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星舰火箭在德州起飞,这是自2023年4月以来SpaceX星舰第三次飞行任务。发射后约50分钟时,信号丢失,未能看到飞船降落印度洋的画面。SpaceX表示:S28飞船重返大气层后,因姿态问题,飞船烧毁,降落失败。

就这样,星舰第三次试飞再次以失败告终。令人奇怪的是,面对星舰三次试飞连败的打击,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却不以为然。而就在星舰失联的消息传来后不久,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星舰将让生命跨越星球”。马斯克还发文,向星舰团队表达祝贺,星舰“已达到环绕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斯克在发射失败后的祝贺,不是故作姿态,而是把星舰每次发射中的点滴进步,看作移民火星梦想又前进了一步。在马斯克心目中,眼前的挫折跟人类移民火星的梦想相比都微不足道。

移居火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计划,它不仅需要人类具备成熟的载人航天技术,更需要适合火星的地外交通运载模式。人类不是小白鼠,人类也不是温室之花,当人们踏上火星以后,需要具备在这个星球自由穿梭的能力,否则火星就不是第二个地球,而只是一个地外监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马斯克是如何解决的呢?

2017年9月,在第68届国际宇航大会上,马斯克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计划:假如飞船能够被送上火星,那么是否也可以用于地球交通呢?

这个计划,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火星交通工具在地球的试运营,它关联着一个名词﹣- BFR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FR 全称是" Big Fucking Rocket ",是 SpaceX 计划研制的超级火箭,主要用途是星际运输、太空站补给以及月球基地建设等,所以同时设计了载人舱、载货舱以及太空加油船三种运载模式,功能齐全。

这个带着浓浓黑科技感的 BFR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推力火箭,它由31个 Raptor 甲烷火箭引擎提供动力;第二部分负责载人和起降。和以往的火箭不同, BFR 的两部分都能返回地球表面,回收率高达100%,而且这个超级火箭能够反复使用1000次,绝对称得上是经济型的超级运载工具。如果在火星普及这个火箭,人们可以在飞行时速27000公里的条件下任意穿梭。如果用在地球上,这个速度意味着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超过一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FR 和民航飞机相比,载人部分非常庞大,足有八层楼高,空间容量超过空客A380,能够为100名乘客提供旅行服务,至于它的飞行策略也是独树一帜:发射升空后,不像火箭那样直接进入轨道,而是完全在地球内部运动,乘客会根据目的地被带往各个着陆点的发射台,然后通过电梯离开。

马斯克为了增强直观感,举例说明了 BFR 的运送效率:香港到新加坡只需要22分钟,洛杉矶到纽约只需要25分钟,而横跨大西洋去巴黎也仅仅需要30分钟。

一时间,不少人为这个计划而欢呼雀跃甚至陷入美妙的遐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斯克对 BFR 的构想,就是对未来人类在火星上如何高效生活的探索。当这个超级运载工具被应用到地球上时,它就成为可以取代飞机的新型运输模式。2017年10月,马斯克在澳大利亚的一次演讲中再度提到了人类未来的交通运输系统,同时向大家透露了 SpaceX 的"地球长途旅行",这个计划就是要实现"洲际火箭旅行",人们甚至可以通过乘坐火箭上下班。

星舰第三次试飞失败,但是验证技术将会运用到未来SpaceX 的“地球长途旅行”往返工具中,马斯克对星舰三次试飞失败态度超然,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