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国土交通规划部 黎明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在今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从2023年9月在东北考察时首次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过系列阐释,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无法脱离物质基础,应加速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基础条件。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视将基础设施作为切入点

今年两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了“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概念,是指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保障总体国家安全、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各领域基础设施发展基础之上,通过完善布局、优化结构、拓展功能和系统集成,形成的设施网络完备,枢纽节点支撑有力,装备技术先进,管理服务高效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交通、能源、水利、信息(数字)以及生态、环境、科技、金融等基础设施。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充分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推动要素质量提升和资源配置效率改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整体跃升。显然,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对于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实现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应将其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关键切入点。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支撑作用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8大新兴产业,以及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来显示、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等9大未来产业。这既需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全面升级,也离不开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强力支撑。

一是强化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技术,是对传统的模仿式、渐进式科技创新的超越,是对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质态。为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技术研发、新产业培育,我国应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体布局科研设施体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加强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完善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机制,发挥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加速创新技术产业化;推进共性技术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与资源共享。

二是增强基础设施联动赋能,推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创新配置。新质生产力被定义为大量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进而催生新产业、新产品和新业态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生产要素范畴既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质量升级”,还包括数字经济时代下以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新生产要素的嵌入和融合。因此要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同时加速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拓展新技术应用场景,借助“云计算+算力+数据”的模式,构建创新链与产业链互联互通的一体化网络协同体系,推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价值化进程。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正确处理基础设施若干关系

为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培育,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造中要正确处理如下关系:

一是处理好传统与新型关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好新型与传统基础设施的关系。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的界限正逐步模糊。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传统基础设施的边界随之革新和拓展,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与新型基础设施加速融合,智慧公路、绿色能源、智慧水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基础设施能够大幅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将推动与之关联的智能制造、物联网、车联网、智能驾驶、无人配送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速发展。

二是处理好存量与增量关系。我国在基础设施领域已有大批存量资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是也存在着部分资产低效使用、地方债务风险增加等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基础设施领域必须统筹存量和增量,实现由粗放型外延式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转变。一方面,要注重盘活存量,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为着力点,挖掘既有基础设施资产的潜能,通过闲散资源盘活、老旧设施改造、传统设施升级等方式,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新建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拉动效应。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通过设施“补短板”增强其规模效应,积极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稳投资”、“促发展”作用。

三是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城市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各不相同,培育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理性地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要遵循规律。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共性需求和基础设施技术经济特性,坚持人民至上、服务为本,逐步丰富基础设施多层次供给。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要强调分类指导。找准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防止“抄作业”式的盲目建设。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规模和标准;打好“特色牌”,走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城市“示范路径”。

作者:黎明

微信编辑:今朝

注明: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