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参观哈军工,不料中途却指出一大弊端。

事情发生在1955年,这一年钱学森荣归祖国,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参观哈军工,而负责接待钱学森的,正是开国大将陈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哈军工初具规模,整个学院囊括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以及工兵等5大系,钱学森对此相当满意,然而就在参观即将结束时,他却看到了不寻常的一幕,紧接着钱学森直接斥责学院存在大问题!

钱学森究竟在哈军工看到了什么?他所谓的大问题究竟是什么?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哈军工背后的秘密。

被人质疑的参观

1952年,陈赓接到了毛主席的神秘命令,那就是建设一所专门的军事工程学院。

此学院不仅要囊括精良的师资,同时还要招收顶尖的学生,陈赓深知任务繁重,为此他丝毫不敢耽搁。

1952年,陈赓开始筹建哈军工,争分夺秒一年多,到了1953年4月,哈军工基本建设完成,同年9月1日,哈军工举行了第一届开学典礼,而陈赓也走马上任,成功担任上院长一职位。

等到1955年,哈军工已经有10大科系,从陆地到航空再到航海,哈军工几乎一举包揽,然而就在哈军工发展的同时,陈赓却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

那就是制造导弹、火箭依旧虚无缥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早在1942年,德国就研究出了世界第一枚导弹,而我国直到50年代,竟然连导弹的原料都没有,更别说设计图纸。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陈赓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邀请各路专家前来参观,并并根据专家意见来实施整改。

在航天领域一众专家里,陈赓最先想到的就是钱学森。

就钱学森的履历来说,他无疑是最优秀的专家之一。

1929年,钱学森在国立交通大学攻读机械工程专业;

1939年,钱学森在美国斩获航空以及数学博士双学位;

1947年,钱学森在麻省理工担任教授。

虽说钱学森对哈军工助力颇大,但要邀请钱学森,还存在一个致命难点:

此时的钱学森被困在美国,他根本无法脱身。

钱学森

直到1955年6月,钱学森排除万难,再次和我国取得联系后,陈赓的机会来了。

这年10月8日,钱学森重回祖国,消息一经传出,举国哗然。

眼见钱学森回国,哈军工的邀约也成功递交出去,双方一致约定,在11月25日参观哈军工。

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看起来水到渠成,可到了11月底,哈军工里却无人前去接待,放眼整个黑龙江省,竟然没有一个人敢出面做主。

原因很简单,一是钱学森回国太仓促,一切都来不及准备。

第二,则是钱学森经历敏感,在回国之前,钱学森一直在美国研究所工作,尽管钱学森带着一腔报国心回家,但说起参观哈军工来,却仍然有部分质疑声。

距离参观的日子越来越近,而哈军工却无人带路,这可急坏了陈赓,当时陈赓正在北京处理公务,他一听说钱学森无人接待,直接放下了手头事情,并连夜乘坐飞机前往哈军工。

1955年11月25日,陈赓亲自接待了钱学森,并诚挚地邀请他一同在哈军工进行参观。

在参观哈军工的过程中,陈赓向钱学森介绍得十分详细。

他们参观了学校大门、教室、生产车间、实验室,并观摩了各种武器装备的制造过程。一边看,陈赓还一边介绍起了我国的科技生产水平。

钱学森越听越感兴趣,留学之前,新中国尚未成立,整个国内一穷二白,钱学森万万没想到,再次回国,祖国竟然发展得如此迅速。

看着崭新的研究设备,再看看那些埋头苦学的学生,钱学森对此给出了高度评价。

两人在参观期间,交谈甚欢,这时候陈赓问了钱学森一个问题,说道:

“钱先生,你觉得我们中国人能不能自己制造导弹?”

钱学森一听,想都没有想直接就回答说:“这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搞出来,我们一定也能搞出来。中国人难道比外国人差不成?”

陈赓激动的说道:“是的,钱先生,我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钱学森对整个参观过程都很满意,唯独有一点,让他感到十分反感。

钱学森究竟在哈军工看到了什么?

钱学森对哈军工的看法

1955年,钱学森参观哈军工,中途却提出了一点不满。

在参观的前半程,钱学森还是很满意哈军工的建设的,尤其当他看到火箭测试台的时候,钱学森直接热泪盈眶。

只见在空旷的广场上,立着一铁架子,这些铁杆互相交叉,共同搭建出了十几米的高度。

钱学森不懂所以,连忙询问起来,一旁的陈赓找来任新民做介绍。

任新民是何人?他是航天、火箭领域里的知名专家,见钱学森发问,任新民红着脸表示,这套铁架子就是火箭点火试车的台子。

要知道,发射火箭可不能光凭铁架子,国外的发射台全是钢精铁造,而在顶尖的哈军工内,却是寒酸的一副铁架。

不仅如此,任新民还表示,这个简易的试验台不仅能做实验,同时他们还借此测出了火箭的发射曲线。

闻言,钱学森内心无比心酸,看起来,新兴的哈军工的确很完美,唯独在火箭航空这一块,在西方强国的技术封锁下,我国很难深造下去。

在这个架子面前,钱学森当着全校师生的面,也当着祖国的面,他暗暗发誓:

一定要助力祖国研究进步!

可还没等钱学森放完豪言,接下来的一幕,却让他愣在了当场,以至于参观结束时,钱学森皱紧了眉头。

看着钱学森皱眉,陈赓还以为是学院建设出了问题,他赶紧询问钱学森,可钱学森只说了一句话:

哈军工好是好,但我走了一圈,发现中国人太少,外国专家太多了!

