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3.15——我为基民发声

随着基金市场的不断发展,基民群体日益壮大。然而,基金行业中的一些痛点问题逐渐凸显,如基金公司管理缺位、基金产品营销不当等,严重影响了基民的投资体验和信心。

金融界发起“基民3.15——我为基民发声”策划,旨在从基民角度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联动公募基金公司共同就基金行业发展中的基金投资人痛点问题,给出思考以及提出解决方案。

基金投资常见问题

一问:持有亏损基金,多久才能回本?

一答(易方达基金):大家都玩过抛硬币的游戏,理论上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50%。如果持有的时间太短,买基金亏钱还是赚钱,就跟抛硬币的概率差不多,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买入持有1个月和3个月,不亏钱的概率都只有50%多。对于厌恶亏损的我们来说,这个概率实在太低。因此,我们进一步拉长持有期,计算持有6个月、9个月、1年、2年……乃至10年的收益率。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画出下面这条曲线:随着持有时间增加,赚钱概率提高。当持有期提高到3年,不亏损概率已经显著提高到了80%;持有5年时,不亏损概率超过了90%,持有6年以上,96.3%的概率说明,此时亏损的可能已经非常小了。

一答(博时基金):我们常说“花无百日红”,基金也是如此。短期的调整,其实也是为后续的反弹蓄势。通过观察成立不同时长的基金中,未回本的数量和占比,可以发现,未回本的比例随着成立年限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也就是说,成立时间越长的基金,目前还在亏损的概率是越低的。

一答(富国基金):近期3000点折返跑的过程中,只有21%的主动权益基金回本,但若横向对比看,回本比例也是要高于申万一级行业(19%)、申万二级行业(14%)、个股(13%);此外,若看亏损大于10%的占比,主动权益基金只有27%,远小于申万一级行业(35%)、申万二级行业(45%)、个股(71%)。

不过,在最近3000点折返跑的过程中,无论是主动权益基金,还是行业指数和个股,相比核心宽基指数,如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中证800、创业板指,跑赢的概率大多不到20%。由此可见,近期难跑赢宽基指数并非基金的特有现象。分析原因,与A股磨底阶段,行业轮动加大;增量资金角度看,ETF偏爱宽基;宽基的估值比行业指数更具性价比等相关。

方法一,可以考虑补仓自救。根据历史数据回溯,在6124点高回调40%后,若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定投,如市场每多下跌10%,就追加1倍的投资,可以看到,“倒金字塔”结构定投有望在市场低位积累更多便宜的筹码,且在行情起来的时候,相比一次性买入持有策略,“倒金字塔”结构定投或许能够更快扭亏,并获取更多超额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法二:虽然从短期看,基金难跑赢宽基指数,但若拉长时间,结论恰恰相反。统计2005年以来在3000点附近,持有基金指数、核心宽基指数3年、5年的表现,可以发现两点:一是相比核心宽基指数,基金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和正收益率概率更为优异;二是相比持有3年,持有5年的整体表现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也告诉我们,基金投资要学会坚持和守候,不以涨喜,不以跌悲,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岁月。

二问:账户浮亏,靠补仓能回本吗

二答(浙商基金):首先要明确一下,补仓和加仓不一样。补仓中 “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撤退”,且一个重要前提是标的值得长期持有;加仓,多出现在强势波段里买进博取收益。其次,在这些情况下可以考虑补仓。(1)主动被套/有准备的亏损。比如看好某标的,经过分析认为它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当前处于尝试性建仓阶段,那么有些投资人会选择轻仓分批、越跌越买的策略。(2)仓位不重,有准备的资金。投资最重要的原则:永远不满仓。用来补仓的资金,一定也是投资计划范围内的。(3)投资逻辑清晰。不要抱着谁跌的多就补谁的心理。跌的快不代表补仓快,着急补仓更像建仓,在错误的基础上反复建仓,会越套越深。 补仓还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补仓要慢。投资标的出现下跌,这个时候需要好好观察。如果一下跌就着急补仓,很容易变成“用一个错误,掩盖另一个错误”。

第二,价差要大。看清场上局势,设置具体的补仓比例。一种看市场环境:熊市可拉大补仓比例,比如超过30%再补;牛市可适当降低补仓比例,比如10%。一种看投资标的:具体标的涨跌幅并没有共性,赛道型基金相较指数型基金,波动更大,所以具体比例可参考单只基金的年内最大回撤。

第三,择优补仓。准备补仓的基金是否优质标的,可参考以往业绩情况、回撤、波动→前十持仓情况→具有良好成长性→基金经理管理能力。

三问:纯债基金还值得持有吗?债基怎么还会亏钱,是不是基金公司“偷吃”呢?

