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随着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一位触碰太空边缘的勇士,历史的轨迹因此被永久改写。他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21个小时,然后平安归来,成就了一个民族的太空梦。

时光如梭,从那以后二十余载春秋更替,神舟系列飞船一次又一次冲向苍穹,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跨越式发展。然而,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杨利伟再未穿上航天服,踏上前往星辰的征程。对此,网络上众说纷纭,有人猜测是不是岁月已经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逆转的痕迹。

但这样的猜测忽略了一个事实:航天飞行不仅对身体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对心理素质的考验也是前所未有的。进入太空站阶段后,航天员的选拔更加注重针对性和实际任务需求。而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的先行者,他的心中一直怀揣着再次翱翔太空的梦想。在这些年里,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持续参与航天员的日常训练,依然保持着优秀航天员的最佳状态,随时准备着接受新的使命召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亚平,在完成神舟十三号任务后也同样表达了对太空探索的不懈追求。她在一次直播连线中提到,航天员的生活只有两种状态:飞行和准备飞行。她的话语中透露出航天人对太空的无限向往和对探索未知的坚定信念,她甚至梦想着未来能够在月球上行走。

因此,杨利伟未能再次出征太空,并非因为他已经失去了那份能力,而是因为航天员的选拔必须依据任务的具体需求来决定,以确保每次飞行任务都能选出最合适的人选。

据说,神舟十七号即将在4月末归来,而紧接着,神舟十八号也将在下个月扬帆起航。此次任务的航天员名单已定,他们正沉浸在紧张而充实的训练中,准备着再次向宇宙深处进发。

在这种背景下,杨利伟和王亚平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猜测。有人说,既然他们还在参加各种活动,那么很可能不会参与即将发射的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这种推测,在没有官方消息的情况下,只能作为一种可能性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即便这两位英雄可能不会搭乘神舟十八号升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太空梦就此画上句号。自从中国空间站步入常态化运营阶段,航天员的太空之旅已成为例行公事。每年,两艘神舟飞船会轮番飞往中国空间站,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给每一位勇敢的探索者。

今年,继神舟十八号之后,神舟十九号也将紧随其后,踏上新的征程。每次任务的航天员组合都是经过精心挑选,以最适合任务需求的标准为准绳。因此,虽然杨利伟和王亚平可能暂时无缘神舟十八号,但未来的神舟十九号、二十号乃至二十一号,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再次起航的机会。

神舟十七号的归期也已锁定在下月底。在其完成任务,从中国空间站踏上归途时,这艘勇猛的飞船将成为穿越大气层的火球,它的外壳,在与大气的激烈摩擦中,温度激增至数千度,使得它在夜空中犹如流星般燃烧。

当其减速后最终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飞船的外表早已被高温炙烤至焦黑。而航天员们,尽管已安全抵达地面,却不能立刻步出舱门。原因在于,着陆的姿态难以预料,需地面人员进行详细检查,确认航天员的状态后,方能开舱。出舱的那一刻,航天员或被搀扶,或被抬出,随后还需人员护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幕背后的原因,源自于长达数月的太空旅程带来的生理变化。在零重力的外太空,航天员们的身体需适应全新的环境,体液分布也随之改变,导致面部看似“发胖”。重力的缺失使得他们的身体处于极度放松状态,但这也意味着返回地球后,他们必须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环境。

刚从太空返回的航天员,要重新习惯地球的重力,这一过程既缓慢又艰难,立即站立不仅是一个挑战,甚至可能危险。因此,为了他们的安全考虑,也为了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重新适应,地面工作人员会采取特殊的措施,确保他们能够安全、平稳地回归到地球的生活中。

这一切,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见证,也是人类勇探未知,与自然法则斗智斗勇的生动故事。每一次太空归来,都是对航天员勇气和人类智慧的赞颂,也是我们对宇宙奥秘探索永不停歇的象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