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名片】

中文名称: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英文名称:The Mountain Resort and its Outlying Temples, Chengde

入世时间:1994.12

所属类别:文化遗产

所在省区:河北省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语: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宫,位于河北省境内,修建于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众多的宫殿以及其他处理政务、举行仪式的建筑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建筑风格各异的庙宇和皇家园林同周围的湖泊、牧场和森林巧妙地融为一体。避暑山庄不仅具有极高的美学研究价值,而且还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罕见的历史遗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景素描]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历时89年。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离宫。

避暑山庄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五分之四。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沟壑纵横的景色。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如众星捧月一般,象征着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著名的承德“外八庙”分布在避暑山庄东北面山麓的台地上。这些庙宇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避暑山庄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被誉为“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堪称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奇境珍藏]

避暑山庄有宫墙十千米,墙内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三部分。墙外众多寺庙星罗棋布,称为“外八庙”。

一、宫殿区:位于湖泊南岸 地势平坦,是皇帝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和生活起居的地方,由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四组建筑组成。

二、湖泊区:在宫殿区的北面,有八个小岛屿,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同的区域,富有江南水乡的特色。著名的热河泉即位于本区。

三、平原区:在湖区北面的山脚下,有万树园和试马埭,是一片茫茫草原风光。

四、山峦区:在山庄的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园的五分之四。这里山峦起伏,众多楼堂殿阁、寺庙点缀其间。

重点推荐:正宫、万壑松风、热河泉、万树园、榛子峪、溥仁寺、普宁寺

正宫

位于避暑山庄南部,是避暑山庄的主要宫殿,清代皇帝驻跸山庄期间居住和处理朝政、举行庆典、召见王宫大臣及少数民族政教首领、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

按照中国封建皇朝的规范,故名正宫。正宫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改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整体布局严整,风格古朴淡雅。它处在丽正门至岫云门之间的主轴线上,共有九进庭院,以表现皇帝“身居九重”。

万壑松风

地处正宫的东北角,南依松鹤斋,北濒下湖,是宫殿区与湖泊区的过渡建筑,形制与颐和园的谐趣园类似。整组建筑用半封闭回廊连通环抱,不设主轴线,各殿堂参差错落。主殿万壑松风殿坐南朝北,是山庄内唯一一座打破坐北朝南体制的正殿。“长松数百,掩映周回”,西北方的峡谷中,又不断发出阵阵松涛之声。康熙、乾隆都曾在此读书,康熙还选派两名年轻的妃子住在鉴始斋旁的“静住室”,照料这位小皇孙。乾隆登基后为怀念康熙当初的宠爱,于1756年将此书屋改名“鉴始斋”。

热河泉

位于湖区东北部,是山庄湖泊的主要水源。据专家推测,热河泉形成大约在7000万年以前。当时这里曾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喷发,从而演变成了现在的热河泉。其地流泉四涌,与山间的瀑布和溪流汇合,形成了宽阔的湖区。泉水流经澄湖、如意湖、上湖、下湖,自银湖南部的五孔闸流出,沿长堤汇入武烈河。炎炎夏日,湖水清澈晶莹,冷砭肌骨。严冬季节,热气蒸腾,有云蒸霞蔚之状。泉水味道甘甜,清凉可口,并且含有多种矿物质,是天然的健康饮料。湖畔曾立一块自然石,上刻“热河泉”三个秀美的大字。另外,在热河泉北建有东船坞,是龙舟停泊登岸的地方。乾隆皇帝曾作《月荷》一诗描述东船坞当年的景色。诗曰:夕阳红绿一湖明,入夕花藏只叶晶;却是清香收不住,因风馥郁送舟轻。

万树园

位于平原区北部,北倚山麓,南临澄湖,占地约5.8万平方米,立有石碣,刻有乾隆御书“万树园”,为乾隆三十六景的第二景。园内不施土木,按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设置蒙古包数座。乾隆皇帝曾经在这里接见东归英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西藏活佛班禅六世,还在此地接见英国特使以及缅甸、越南、老挝等国使节并宴请听乐,有国宝级的绘画作品、乾隆皇帝的首席御用西洋画师郎世宁《万树园赐宴图》传世。

榛子峪

是山峦区最南端的一条山谷。谷中松、栎、橡树相间,苍翠艳丽。榛子峪与西峪交接处,更显得幽深纵横。榛子峪北坡有驯鹿坡。驯鹿坡水草丰茂,当年这里散养了许多驯鹿。坡的对面建有望鹿亭,皇帝在此赏鹿,看着鹿群追逐嬉戏,极富趣味。此外,榛子峪中还有松鹤清樾、风泉清听、绮望楼、锤峰落照等多处景点。

溥仁寺

避暑山庄“外八庙”之一,也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1713年,是外八庙中建成较早的,也是外八庙中现存唯一的康熙时期建造的寺庙。溥仁寺采取汉族寺庙样式,正殿名“慈云普荫”,内供迦叶、释迦牟尼、弥勒三世佛,两侧有十八罗汉。后殿名“宝象长新”,内供九尊无量寿佛。历史上,皇帝每到避暑山庄时,都要率领王公大臣及各民族首领到寺内烧香礼佛;每逢农历3月18日康熙帝寿辰时,喇嘛们还要举行盛大的诵经法会,为康熙帝祝寿。

普宁寺

位于避暑山庄北部武烈河畔,由于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因此俗称大佛寺,是外八庙宗教活动的中心。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军队平定了准噶尔的叛乱。为了纪念这次胜利,清政府依照西藏三摩耶庙的形式,修建了这座喇嘛寺。普宁寺是一座典型的汉藏合璧式的寺庙。整座寺院雄伟壮观,按建筑风格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由山门、幢竿、钟鼓楼、碑亭、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等组成,为传统的汉族寺庙建练形式。后半部以“大乘之阁”为中心,四角有四座不同颜色的喇嘛塔。这些建筑布局灵巧,具有浓厚的喇嘛教色彩,是一组藏式风格寺庙建筑。大乘之阁内置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高22.28米,用松、榆、杉、椴等坚硬的防腐木材雕刻而成,重约110吨。这尊木雕高大雄伟,比例匀称,雕工精细,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雕像。

来源:《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刘永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