三答(财通证券资管):先来看一个数据:2014年至2023年的10个完整年度,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每年均录得正收益,且回撤幅度整体可控。过去10年间,该指数的最大回撤仅仅为-2.7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其他类别的资产不同,债券有相对明确的“票息收益”,虽然短期债券价格会随利率波动,但拉长时间看,债券资产的中长期走势相对波动较小,或值得长期配置。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当前整体环境依然较为有利于债市。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利率已经来到较低位,继续下行的空间可能变小,投资者对纯债基金未来的收益率预期,或需适当地降低。

三答(嘉合基金):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债券虽然被称为固定收益产品,但这并不等于它不会亏损。债券价格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利息收入和净价/市价。其中,债券的市价会受市场收益率变化而波动,主要是呈反比关系。当债券市价/净价发生下跌,并且下跌幅度超过当天利息收入时,债券的整体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因此,相较于股票型基金,虽然债券型基金风险的确会低一些,但绝对不是零风险产品。总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会导致债券型基金的亏损:

(1)利率风险。债券在二级市场流通交易时,会产生一个市场价格。当发生货币政策紧缩、央行连续加息等情况时,市场利率会提高,债券市场也会因此遭受一定打压,债券价格面临下跌风险。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那么怎么样才能吸引一些投资者来购买呢?答案是降价。一般表现为:

(2)流动性风险。所谓流动性风险,是指基金经理在债券交易时,无法在短时间内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债券,也许要“清仓大甩卖”,也许要耐心等待,这样容易错失投资良机。债券的流动性风险,相较于股票来说会高一些,这也要求基金经理具备一定预判能力、提前做好准备。

(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即大家常说的暴雷,发债主体经营能力的变化会影响其还本付息的能力,甚至会出现无法按时支付债券利息或偿还本金的情况。这种情况必然会影响债券价格,进一步也会给基金净值带来比较致命的打击。信用风险其实和债券型基金自身的风格有关,高收益标的债券一般需要对风险做出一定让步。但是对于这一风险,投资者朋友不必过度担心。基金公司在投资债券时,对所投资的债券标的有严格评价过程,一般都会建立债券品种的出入库制度,对于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会及时采取规避措施,仅投资于符合标准的债券。

(4)股票投资风险。除了纯债基金,还有一些债基会参与股票投资,比如二级债券基金,这类基金的净值走势不可避免受到股票市场影响。此外,不少投资者会发现有些债基波动幅度堪比股票型基金,这时候就需要确认一下产品是否投资于可转债。可转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将购买的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的一种债券与股票期权的组合,和股市联系紧密,受股市行情影响较大。因此,大家在购买债基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它的分类和具体可投资标的范围。

至于“偷吃”,则更是一场误会。可能有些投资者发现,明明三方平台上显示的估值数据是红的,但到了晚上公布实际净值数据的时候,就变绿了。有些投资朋友可能会将这一误差归结为基金公司在“耍花招”,基金经理“偷吃”。这真的是“冤枉”了基金公司。因为大家在第三方平台上看到的基金估值数据,是第三方平台根据基金持仓、指数走势和基金过往业绩进行的实时估算。不同平台由于模型算法不同,估值结果也可能会存在差异。而实时估值只是为了在交易时间给投资者一个参考。

四问:所购买的养老产品Y份额,亏损已超过节税额怎么办?

