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蘇

迟到20多年,《基本法》第23条立法现重新展开咨询工作,直到2月28日。有人认为这次23条立法咨询只有一个月时间太短。其实,自从2003年提出23条立法后,香港社会对于23条立法,对于国家安全的讨论从来没有停过,特别是经过各种政治风暴以及香港国安法的订立,香港社会对于23条立法已经有了共识,23条立法咨询不是一个月,而是20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本法》第23条立法现重新展开谘询工作

1、23条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

纵观整部香港国安法,其实只有禁止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以及勾结境外势力危及国家安全的行为。23条提及的其他危及国家安全行为,如叛国、煽动叛乱、窃取国家机密、外国政团在港进行政治活动,以及本地政团与外国政团建立联系,香港国安法则未有涵盖,而在上述的危及国安行为当中,以窃取国家机密、外国政团在港进行政治活动,甚至是间谍活动,法律缺位尤其明显,对国家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亦是最大,应当由香港以自行立法的方式禁止。

目前,国际反华势力的对港策略已经转变为“信息战”“渗透战”以及“意识形态战”,更多间谍或会利用各种身份在香港渗透,23条立法时应参考外国的国安法及国家的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等,以完善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和执行机制。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区也好,其现代化进程的实践表明,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都需要某些基本要素,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法治是国家和政府治理社会的重要方式,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自由安全是法治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所在。国家安全是社会繁荣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要条件。“国安”则“家好”,国泰方能安民,有国才有家,落实《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保障国家安全免受威胁,就能缔造一个安稳的环境,让市民安居乐业、企业放心投资,并让香港持续发展。

完成23条立法,是落实香港《基本法》全国人大有关决定和《香港国安法》的应有之义,也是香港特区应对内外环境深刻变化,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和活动,确保香港长治久安,“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迫切要求。更能避免境外势力的渗透和间谍活动,为香港长远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2、“港澳平”6篇重磅文章可读懂23条立法的重大意义

“港澳平”从1月17日起连发6篇评论,围绕黎智英案和23条立法,指出香港社会坚定支持23条立法的原因:明大义、知忧患、盼发展。1月17日在《谎言不能欺世,只能自证说谎者的卑鄙和无耻》一文中,指出那些美西方政客和媒体试图将黎智英装扮成“正直的媒体人”“虔诚的基督徒”“争取自由民主人权的斗士”,可谓荒诞至极;1月18日,在《干预徒显其丑,注定无功且自辱》中,指出美西方势力狂妄干预只能尽显其丑陋嘴脸,注定无功且自辱!1月31日,在《为什么香港社会各界都支持尽快完成23条立法》一文中,指出有香港社会各界的强大共识,23条立法一定会如大家所愿尽快完成,让香港能够更好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让香港更有底气应对可能来袭的风险挑战,让香港可以从此“轻装上阵”实现更大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2月3日,在《为什么反中乱港分子如此害怕和阻挠23条立法》一文中,从三方面剥下反23条立法者的伪装;2月5日,在《为什么说完成23条立法将保障香港更好发展》中,阐明了23条立法的三大意义,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认识和理解完成23条立法对香港更好发展的保障。2月8日在《美政客与通缉犯相为伍的拙劣表演终将沦为笑柄》的文章中,指出美国国务院某助理国务卿竟公然会见4名被香港警方通缉的外逃反中乱港分子,并对此高调进行宣扬。这一恶劣行径暴露出美政客在人权法治问题上一贯的虚伪双标,终将沦为笑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港澳平”从1月17日起连发6篇评论,围绕黎智英案和23条立法,指出香港社会坚定支持23条立法的原因:明大义、知忧患、盼发展

“港澳平”代表权威声音,连发6篇重磅文章,体现了对23条立法的高度关注、对香港民意的高度关心、对香港未来发展的高度关切。从“港澳平”6篇重磅文章中,香港社会各界可以读懂23条立法的重大意义,可以察悉反中乱港势力的恶毒居心,更可以把握历史大势,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共同努力推动23条立法工作顺利、如期、成功完成。

3、23条立法并不是要把香港管死而是要把香港管活

2月28日,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及公法与人权论坛于2月3日举办“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线上论坛,邀请内地香港两地的法律专家包括朱国斌、田飞龙、罗沛然、刘林波等人,就目前业界最为关注的“煽动意图”的适用范围、“国家秘密”的定罪条件、“执法权力”的监察制衡等议题分享见解。

线上论坛指出,23条立法并不是要把香港管死而是要把香港管活,所以中央不会要求香港完全跟足内地一套,反而希望香港利用“两制”的活力作为杠杆;法律界讨论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与普通法国家更好衔接和同步化等问题上,尽量提高其与普通法国家的制度相似性,争取得到普通法国家的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28日,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及公法与人权论坛于2月3日举办“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线上论坛

相较于2003年的立法建议,线上论坛指出,2003年的立法挫折,暴露出香港对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认同缺失和法律盲视,导致社会认定23条立法是民主自由之敌,造成“一国两制”制度文化的价值撕裂,引发国家自上而下进行国安立法和治理改造;所以,是次特区的立法工作不再局限于《基本法》第23条的狭窄定义,必须落实全国人大“5·28决定”、采用“总体国家安全观”,并且需要在法律体系与规制技术上与《香港国安法》进行衔接、相容和补充。

4、“香江智汇”研究报告遍蒐借鉴各国法例展现可行立法路径

早在2020年,由香港专业、学术、传媒界及其他界别资深人士组成的民间智库“香江智汇”用了近一年时间不断研究及更新,发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研究报告》。报告共分为17个部分,152个段落,全方面研究了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强调立法与港人福祉息息相关。

