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无所不用其极地满足口腹之欲,如年后的春酒晚宴、或与亲友相聚时的餐叙小酌,都可能使肠胃道的负担悄然增加,一不小心就会引起上班族、外食族为之头疼的“便秘”问题。每天都有排便,不见得代表没有便秘问题,民众须对排便频率有正确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排便不代表没便秘? 什么是“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不少人知道要观察自身的排便状况以确认肠道健康。但每天都有排便不代表没有便秘、而2、3天解便一次也不代表宿便严重。在医学上想判断自己是否有便秘问题,解便的“型态”与“频率”都需要一并考量。

每个人的排便频率,会随着肠胃蠕动的速度、饮食习惯的差异有所不同,因此并无特定标准。例如以原型食物为主、摄取大量高纤维食物者,排便频率就可能相对较多;但如果每天节食、甚至饮食不均衡,排便频率则可能随之降低。根据研究来看,一般来而言排便频率每天不多于3次、每周不少于3次,便是可接受的排便频率。

除了解便频率之外,解便形态也至关重要。目前医学上主要依据“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来判断解便形态的差异。根据上图,如果解便时粪便的型态与第1型、第2型较为接近,即是有便秘的可能;纵使每天都有解便,仍不能排除便秘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粪便阻塞恐导致缺血性肠炎? 3大检查判断便秘是否有害

需要强调的是,若为饮食、生活习惯造成的便秘,并不会对身体有太大的危害;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因肠躁症、大肠癌等疾病造成的便秘,亦或是因年纪、肠胃蠕动变慢而造成的粪便阻塞,进一步导致缺血性肠炎的可能。但到底要怎么判断便秘对自己有害与否?主要还是仰赖以下措施加以理清:

一、医师问诊:藉由病史以及医师问诊判断便秘可能是哪种状况,并判断患者是否真的是便秘。

二、理学检查:以肛门与直肠的指诊为主。

三、肠镜检查:无法直接判断是否有便秘,但针对有便秘主诉者,可了解是否有其他造成便秘的原因,例如息肉或肿瘤。

有便意千万别忍住! 医揭顺畅解便6大原则

如果想要让自己的排便更加顺畅,最重要的还是从日常生活的形态开始改变,尤其以下6点要诀更该谨记在心:

1. 摄取足够热量:摄取的热量会影响大肠的蠕动,因此每日摄取的热量一定要能满足身体的生理需求。

2. 吃足量纤维质:纤维可分为水溶性(如木耳、秋葵)与非水溶性(叶菜类、菇类)两种,建议民众每日除了摄取足量纤维质,可增加水溶性纤维的摄取量。

3. 摄取足够水分:尤其刚起床时,可以喝一杯温水,促进大肠蠕动,以利排便。

4. 维持早睡早起:上午肠道较为活跃,因此建议早睡早起,在肠道活跃的白天固定排便。

5. 固定排便时间:藉由吃早饭、多喝水、起床后走走路或是体外按摩等方式,增加便意,并维持固定的排便时间。

6. 不要忍住便意:排便时间不固定者,有时会因为通勤、开会等日常活动导致不能直接去洗手间解便,长期下来可能影响肠道活动,粪便即可能在肠道停留太久,并造成粪便过干。

最后提醒民众,多数人评估是否有便秘的方法是依靠感受,比如解便后肚子是否舒服、是否解便困难等等;然而这并不代表便秘问题真的发生。建议民众若有相关困扰,除了找医师评估外,一定要维持良好的生活型态,也建议定期进行肠镜筛检,帮助“肠”保健康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