四答(华夏基金):养老投资是一场长期主义的旅程,忽略短期波动践行长期投资是最优解。

养老金是一笔长钱,投资是为了退休之后的“第二人生”储备资产,投资周期长达数十年时间。短期的波动会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但拉长时间,波动会被时间逐渐熨平,通过复利效应不断沉淀积累,最终达到资产积累的目标。以2013-2022这十年的数据测算,任意时点买入Wind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持有1个月,盈利的概率不到60%;持有5年以上,盈利的概率达到99.4%。具体到产品层面,以养老目标基金为例,虽然受到资本市场波动影响,Y份额整体亏损面较大,但拉长时间看,长期收益仍比较可观。

养老金是有明确应用场景的资金,设定合理长期投资目标是投资起点,养老金长期投资目标不是简单战胜通货膨胀,而应是保持购买力不缩水。通货膨胀衡量的是一揽子商品,而养老金在一揽子商品的基础上,还需考虑包括医疗等更多消费,本质上是要保持综合消费能力和购买力水平不降低,长期安全的标准平均收益率应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参考2035人均GDP翻番的目标,需要年均4.7%的实际增速,7%-8%左右名义增速。与之对应,未来10余年,养老金长期投资目标应设定在7%-8%。

养老金投资需基于个人养老需求和所处生命周期,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不同风险承受能力和不同年龄的投资者,对投资期限、投资目标、流动性和风险控制要求各不相同,需要具有个性化的投资方案。养老目标基金策略清晰,可为不同风险偏好和不同年龄的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投资方案,是养老金投资的最佳选择。首先,养老目标基金提供全面资产配置,产品投资多只基金,被投基金投资于股票、债券等多种资产,实现更为全面、合理的资产配置。其次,养老目标基金通过投资基金实现间接投资股票、债券等底层资产,实现风险的二次分散,进一步平滑了投资波动,波动风险较单只基金更低,更符合养老金投资需求。最后,养老目标基金通过专业选基,深入分析基金业绩背后的逻辑,帮助投资者构建“高性价比”的基金组合。

五问:看排名买基金靠谱吗,有哪些重点需要关注?

五答(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基金排名是基金过往业绩的体现,只代表历史,在挑选基金时绝不能只看排名,尤其不能只看周排名、月排名等短期排名作为依据来选择基金。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一方面应综合考察其短期、中期和长期绩效;另一方面还应考虑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也就是说,看其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业绩排名是否稳定,只有长期业绩稳定且回报可观的基金才是好的投资标的。看基金业绩排名建议注意以下几点:(1)同类型的基金才能放在一起比较,避免“跨类”比较;(2)不要忽略“起跑点”的差异;(3)拿尽可能长期的业绩来比较,不要忘记“分红”因素。

六问:申购基金产品时,交易平台提示先进行风险测评,请问为什么要做风险测评?

六答(海富通基金):风险测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而设立的,是用来评估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风险测评结果分为5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C1(保守型)、C2(谨慎型)、C3(平衡型)、C4(进取型)和C5(激进型)。与之对应的产品风险等级为R1(低风险产品)、R2(中低风险产品)、R3(中风险产品)、R4(中高风险产品)和R5(高风险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测评结果来选择相匹配的产品,例如C4进取型投资者适合购买R1至R4等级的产品。在代销机构认申购时,应以代销机构的风险评级规则为准。

七问:基金清盘后,基民的钱去哪了?

七答(兴业基金):基金清盘后,钱会退还给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基金合同终止有以下情形:(1)基金合同期限届满而未延期;(2)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决定终止的;(3)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职责终止,在6个月内没有新基金管理人、新基金托管人承接的;(4)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情形。

基金定投常见问题

八问:定投有哪些优势?能解决什么问题?

八答(南方基金):以上证综指为例,我国A股的波动站在全球角度都是比较大的,虽然我们还在“3”字开头,但从下图中也可以看出2个趋势:一是,市场的波动越来越小;二是,市场的低点越来越高。

那为什么大家投资总是投错时候?我们分析,主要是因为信息差,大部分投资小白是平时不关注市场,等到市场机会被大家了解的时候,一定是市场涨了很多,这才入投资小白的法眼。那么如果是这样,一定是市场涨了很多(高点)投资小白才开始做投资,市场跌了很多(低点)大家不闻不问,更不要提入场投资了。

我们的基金投资决策总是受情绪所影响(见下图)

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不管市场涨跌,坚持定投。那么在个人投资者感受上,定投解决了什么问题?即“投资者情绪与理智和平共处的问题”。在一次性投资的时候,情绪和理智几乎无法共处,市场低位情绪拼命赎回,理智虽然认为应该加仓,但是下不去手;市场高位情绪拼命买入,理智虽然觉得有点风险,但是拦不住。而定投,无论情绪如何,理智都要执行纪律,久而久之,形成习惯,让理智和情绪可以和平共处。

八答(建信基金):一是定投采用分批投入的方式能平均我们的投资成本,在降低现金支出压力的同时,帮助我们养成长期投资的习惯;二是有利于降低投资风险,避免在市场高点一次性投入过多的本金带来损失;三是不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都会定期购买固定金额的基金,因此,不需要进行密切跟踪,就能实现“下跌赚份额、上涨赚净值”的效果。整个定投过程形成了“逢高减筹、逢低加码”的投资方式。在震荡市中,定投不失为适合大多数人的一种投资方式,有利于在不影响当下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力争用小部分资金收获更好的投资性价比。

九问:定投该如何止盈?

