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日本人期待已久的凯洛斯(Kairos)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失败,升空6秒就发生爆炸,火箭和卫星全部损失,直播记录下了发射与爆炸的全过程。

凯洛斯运载火箭是由日本私人公司设计制造的。虽然名义上是航天公司的商业火箭,但是这款火箭却是采用固推设计,而且无论个头还是吨位都让人浮想联翩。在日本这个非正常国家,不允许拥有军队,更不允许有远程导弹的背景下,似乎有种说不出的味道在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洛斯火箭爆炸瞬间)

凯洛斯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固体运载火箭,长度为18米,直径为1.35米,起飞重量为23吨,运载能力为近地轨道为250公斤,太阳同步轨道为150公斤。凯洛斯运载火箭还有一个液体燃料火箭上面级,用于将卫星精确送入轨道,以提高发射精度。

“太空一号”公司由日本佳能和石川岛播磨重工联合投资成立。前者负责火箭电子系统研制,后者则制造火箭发动机。为了提高公司实力,双方还拉来日本一些银行投资。

最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在背后,对于太空一号公司给予了特别的扶持,特别批准在和歌山县建设纪伊太空发射场,还把一些卫星发射项目授予太空一号公司。甚至凯洛斯运载火箭首发载荷,就是日本防卫省的一枚对地侦察卫星。目的也是为了测试能否快速响应,补足日本卫星的能力。整个商业计划背后,处处都有着日本政府开发军事用途的影子。说成是个白手套其实也不为过。

(凯洛斯是一种三级固体运载火箭)

至于这次发射失败,其实早就预兆。原计划在3月9号进行首次发射,但是在火箭发射前夕“警戒区发现有不明船只闯入”,在倒计时期间中止发射,十分惊险。不过现在看来,极有可能是当时火箭出现了状况,“船只闯入”不过是个借口。13日,匆忙排故之后再次发射,结果欲速则不达,火箭升空爆炸。

火箭首次发射当空爆炸,这种情况在日本运载火箭发展历史上,并不罕见。一年前,日本新一代运载火箭H-3首发失败,火箭未能升空。经过排故之后,3月7日再次发射,但是维修时间太短,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结果就是火箭飞行中途失控,被迫自毁,星箭全部损失。与这次凯洛斯火箭失败,过程几乎是一模一样。

近年来日本航天活动频繁失利,暴露了日本航天工业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偶发现象。2022年日本“艾普斯龙6”固体火箭发射失败,2023年3月H-3首发自毁,4月日本月球探测器因为燃料耗尽在月球坠毁,如今又遇到凯洛斯火箭刚升空就爆炸。考虑到日本航天活动本来就很少,接连失败说明背后的航天工业状况十分糟糕,已经难以支撑其航天事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航天近年屡屡失败)

日本虽然是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不低,但航天工业不强,整体技术实力低美国、中国、俄罗斯及欧洲。由于国内市场狭小,空间市场有限,日本航天发射成本高昂。进入新世纪之后,“太空探索”公司等美国商业巨头异军突起,采用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有效降低了发射成本,一举占据了大部分航天发射市场。此举直接打中日本航天业的命门,日本航天业在太空探索公司的冲击之下一败涂地。这样就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市场空间小,成本高,无法与太空探索公司竞争,结果市场进一步缩小,成本更高。2023年日本只进行了3次航天发射,如此小规模的航天活动,很难支撑一个强大的航天工业发展。

说到这里,大家会不会感到很奇怪?与美欧关系那么好,航天发射很便利的日本,为什么在种种不利情况下,还要硬着头皮,付出极为高昂的成本,去发展自己的航天工业和火箭?更何况这一切背后还有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

他们真的是为了与国外航天巨头竞争吗?日本真的有那么多卫星,需要这些固体火箭来发射吗?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只能说“事有反常必为妖”,日本捣鼓这些技术目的并不是和平利用太空,还有别的想法。

(在太空探索公司的强力冲力之下,日本航天工业前景暗淡)

从技术上来讲,航天工业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领域。航天技术与导弹技术直接相关,因此美国对于日本航天工业采取非常严格的限制政策,几乎是毫不松口,因为美国人也知道其中的厉害,绝不敢轻易松绑。日本想掌握航天技术,只能不惜成本砸钱自己搞,若政府不方便出面,就扶植私人公司。这一系列操作,很难说到底是为了开发航天,还是想拓展军事用途,可能这两种想法日本人都有,因为对固体火箭来说,这两者互相并不矛盾。

无论是当年的艾普斯龙6固体火箭,还是现在的凯洛斯固体火箭,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弹道导弹。尤其是凯洛斯长18米、直径1.35米的数据,跟中国东风26长约16米、直径1.4米几乎相差无几。固体火箭最后还带了个“液体燃料上面级”,可以通过液体发动机的精准调资,实现载荷的高精度投送。这个技术,既可以准确的把卫星送入轨道,也能精确的把多个弹头对准不同目标,实现多弹头分导,这点与主流洲际导弹设计基本相同。

于是,日本的这些航天计划,从我方角度来看,多少是有些军事威胁的,但同时目前的威胁也比较有限。就像我们刚才说的,航天工业技术敏感,需要强大工业和技术的支撑,日本目前在这些方面还相对薄弱,一时半会不太能形成气候。不过我们还是不能放松警惕,要料敌从宽,提前准备好一些反制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