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 | 诊 | 治

2024年2月17日下午,陈跃主任在杭州文仲中医医院门诊部接诊了一位F先生(71岁)。他诉说左脚大拇趾有疼痛,行走“异样”;局部有红肿,自贴“伤湿膏”,似乎有点效果,表现为疼痛减轻。

他思来想去,最近并未走“长路”,无外伤史,饮食也如同平常,并未因春节期间而“大吃大喝”;他这里指的“喝”,是指最近并未饮用啤酒;这里的“吃”是指“海鲜”;但F先生透露了一句,他吃的是些牛肉、猪肉,他纳闷这是什么病?

Q1:痛风诱因“种种”

陈跃主任询问F先生,最近经历过“寒潮”(冷冻期)吗?他回忆道:“哦,前两天当地是有一个“降温期”,室内也较冷;他由于前一阵子“天热”,脱去了一条毛裤......

F先生又补充了一条线索,即他担忧夜间起床如厕,故在入睡前夕“禁饮”(水)。这就对了,脚痛的原因就在于此--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患者红肿的左脚大拇趾关节,就是“痛风性关节炎”的最好发部位。

这一幕,也使陈跃主任想起另一桩病例。有一位L先生,从外地(镇江)赶来杭州,参加一场同学会。老同学们多年不见,相见分外高兴,举杯同庆,喝好吃好,好不热闹。翌晨,这位L先生穿鞋时,觉得皮鞋有些“夹脚”。他百思不解,问起做医生的女婿,这双鞋原来是“合脚”的,怎么今天就变小了呢?

Q2:吃得“荤”,尿酸来源足

L先生的女婿是一名内科医生,联想到老人家昨天“举杯同庆”的场面,瞬间就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他告诉岳父,不是皮鞋变小了,而是您的大拇趾关节发炎了,导致“触碰敏感”(夹脚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L先生“一顿吃伤,十顿吃汤”——素菜为主的饮食,上述的拇趾关节疼痛逐渐消失。

归纳本文开头F先生的临床发病特点,有3处值得注意:

①增龄因素——进入老年期,肾功能(包括尿酸排泄能力)以每年-5%速率递减;

②限(饮)水因素——导致体内(细胞内)相对缺水,血中尿酸盐浓度相对升高;

③受寒因素——温度与尿酸盐的溶解度成正比,当气温降低(受寒),尿酸盐结晶容易“析出”,沉积于“拇趾关节”内,引发局部的炎症反应。

Q3:一头一尾,动态平衡

血液中的尿酸属于有机酸(弱酸),平时处于一个动态平衡之中。所谓“动态”,讲究的是“一头一尾”,“一头”是指尿酸的来源(产生过程),如啤酒+海鲜(动物内脏),包括一切“荤菜”(北方讲硬菜)都可成为尿酸生成的“源头活水”;“一尾”是指尿酸的出路(肾脏排泄),如增龄性肾功能减退,服用“利尿剂”(竞争性排泄)或饮水过少(肾滤过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溶解于血液中的尿酸(盐),受上述诸多因素影响,其“液态”→“固态”(结晶体)。当溶质的浓缩超出“极限”,原本“溶于血”的尿酸盐就会“析出”结晶体,沉积于多个关节腔内。机体的吞噬细胞也会被“趋化”到此处,想“清理”尿酸盐结晶体,于是,该处的关节“红肿热痛”就不可避免了。

Q4:复习“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指由于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过高(过饱和),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继而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后引起的炎症反应,是痛风的主要表现之一。

急性发病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常在清晨或午夜发生,疼痛可呈刀割样、虫咬样或撕裂样,多难以忍受;但该病引起的疼痛多具有自限性,可在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痛风就是由长期的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血中尿酸浓度如果达到饱和溶解度的话,这些物质最终会形成结晶体,积存于软组织中。最终导致局部受累关节出现炎症反应。痛风有家族倾向。

预防措施

其实也很简单--“逆”着本文开头归纳的3点:

①增龄趋势无法改变,但可改变生活方式,多饮白开水;

②饮食以“素菜为主”,“荤菜”点缀一下(不超三分之一);

③冬季防寒,适度运动。掌握上述生活“小诀窍”,就能远离“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