮轰”高德打车的同时,还向媒体披露称:“在315前,高德方面公关部门在未经与我们核实确认的情况下,擅自借用消保委名义发布消息,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来说就是,之前高德打车以上海消保委的名义,高调宣传自家的“车费保镖”,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上海消保委在给高德打车“车费保镖”站台,这才让上海消费委十分恼火,有了上述的“朋友圈喊话事件”。

那么,上海消费委为什么如此方案高德打车的“车费保镖”?那就要讲讲“车费保镖”具体为何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12月,高德在上海地区上线了 “车费保镖”,据高德宣称,该产品能实时检测车费,并与预估车费校验,如发现车费较大波动,即可提示消费者关注。如果检测出不合理车费,例如司机绕路、多收附加费等,高德打车承诺会为消费者先行赔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起来很好很靠谱,很为消费者权益保障考虑,然而在专业人士看来,就有点“掩耳盗铃”了。

唐健盛就指出:“像菜场还有公平秤可以做参考,告诉你几两的误差算是正常范围,那么高德所谓的合理的车费变化是多少钱?消费者是否觉得也是合理的呢?现在没有一个标准。这其实是算法的‘黑洞’,这个问题值得双方探讨。”

理论上是“算法的黑洞”,那么消费者的实际体验如何呢?有记者搜索了多个平台,消费者关于高德打车“车费保镖”的评价并不高,依然有很多司机绕路、胡乱多收费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想说的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是全社会喜闻乐见的,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和形象的良好体现。但归根结底,还是看这些所谓的措施所起到的保护作用,如果成为变相保护违规操作,无疑只会起到反作用。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晓军曾讲到,把事后维权变成事前主动保障、先行赔付,是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新举措。但我们希望的是,这种主动保障要扎实落地,而不是止于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