研究报告在整合及更新现行有关法例的基础上,对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四种罪行进行了重新厘定,同时建议对窃取国家机密行为罪行进行修订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香江智汇”在报告中指出,香港回归至今尚未履行宪制责任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工作,尚未履行宪制责任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工作,使“港独”“黑暴”和“揽炒”势力有恃无恐,法律缺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有目共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20年,由香港专业、学术、传媒界及其他界别资深人士组成的民间智库“香江智汇”用了近一年时间不断研究及更新,发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研究报告》

“黑暴”期间,大批暴徒打砸抢烧,市民饭碗被打烂,被无辜围殴戕害,无休无止的“暴力揽炒”“政治揽炒”“经济揽炒”,不仅成为国家安全的致命隐患,而且使港人失去免于恐惧的自由、工作、学习乃至生存权利。充分暴露香港对维护国家安全不设防的危险性,在关键时刻会成为致命的隐患。国家安全立法缺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已经有目共睹,23条愈迟立法,对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威胁愈大。

该研究报告指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宪法和刑法中,都有维护国家统一的条款,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反分裂、反叛国方面的针对性立法。《基本法》23条立法非香港独有,而是国际惯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该研究报告比较研究各国各地国家安全法并进行概述,以作为《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借鉴。2003年的“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已不合时宜,如不修正草案并从严立法,将会拖垮社会发展,最终受害者是全香港的市民。

该研究报告指出,《香港人权法案条例》《约翰内斯堡原则》和《锡拉库扎原则》,其中有关标准超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要求,并非23条立法的原则和标准。23条立法不得违反的标准,必须是中国《宪法》和《基本法》体现的维护国家主权原则。“一国两制”的初心,首先是实现国家统一的“一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5、国之安危在于法治

国安才能国治,治国必先治安,国家安全既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最佳保障。只有国家安全这个大前提,香港社会稳定才能有保证,才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否则均是空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家安全既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最佳保障

23条立法的建议,是综合考虑香港现时的法律、实际情况和大量外国相关法律。事实上,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相关的法律,美国最少有21部,英国最少有14部,澳洲最少有4部,加拿大最少有9部,新西兰最少有2部,亚洲国家如新加坡亦最少有6部;而众多国家的国家安全法律都具有域外效力的条文。如美国《卢根法》、新加坡《恐怖主义(制作炸弹袭击)法》、德国《刑法典》等。其中英国《2023年国家安全法》第39条订明,英国国务大臣在符合特定条件、法庭批准下,可对个人施加一系列措施,包括在指定居所居住;限定相关个人和其他人的联系和通讯;须遵从警员就其出行所作出的指示;从立法原意、量刑标准及涉及范围角度来看,其他国家对国家安全的规定比香港国安法更加严格宽泛,而香港地区对于国家安全的立法并非独有或者专门针对某国而设立。

23条立法针对的是极少数危害国家安全的人,保护的是市民利益和香港整体利益。此前通过的香港国安法已经证明,在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下香港长远整体利益得到保障,守法者完全不必担心会受到任何影响,对市民而言更是有益无害。此次23条立法较之前更加完善、更加成熟、涵盖内容更广,在基本法框架下与香港国安法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保障守法者的最大权益。

6、“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为之两翼

彼此需要得到平衡,方能如虎添翼、振翅高飞。23条立法时,充分考虑到两者的微妙平衡关系。毕竟,香港为国家安全本地立法,主要针对的是意图伤害国家安全或损害国家及香港整体利益的不法之徒。根据香港实际情况而制订相关国家安全法律条文,正是“本地立法”的精神所在。

时间不等人。去年香港经济按年增长3.2%,看似不错,但同期深圳和上海分别增长6%和5%,香港如果不努力建立新优势,早晚会坐吃山空。特首李家超说得好,完成23条立法,是将困扰香港多年的问题画上句号,之后香港便可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集中精力去拼经济及发展,解决民生问题。

中联办郑雁雄主任发表的新春致辞指出,古往今来,中国人总是把金瓯无缺、山河无恙作为共同追求。

中联办郑雁雄主任发表的新春致辞指出,古往今来,中国人总是把金瓯无缺、山河无恙作为共同追求。香港能够平稳过渡重回祖国怀抱,离不开这种追求;随着香港国安法实施和“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实,香港焕发出“国安家好”新景象,彰显了这种追求;下一步办好涉国家安全重大案件,完成基本法23条本地立法,更体现这种追求。香港回归祖国至今已近27年,但23条立法一直未能完成。虽然香港已有香港国安法,但国安法并未全面涵盖主要危害国安罪行,只有完成23条立法,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香港才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可称为香港由治及兴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成23条立法正体现这种追求,发展与安全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安居才可乐业,平安也是发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联办主任郑雁雄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2024年新春招待会上致辞

维护好国家安全、主权和发展利益,才能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才能切实维护好香港长期繁荣及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益。特区政府为23条立法做了充足的准备,提出的立法建议全面、完整,并借鉴了大量的外国、外地经验,值得支持。香港社会各界应积极响应,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就咨询文件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特区政府早日完成立法。

不应低估23条立法工作的难度,因为种种势力必然死心不息,在立法期间借题发挥唱衰抹黑香港。特区政府推进23条立法的进程中,须防外部势力破坏,香港社会各界必应共同抵制抹黑,坚定支持特区政府高质量完成立法。

特首李家超留意到敌对力量的文宣工作,利用互联网进行大量抹黑、歪曲事实特区政府的工作,特区政府将针对社交媒体成立反驳队,并加强“应变反驳队”的工作。他并点名叶刘淑仪、李慧琼、黎栋国3名立法会议员成为“核心成员”,进行解说及反驳工作,指社会有共识冀尽快完成23条立法,画上完满句号,之后拼经济拼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