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模拟法庭现场

为增进青少年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在第42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万秀区人民法院阳光护苗团队走进梧州市第一实验小学,开展知识产权进校园普法宣传活动,以“模拟法庭+知识小课堂”的方式,为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第一实验小学通过全程直播的方式,组织在校1000余名师生观看。

在庄严的国徽下,第一实验小学的同学们踊跃报名、跃跃欲试,穿上象征着公平正义的法袍、律师袍,化身成“审判员”“原告”“被告”“律师”等角色,全情投入地还原了一起关于“表情包”的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件的庭审现场,庭审前,干警们向同学们发放了关于知识产权的案例。

派发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开庭!”稚嫩的童声伴随着清脆的法槌声落下,一场庄严肃穆的“庭审”开始了。“审判长”熟练地驾驭庭审,“合议庭”分工配合,法庭调查有条不紊,“代理律师”唇枪舌战,“书记员”“法官助理”一丝不苟……从庭前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再到当事人最后陈述、法庭裁判,每个环节学生们都全身心投入到庭审之中,融入到其扮演的各个角色当中,精彩再现了法庭审判全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案系被告某商家擅自使用了原告的“PP猪系列作品”中的小猪图案,并印刷于案涉商品上予以销售,原告以被告的行为侵害了原告享有的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遂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的行为侵害了原告享有的案涉美术作品的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判决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下,师生们认真聆听模拟庭审。这场通过真实案例改编的法庭审判,在同学们的生动演绎下,“沉浸式”地让同学们“零距离”体验了一把审判工作的庄严肃穆和权威公正,同时也让同学们更直观、深刻地理解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知识,认识到尊重原创和保护原创的重要性,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潜移默化的法治教育。

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喜欢这样的体验,不仅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产权法律知识,也感受到了法律的威严,今后在学习生活当中要做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模拟法庭结束后,万秀法院法官宋梓祥从角色形象、程序规范、语言表达、庭审效果等方面对本次模拟法庭展示活动进行了综合点评,对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予以充分肯定。

随后,“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小课堂”开讲。宋梓祥法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向同学们进行法治教育授课,向同学们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知识产权吗?你是否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当你肚子饿了的时候,匆匆忙忙在超市里买了一包“奥利奥”饼干,吃着吃着忽然发现饼干的包装袋上写着“粤利粤”饼干……”随着案例的讲述,同学们纷纷认识到了知识产权的概念、作用以及保护小常识等法律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只有严格保护知识产权,净化消费市场、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同时法官还结合同学们日常说活习惯,提醒同学们要擦亮眼睛,远离有毒有害食品的侵害,呼吁同学们发现制假造假或者其他侵权行为,要及时拨打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进行举报。

模拟法庭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的法治课和平时的上课完全不同,让我们身临其境地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也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维护自身的权益。”第一实验小学的同学说。在模拟法庭和普法课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意犹未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少年是知识产权创新和保护的生力军,万秀法院主动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大局,坚持把青少年普法教育和法治实践紧密结合,组建由刑事、民事、行政、执行及司法救助等领域法官组成“阳光护苗”团队,创建青少年法治教育新阵地,依托“少年模拟法庭”,充分调动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下一步,万秀法院将继续开展预防和减未成年人犯罪、禁毒、防校园欺凌、防性侵、防家庭暴力、《民法典》、知识产权宣传等内容的“模拟法庭”,不断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文|程晓梅 宋梓祥

图|孔若琳

编辑|梁颖 孔若琳

审核|陈永发 林永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