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一定要把中国人赶出去!”

这是1962年印度国防部长吹过的牛。当然,那时的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吹牛,直到中国忍无可忍,开始反击。

这就是有名的1962中印边境冲突,结局当然是我国大获全胜,此后50年内,印度都不敢再站出来对中国叫板。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一仗其实打得并不轻松。1962年,中印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场战争又有哪些意外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 不老实的边境豺狼

近几年来,印度一直在我国边境摩拳擦掌,时不时要搞点幺蛾子出来。

2020年6月,印度军方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堂而皇之越过边境线挑衅,中印局势一度非常紧张。

同年7月22日,印度媒体报道,印度军队持续向实际控制线地区增兵。

到8月份的时候,有消息称印度军队已经开始为漫长的冬季做准备,并从欧美,俄罗斯订购了大量抗寒物资。

印度看起来似乎是做好了战时准备,这一切,像极了1962年的印度。

1962年的冲突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在1962年冲突彻底爆发之前,印度早就开始觊觎我国领土,并企图一点点蚕食掉西藏边境。

中印争议版图

最早的时候,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那时的英国就开始打上了西藏的主意。

1913年开始,英国、中国政府以及西藏地方代表就讨论过边界的问题。为了让印度夺取一块西藏地域作为缓冲地,英国大臣麦克马洪私下贿赂了西藏地方代表。

在金钱诱惑下,双方搞出了一个麦克马洪线,也就是将西藏南边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到印度版图中去。

西藏政府以及中央政府知情之后,都表示了强烈反对,而英国当时也并没有将麦克马洪线当作中印边界线。

没想到的是,这个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在1947年后就成了真。1947年印度独立之后,就开始拿这条非法边境线做文章。

趁着中国在内战、抗美援朝,印度开始慢慢入侵西藏边境。除开蚕食我国疆域之外,印度另一边又和我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甚至为提高新中国国际地位做了很大贡献。

基于这种情况,当时的中国还是把印度当朋友的,冲突之后,我们只能采取谈判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麦克马洪线

1960年,周总理访问印度,表示可以将印度目前占领的土地划给对方,但印度需要承认中国对阿克赛钦地区的控制权。

阿克赛钦地区是新疆进入西藏的唯一通道,为了保住这条通道的控制权,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只能忍让部分疆土。

这样的条件对印度来说,无疑是十分诱惑的,但是印度还是不知满足。印方坚称:

除了侵略的疆域之外,中国还必须把阿克赛钦地区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印度!

这样一来,印度实际获得的中国领土足足达到了12万平方公里。这简直是狮子大开口!中国坚持不同意这样的条件,于是双方不欢而散。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期间,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印度硬碰硬,于是只好将边境线往后撤,以免发生冲突。

而印方呢,见中国一再忍让,于是变本加厉,进一步对我国西藏边境进行蚕食。

直到1962年,中国等到了机会,我们忍无可忍。同年10月18日,主席在中南海会议中做出了决策:

对印度实施自卫反击战!

战时一角

首先接到命令的,是当时离驻地最近的54军130师。10月28日,54军军长丁盛接到总参谋长的电话,被告知率领全军进发西藏,到瓦弄地区进行作战。

1962年中印冲突的第一场战役,在克节朗地区打响。有了这次胜利,我军势如破竹,打得印度东、西两线溃不成军。

就这样,解放军一直打到印度新德里,如果不是我方突然下令后撤,或许印度就要改迁首都了。

这个结果是大多数人所熟知的,但实际情况却是,中国是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打的这场仗。其中变故之多,稍有不慎,或许我们就不会这么轻易胜利。

那么,在这场战役中,究竟有什么意外呢?

二 天时、地利、人和

1962年,解放军杀到印度新德里的时候,政府却突然宣布停火,并让部队退回到了控制线内。

这一举动直接震惊了当时观战的各国,就连今天许多同胞们也十分不解,如果当时不停火,今天还会有印度的存在吗?

其实这场仗根本不是一场战役这么简单,在战争之前,我国是内外交困。

中印谈判

对外,我们面对着美、苏两座大山。当时我们跟老大哥苏联闹翻脸,苏联撤走了对中国的援助,而我们还需要还抗美援朝时期的军事债务。

另外美方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不仅对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贸易封锁,还在金门附近与我军进行对峙。

对内,情况也不容乐观,1962年的中国,受到了大跃进的严重影响,国民经济一度低迷,粮食产量也低,百姓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在这样的境地之下,我们根本没有充足的粮食补给以及军火装备,只能速战速决。

并且当时我方发动自卫战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教训印度势力,做给印度当局看。结局很明显,战争胜利,我军一举攻到了新德里。

我们的目的达成了,也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如果放任军队乘胜追击,粮食和弹药都跟不上,时间一久,对我军损害也十分大,整个国家也会陷入到更差的情况中去。

当时主席做出反击决定的时候,是作了多方考量的。而这一切考量的基础,都是建立在那次机遇上的。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是中国进行反击战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7月,苏联开始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

同年10月,美国侦察机发现了苏联方隐藏在古巴的导弹。苏联的导弹部署突如其来,美国不得不紧张起来。

随后肯尼迪发表了讲话,要求苏方撤走导弹。在此之后,双方开始剑拔弩张,随时都有发动核武器战争的可能。

这边美苏正在暗中较劲,另一边印度也在制定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的计划。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席意识到,这就是反击战的“天时”啊,于是作出了进行自卫反击的决策。