钱学森究竟在哈军工看到了什么呢?

在教室里,在操场上,在实验室里,在研究室里,在数据分析里,甚至在信息核心处,竟然都有外国专家的影子。

这些专家来自苏联、来自英法,来自世界各地,他们穿梭在校园的各大角落,有的在和师生讨论问题,有的在动手操作实验。

这一幕看起来虽然美好,但实际上却问题频出。

首先,这些外国专家负责的,大多都技术岗位。

要知道,外国专家的介入,虽然对于提高技术、推动工程进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过度依赖外国技术力量。这也意味着国家信息安全会受到制约。

其次,钱学森还发现,外国专家们在工程中拥有很高的话语权,而国内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却很难获得应有的尊重和信任。这使得国内的科研团队在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束缚,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钱学森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忧虑:如果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国的科技事业将失去自主创新的能力,未来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此外,钱学森还注意到,在与外国专家的交流中,国内科研人员往往表现出一种自卑感,这使得他们在技术交流和学术探讨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和主动性。

钱学森认为,这种心态恰恰是国内科技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只有当我们的科研人员摆脱这种束缚,才能真正实现技术的自主创新和突破。

参观完哈军工,钱学森一直在担忧:如何摆脱对外国技术的过度依赖,实现国家科技事业的自主创新?如何提高国内科研团队在科技事业中的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的推动力?

听到钱学森的忧虑,陈赓也陷入沉思。

他深知钱学森一语中的,但要想改变现状何其艰难,这些专家究竟是怎么来的,他心里无比清楚。

有的是我国高价请来的,有的是打着支援的旗号,主动进入哈军工的,也有的专家对科研感兴趣,千方百计进入哈军工。

在如此庞大的专家群体中,其蕴藏的危机也不言而喻,而这危机的源头则是:

我国专家太少,科研力量薄弱。

陈赓和钱学森,将如何改善这一难点?冒着诸多压力,哈军工又该如何整顿?

陈赓的决策与付出

1955年,钱学森参观哈军工提出一点不满:外国专家太多!

在钱学森参观哈工大之后,陈赓深知钱学森的意见重要,他认真思考后,决定采纳这些建议,努力减少对外国专家的依赖。

不过,要解决这一难点,靠的可不仅仅是他们二人,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的动员。

参观一结束,陈赓便迅速行动起来,他积极争取各个部委的支持,要求他们调整政策,加大对本土科研人才的培养力度。

为此,陈赓还亲自组织多个培训项目,督促学术界和企业界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

在陈赓的领导下,中国逐渐减少对外国专家的依赖,越来越多的本土科研人才得以脱颖而出。这些人才逐渐成为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中国走向繁荣富强。

然而,陈赓的决策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一些人认为,这会影响到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速度,甚至可能导致中国在某些领域的竞争力下降。

但陈赓不为所动,解决完基础问题,紧接着,他开始广招人才。

1956年5月,聂荣臻亲自邀请陈赓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选取骨干人才。陈赓在一次会议中慷慨陈词,说道:“为了我国的科研事业,必须由我国的人来进行研究,希望各个单位都能够放人,为大局着想!”

虽说陈赓在台上动员,在各界研究所依旧舍不得送出自己的宝贝学生,要知道,在50年代的中国,高精尖人才可谓是相当罕见。

面对这种困境,陈赓第一个带头,他将自己培养的学生都送了出去。

大家看到陈赓的态度如此坚决,也都不藏着掖着,纷纷将自己单位的优秀人才送往第五研究院。

受到陈赓的感染,许多原本想出国深造的学子们也义愤填膺,他们飞速加入哈军工,并为我国建设贡献了所有青春和热血。

人才问题解决后,陈赓又看到了学院的资金问题。

1956年6月,德国已经成功防止超音速风洞,但是我国还没有实现。为了突破这一难关,陈赓多次向国防部申请资金,终于在陈赓的不懈请求之下,国防部批给了陈赓133万元的资金前去购买。购买回来之后,陈赓找了一批全是中国人的队伍来研究超音速风洞,有了重大突破。

到了1957年,陈赓还是哈军工的院长,在他的带领之下,哈军工第一批学员毕业的时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外国人仅占几个,屈指可数。

不难看出,陈赓的改革颇有成效。

从1953年,哈军工成立以来,这座学校便创立了无数荣誉,虽说早年的哈军工并没有挂上校牌,但周总理曾两次莅临、彭老总三次视察、8位开国元帅亲自指导。

其中,哈军工出了40位两院院士,各种少将和委员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这一切的成就背后,是无数前辈的奉献和付出,尤其是陈赓,他为了改革哈军工,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和家庭,由于经常超负荷工作,在哈军工成立4年后,陈赓便患上了心肌梗塞。

身患重病,陈赓依旧不肯放弃,直到1961年,他才赶往上海养病。

只可惜,此时的病魔已经肆虐,同年3月16日,陈赓在上海积劳病逝。

陈赓

陈赓去世后,钱学森带着他的愿望,依旧耕耘在第一线。

1971年,我国“实践一号”卫星成功发射,随着空间环境被探测,我国在航空领域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今我国不再像曾经一样一穷二白,但我们仍需铭记,幸福来之不易,在先辈的庇护下,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