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春节档后盘活大陆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的电影《周处除三害》近日在大陆院线正式公映,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同时,也收获了颇高的热度和话题度。

观众最关注的点之一,莫过于“三害是哪三害”,而影片英文名“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猪、蛇、鸽子)已经在隐喻答案,这三个“动物”分别代表着痴、嗔、贪,也分别对应影片中的三个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处除三害”的典故出自《晋书·周处传》和《世说新语》,在典故和电影之外,各害还有很多,毒害就是无法忽视的一害,欢喜首映热播的《毒枭之子》《恶魔在人间》《制造杀人犯》等将更多恶害展露眼前。

《毒枭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有史以来最嚣张的毒枭。

他自幼靠偷盗和倒卖墓碑为生,十几岁时成为职业杀手;逮捕他的警察,不出3天就被人射杀;通缉他的检察长,被他反过来悬赏1亿美元捉拿,最后横尸街头……

他也是《财富》杂志曾评选的全球7大富豪之一。

他第一个把可卡因生产变成大规模的出口贸易,从中赚取了3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他为3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还为穷人修建了教堂、医院和房屋,被誉为“拉丁美洲的罗宾汉”,成为毒品王国真正的国王。

他是巴勃罗·埃斯科巴,这位哥伦比亚传奇大毒枭,于1993年被警方击毙,他年仅十几岁的儿子胡安·巴勃罗成了其庞大毒品帝国的“继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哥伦比亚政府与警方、死敌卡利集团,甚至来自家族内部的死亡威胁,年幼的胡安必须做出正确的决断,以保存家人的性命。

系列纪录片《毒枭之子》采访了胡安·巴勃罗本人,以及其亲属朋友等诸多相关人士,以“毒枭之子”的角度,讲述了巴勃罗·埃斯科巴死后,他的毒品帝国分崩离析的全过程。

《恶魔在人间》

连环杀手,在大家的认知里并不陌生,只不过多数人对其印象是“外表像疯子或狂人,品德低劣”,但事实上连环杀手外表多半与普通人无异,个别甚至很有魅力,且不乏高学历者,使人产生容易亲近的错觉。

绝大部分连环杀手,几乎都不会让人将他们与其行为联想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环杀人心理的成因也众说纷纭,有的曾被确认为幼年受虐导致,有的被科学家发现他们的脑结构有与常人有相异之处。

纪录片《恶魔在人间》的主人公丹尼斯·雷德,是美国历史上最可怕的连环杀手之一。

他为自己取名BTK,(Bind,Torture,Kill,即捆绑,折磨,杀害)。

自1974年至2005年,他以此方式残忍地杀害了10人,受害者大部分为妇女和儿童。

在其作案的30年间,BTK不断地向警方和媒体写信陈述自己的犯罪细节,挑战与嘲笑警方的权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2005年,BTK终于被联邦调查局抓获。

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杀人魔平时竟然是教会领袖,甚至担任过治安官等公职,在当地颇受欢迎。

《恶魔在人间》通过来自警探、幸存者、受害者家属的一手材料,以及演员的实景还原,系统再现了警方对 BTK长达30年的漫漫追凶路。

《制造杀人犯》

当有些科学家经过脑部扫描发现部分杀人犯的脑结构及DNA有与常人相异之处,提出“杀人犯可能可以早期筛选出来”的假设时,引起莫大争议。

而《制造杀人犯》则从英国服刑时间最长的杀人犯切入,试图寻找是什么“制造了他们”。

在英国,有超过8.5万人因暴力犯罪和谋杀而被判处终身监禁。

这一比例高于欧洲所有国家,而庞大的数字也引发了科学家对其犯罪背后隐藏因素和特征的关注。

纪录片《制造杀人犯》中,犯罪学家阿德里安与法医心理学家薇琪一起,分别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切入,试图分析包括英国服刑时间最长的犯人约翰·马西在内的三名暴力杀人犯,研究其异于常人的生理特征与生活成长经历。

凶手是否可以控制自己的犯罪行为?

什么样的先天与社会风险因素可能增加犯罪几率?

是否可以科学预测潜在暴力分子?

这些答案将在片中被一一揭晓。

《红毯先生》

3月15日 全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