1962年10月2日,尼赫鲁还在挑衅,他声称:

印度政府要"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

1962年10月12日,尼赫鲁也开始吹牛:

要把中国军队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

1962年10月14日,印度国防部长大放厥词:

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尼赫鲁

同月18日,我军获得作战指令,于20日凌晨,对克节朗地区发动进攻。早上9点,印度方第一个据点被攻下;晚上8点多,克节朗战役宣布胜利。就连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也笑称:

当兵33年,这样容易就取得的胜利,还是头一次。

1962年11月21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历时1个月,以我军胜利而告终。我方共毙、俘印军87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物资。

胜利当天,中国政府就宣布中国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全线停火。

12月1日开始,我军参战部队全部后撤到双方实际控制线内侧20公里地区。

随后,中国政府又向印度政府交还了缴获的大批装备,释放了3900名被俘官兵。

虽然这场仗看起来顺风顺水,但其中少不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也就是来自美苏的礼物——古巴导弹危机。

这地利嘛,就是我军对西藏地区环境气候的掌控。

喜马拉雅山横亘在中间,气候寒冷,行进不便。要想取得胜利后完美撤退,那作战就要讲究一个“快”,整场仗必须在寒冬来临之前打完。

雪地气候

只有这样,军队才能在大雪封山之前,安全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也是为什么这场仗时长短的原因。

第三,就是战争后的“人和”。“人和”这个神操作,在我方胜利后的撤退指令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 撼山易,撼华不易

1962年,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击败了印度,就在观战各国以为我方要乘胜追击的时候,我军却突然熄火停战,退回了边界控制线内。

这一举动,震惊世界!苏联老大哥、老美都不敢相信中国政府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这正是我们的“人和”之术。

早在我方取得第一阶段胜利的时候,周总理向印方表达了希望和平解决的建议:

双方从边界实际控制线各自退后20公里。

为表诚意,我方还率先熄了火。这条建议一出,直接一举两得。

中印谈判

首先,对外展示了我们热爱和平的风范;另一方面,直接将印度推上了两难境地。

如果印度同意建议,那我方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印度不同意,那么印方不想结盟、非要挑起争端的嘴脸就暴露出来了,那么到时候我方再次反击,也是有理有据的。

印方当然拒绝了建议,一是面子过不去,自己找人打架,结果被打得满地找牙:二来则是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他的帮手来了。

在这种情况下,印方做出决策:

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准备猛烈进攻中方。

早就料到事情会这样发展,我方当局马上下达了继续作战的命令。不到4天,直到打进了印度家门,印度首都新德里距我军,就隔着不到300公里的路程。

这个消息一传出,印度直接炸开了锅,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一夜之间急白了头。

或许这就叫玩火自焚,为了解决这燃眉之急,尼赫鲁赶紧向美国发出求救。美国刚在朝鲜战争中吃了亏,哪里会就此出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时一角

没办法,尼赫鲁开始向苏联、英国寻求帮助,可后者隔岸观火,并不打算淌这条浑水。

失去外援的印度是一团乱,全国上下一片恐慌,甚至有人开始举家进行撤离。就在印度以为要就此亡国的时候,中方又扔来了一个大炸弹!

差点打进新德里的中国解放军,停火后撤了!

这下全世界都懵了,苏联、美国、英国除了懵还是懵,根本不相信我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被土匪长期挑衅,一怒之下直接打到土匪老家,打赢了之后却又停火撤退,顺便还释放了俘获的土匪。一时之间,各国媒体争相报道我方的大度和正义。而另一边土匪头子还在气急败坏着呢。

当时信誓旦旦说要“清除”我们的尼赫鲁,彻底慌了神。他不知道我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还认为这是我们的阴谋。

不管他信不信,经此一役,我国的正义风范在国际间广为流传。而印度在国际中的地位,一夕之间直接掉到了低层次。这让尼赫鲁不能接受,他认为中国抹杀了他的尊严,也抹杀了整个印度的士气。

俘获战俘

为了挽回面子,尼赫鲁总想报复回来,但又惧怕于我方日渐强大的军事能力,只能偷偷摸摸搞点小冲突。

知道自己不敢跟中国叫板,尼赫鲁还想着狐假虎威,他多次向苏联、美国请求军事援助,希望对方派轰炸机去“惩治”我国,然而帮别人还是帮自己,美苏还是拎得清的。

另一边,尼赫鲁也在重组扩建军队,希望能再打一仗挽回颜面。“可惜”的是,还没来得及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尼赫鲁就抱憾离世了。

1964年,尼赫鲁在年会上突然中风,瘫痪5个月后,心脏病发作,“遗憾”去世。

尼赫鲁

看到这里,只能说大快人心。

虽说如今的印度不再是当年的印度,但中国也不再是之前那个受各方制约的中国了。如果1962年中印冲突还给不了印度教训的话,那我方也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百年坎坷过寒霜,万里峥嵘砺锋芒。

曾经那段捉襟见肘的年月已经是过去式,几十年来,我们早就磨砺了一身“武艺”。在环伺的豺狼面前,我们始终热爱和平,同时也从不畏惧一分一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