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高孩子的学习力,先多激活VTA脑区,锻炼孩子深度沉浸一件事的能力!

牧田秀,一个从小痴迷昆虫的日本男孩,他不擅长读书,看到课本就头疼,可是为了看懂昆虫方面的论文,为了到国外去抓昆虫,初中开始狠下劲儿来学英语。

上了高中对昆虫的热情,有增无不减,课余时间不是在抓虫子、制作标本,就是参加各种昆虫学研讨会。

因为对昆虫的好奇,激发了他无穷的求知欲,给了他极大的动力,最终他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现在正在东京大学攻读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博士课程。

由好奇变成持久的热情的故事,还在继续。

在纪录片《小小少年》中,有一个叫殷然的男孩,对昆虫也是如痴如醉,没事就往家里抓虫子,对各种昆虫的习性更是如数家珍。

当妈妈问他为什么要学拉丁文时,他说为了写昆虫的学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少家长看来,好奇心可有可无,认为它不会影响人生的走向。

小时候看螳螂打架,常常被妈妈骂,“一只虫子也能玩上大半天!”

看蚂蚁搬家,扑蝴蝶,找西瓜虫,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事,却可以激活大脑的愉悦系统VTA(腹侧被盖区),获得一个快乐又高效的大脑。

脑科学认为,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通过在额叶设定目标(或目的)而产生。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从VTA被刺激而变得兴奋开始。

多巴胺大家都听过吧,它是大脑非常重要的神经递质。

当你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奖励的时候,VTA就会分泌多巴胺。这个奖励是对你有价值,或者你想要获得的东西,比如知识、金钱、荣誉、地位、美食。

孩子观察昆虫,是因为觉得有意思,刺激了VTA释放多巴胺,产生了“想要了解”的冲动。

多巴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通过它的激励,大脑细胞会快速做出响应,并开始卖力工作,产生干劲和动力。

平时我们制定学习目标、工作计划,是自上而下的动机,它是需要经过多个神经通道,才能到达并且激活VTA的,而且信号在大脑各个脑区传递的过程中,会逐渐变弱。

如果平时不注重VTA的培养,就很难感到兴奋。这样不管你制定的目标有多么崇高,你也感觉不到兴奋。

朝着一个不会令你兴奋的目标前行,是一件很累人的事。

现实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一类孩子,小学成绩中规中矩,不知怎么的,到了初一初二好像突然开窍一样,成绩一路突飞猛进。

这类孩子在孩童时期,要么拥有足够的自由玩乐的时间,要么看了各种各样的书,这两种行为都是可以训练到孩子大脑的愉悦系统、思考系统和记忆系统的。

竹子用了4年时间来向下扎根,第5年开始破土而出,只用了6周,就长到了15米高!

这告诉我们,养育孩子不要着急,先把他的基础打好,尤其是大脑。

朋友的儿子从小也是痴迷各种昆虫,经常约小伙伴一起去附近的公园捉虫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孩子这个行为朋友不但没反对,还很支持,经常买一些昆虫相关的书籍给他,偶尔还以昆虫为主题陪孩子到大自然里一起搞研学。

现在孩子上初中了,虽然对昆虫失去了兴趣,但是他的好奇心强到令人惊叹。

“以前总担心孩子上初中会掉队,如今看来是多余的。也许是小时候沉迷昆虫,获得了深度沉浸的能力吧,他现在不管学什么科目,都表现出很强的探究精神,所以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学得很好。”

昆虫对孩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接触过后,通常都会激发涟漪效应,对其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探索。

当孩子津津有味地看螳螂打架,说明兴奋的种子已经萌芽,这时我们只要适时制造一些信息缺口,帮助他把好奇心转化成对知识的渴望,就能不断地刺激VTA,锻炼孩子深度沉浸的能力

“你知道吗,刚结完婚的雌螳螂,会吃掉自己丈夫。”

“啊!为什么?”

孩子产生“想了解”的想法,他就会集中精力,打破沙锅问到底。

求知之旅由此打开。

了解原因后,孩子可能又想了解螳螂的更多知识,出于好奇而寻找相关书籍或者纪录片来看。研究完螳螂,我们要抛出另一个信息缺口,持续激发孩子对昆虫的探索热情

“红蚂蚁很笨,不会养育自己的孩子,甚至吃饭还要别的蚂蚁喂,但是很会打仗,常常为了捕猎新奴隶,而发动战争。”

“飞蝗泥蜂是一位出色的麻醉师,为了让孩子吃到活着的新鲜食物,它会给抓到螽斯做麻醉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