九答(摩根士丹利华基金):我们总结了三个投资锦囊,以备大家不时之需。

锦囊一,目标止盈法。在实际操作时,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设置止盈目标。在牛市时,我们可分档设置止盈目标,既能实现落袋为安,又可以留下部分份额参与后续可能的行情。值得注意的是,目标收益率切勿过高,防止因达不到目标而错过止盈时机;在熊市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相对较低的止盈目标,防止后续行情震荡影响收益。

锦囊二,估值止盈法。实操中,我们可以借助市盈率的历史分位点来判断指数估值的高低。估值过高,说明比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热”,风险相对较大,需及时止盈离场。估值较低,说明比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凉”,风险相对有限,可继续持有,这一方法较适用于定投被动指数型基金的止盈。

锦囊三,最大回撤止盈法。这一方法更适合想追求更高收益又愿意承担更大回撤的投资者。当超过目标收益率后,我们暂时不赎回,如若基金继续上涨,那就能获得更高收益。如若基金遭遇回调并触碰最大回撤底线,那就果断落袋为安。

十问:定投怎么投?论周还是论天?如何选择时机?

十答(中融基金):定投本身就是一种淡化择时的投资方式,不必过于纠结定投时机的选择。从过往数据的测算来看,定投频率越高,熨平风险的效果越明显,收益曲线更平滑,频率较低的定投有可能获得较高的平均收益。但波动性的细微差异并不是考量投资成败的主要因素,并无明显的优劣之分,按日定投、周定投还是月定投基本没有太大的差异,可以视个人资金安排情况而定。

基金分红常见问题

十一问:基金分红后,为什么账户里面“我的资产”并没有增加,有的还减少了?

十一答(泓德基金):基金分红是指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派发给持有人,持有人的总资产并没有增加或减少,若选择现金分红,持有人的持仓市值会降低,降低部分为现金分红,此部分会以现金方式划至持有人对应的银行卡中;若选择红利再投资,分红金额将会按除息日净值转换为基金份额,持有人持仓市值不变。无论哪种方式,持有人的总资产没有发生变化。

十二问:基金分红越多就是好基金吗?

十二答(摩根资产管理(中国)):依据现行的基金分红相关规定,基金收益分配基准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减去每单位基金份额收益分配金额后不能低于面值,因此,进行分红的基金都是必须有盈利的基金,从这一点来说,分红越多的基金,至少代表该基金取得正收益的次数多。但是,分红越多的基金并不一定代表他们比分红少,或者不分红的基金要更好。首先,是否分红,一年最多分红多少次主要在基金合同中事先约定好的,不代表分红少或是不分红的基金表现就一定比分红多的基金差;另外,基金分红其实并不会增加投资人的收益,只是通过降低净值,把一部分资产以现金形式返还,适合需要定期获得现金流的投资人。分红多的基金还有一个优点,当市场波动较大时,可以通过分红提前锁定部分收益,而不是全部资产都曝露在市场未来的风险之下。

基金知识问答

十三问:基金A类C类有何区别?买A类还是C类?

十三答(天弘基金):先说结论,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持有期比较长,比如1年以上,选A类更省钱;如果你只打算持有10天半个月就撤,我建议你不要买基金!如果一定要买…好吧,选C类理论上更划算。这个规律适用于绝大多数情况,但是并不绝对。具体来看,无论后面标的是A类C类,一般来说同一支基金产品的运作方式都是完全相同的,基金的持仓股、业绩、管理人这些东西在内的99%的东西都是完全一样的,只有一点点手续费的差异。

手续费看着眼花缭乱,其实就分买入、持有和卖出三类,买入的费用在买的时候交(申购费),卖出的费用(赎回费)在卖的时候交,持有的费用(托管费、管理费、销售服务费)在每天的净值里就直接扣掉了,不用交。

