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加快“产科教研用”融合 深研工科院系人才培养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治理、组织模式、产业和商业体系框架的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科院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遵循“突出特色,提高水平,直接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形成了“产科教研用”融合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产出了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并入选全国教学评估优秀案例100例。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积极推进专业建设,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冶金工程4个本科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并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并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近年来,学院致力于研究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推进“产科教研用”融合,凝练形成了高性能有色金属、重型装备构件热成型、材料干摩擦与表界面工程、高温材料设计与应用等特色研究方向,原创性科研成果丰硕。目前,学院已成长为拥有21个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培养,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引人育人成效突出的工科特色院系,成为中原地区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优势单位。学院获共青团中央授予的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大赛中获国家级银、铜奖10余项。学院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近2万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强,精细化、个性化、全方位的“产科教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获得各界广泛好评。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用能力说话,让企业满意,这是学院“产科教研用”育人模式的重中之重。

学院不断探索建立系统的学生实践锻炼机制,着力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积极推动校内校外导师联合制定工程实践规划,与中信重工、中国一拖、中铝洛铜等单位合作建设国家大学生实践基地、河南省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等一大批优质实践教学基地,组织举办高端装备先进制造高级研修班、国际焊接工程师(IWE)培训班等专业实践活动,效果良好。学院成熟的培养机制推动了“产科教研用”的深度融合,让毕业生的能力更加突出,学生就业面广,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在此基础上,学院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引导学生积累扎实理论基础,主动对标国家需要和技术前沿,发愤图强、刻苦钻研,自觉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行业所需的能工巧匠。

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已拥有高端轴承摩擦学技术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有色金属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省部共建创新中心、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摩擦学与材料防护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际联合实验室15个,河南省学科引智基地1个,河南省特色行业学院1个,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以及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联合培养基地1个和中外双边研究机构2个。

在学科创新团队的支持下,学院连续攻克高性能铜基丝线材制备加工、大型构件控形控性核心技术瓶颈等系列“卡脖子”难题,推动相关产业的国产化,打破技术壁垒。学院宋克兴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百万伏特高压输变线路开关设备由依赖进口向全面国产化转变;魏世忠教授团队助力中信重工在研制规格领先、技术先进的“新重机”上实现突破;谢敬佩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在多家企业应用,创造经济效益逾600亿元。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院积极搭建大平台、构建大团队,先后引进院士专家、培育骨干人才,探索建立“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一流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先后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获得者、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青年长江学者等专家人才。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学院3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个本科专业均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奖”等诸多殊荣。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2023年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和中组部工程硕士博士培养改革专项。

未来,学院将始终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主动面向国家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继续沿着“产科教研用”人才培养新道路,依托新工科和工程认证双元驱动,强化协同创新科技成果、突破技术瓶颈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作者:张柯柯 郭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