A类和C类,在持有阶段的托管费和管理费这两项上是完全相同的。申购费是只有A类需要交,C类不用,所以A类基金手续费的大头,在买这个环节;销售服务费只有C类需要交,A类不用,所以C类基金手续费的大头,在持有这个环节。

另外,卖出的时候交的赎回费上,A类基金一般都得持有一两年以上才能免赎回费;C类基金一般持有7天到30天以上就可以免掉赎回费了。总而言之,投长期,基本一年以上买A类,其他情况买C类(注意持有7天以上才可能免赎回费哦,具体还要看不同基金的规定)。

十四问:为几十页、近百页的基金“季报、中期报告和年报”划重点

十四答(华泰柏瑞基金):对于所有成立满两个月以上的基金,都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定期报告的披露。基金的定期报告分为季报、中期报告和年报三类,以信息最全面的年报为例,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快速读懂基金年报。

(1)净值表现。“基金净值表现”中通过图表的形式,披露了基金各阶段净值增长率与同期业绩基准的比较,方便我们大致判断基金的运作水准。对主动型基金来说,超越业绩比较基准越多,则说明该基金的超额收益能力越强。

(2)收益来源与构成。在“基金利润表”&“报表附注”中,披露了各项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全面展现了基金的收益结构。

(3)组合持仓。“投资组合报告”中披露了期末资产配置比例、股票/债券明细、报告期内股票/债券的重大变动等信息,以此为基础加深了我们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策略偏好的认识。但由于定期报告的披露存在滞后性,期间基金经理可能根据市场环境和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调整了组合,披露的信息仅作参考。

(4)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在“小作文”中,基金经理大多会详尽介绍在报告期的操作思路、影响市场与产品业绩的各项因素,同时阐述对后市的展望及其逻辑,提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的基金经理还会借此机会聊聊投资的心得感受。因此,“管理人报告”章节也是整个定期报告的精华所在。

(5)持有人份额及结构。从“基金份额持有人信息”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基金份额的变动,还能看到机构持仓占比的变化,发掘机构认可度高的基金。同时,从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持有情况中,我们可以看看基金公司的员工都在买哪些自家产品。

十五问:何为年化波动率?与最大回撤的区别?

十五答(上海明汯投资):“年化波动率”是“夏普比率”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来讲,夏普比率 =(年化收益-年化无风险收益率)/年化波动率。该基金评价指标反映的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一支基金在每承担一单位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多少超额收益。任何收益都与风险相伴相生,波动率可用来衡量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反映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 最大回撤则是指“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从最高点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可以理解为“选取某一时段,产品出现最大的亏损比率”。假设某产品成立于2021年11月1号,2022年1月4号为净值短期高点,净值是1.2,那么到2022年4月26号,在历经A股暴跌后,净值一度跌到了0.9,达到了近期低点。这个时候,投资者可能遇到的最糟糕情况就是2022年1月4号买入,2022年4月26号卖出,亏损达 25%,计算方法为(1.2-0.9)/1.2×100% ,也就是持有期内该基金产品最大回撤为25%。

波动和回撤都是市场运行的一部分,从2007—2021年A股市场主要指数看,万得全A、上证综指、沪深300、中证500年度平均最大回撤分别为25%、24%、26%和29%,近五年,万得全A指数的最大回撤达到了34.37%。不同年度最大回撤幅度差异较大,参与市场的时点较为重要,而想要完美躲过每一次市场大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在产品实际运作过程中,影响回撤的因素较多,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年化波动率是衡量资管产品风险特征更为可评估和可参考的指标。年化波动率是统计方差,最大回撤是收益分布——数据点越多,出现极值的概率越大——即产品成立时间越长,经历极端行情次数可能越多,理论上最大回撤刷新记录的概率也就越大。因此,在评估周期并不够长的基金产品中,即使最大回撤较小,如果波动率较高,最大回撤的突破或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公募经典十五问,既是对公基金的深度剖析,也是对投资者常见问题的提炼。通过这十五问,我们理解了公募基金的运作机制,掌握了投资技巧,更学会了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找到平衡。希望这份问答,能成为每位基民投资路上的良师益友,陪伴大家走过每一个投资决策的关键时刻,共同书写更加辉煌的投资篇章。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