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关注「军锋户外俱乐部」了解更多路线

关于川藏线的话题

永远是最津津乐道的谈资

皑皑的雪山、圣洁的湖泊

虔诚的朝圣者、坚强的骑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18国道

曾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它的沿途风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

让人能体验到

“隔山不同天,一天有四季”的奇妙感觉

其间的壮美

不身临其境是难以体会的

不过,随着近年来大力发展交通

很多地方都开通了隧道

曾经的天险也成为了记忆中难忘的片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

川藏线上必须翻越的14个垭口

他们各有各的故事

也有着不同的命运

甚至有些即将面临被遗弃

现在我们一起盘点这些著名的垭口

把最经典的川藏线定格在记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垭口

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垭口?垭口是高原上最常讲的一个词,常为高山大岭的交通孔道。垭口在地理意义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当地人不是为了登山而登山,他们只是要翻过垭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进山和出山。换句话说,垭口就是翻山越岭的捷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藏线上的14个垭口

横断山脉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它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通常为四川、云南两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区东部南北向山脉的总称。因“横断”东西向交通,而得名“横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地图我们就会发现这片几乎被白雪覆盖的连绵横断山区,我们所说的川藏线正好处在横断山脉的范围之内。所以就有了走不完的盘山路和数不胜数的垭口需要翻越了。这也解释了为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自驾游、骑行者、徒步者经历了长途跋涉后,都需要在垭口休整,检修装备,补充物资。而对于搭车旅行的背包客们来说,垭口还是中途换乘的绝佳中转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垭口一般地势开阔,拥有全景观赏的效果,很多摄影大片都出自于此。特别是藏区那些神山,通常情况下都只有在垭口才能清晰观赏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当来到垭口,人们都会兴奋欢呼着争先恐后地在垭口标示前拍照留念,见证自己到达的人生新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川藏线上的著名垭口

1

二郎山垭口

2980米

川藏线从成都平原出发后所经过的第一个垭口,过了二郎山垭口,无论地貌、气候、人文,似乎都变成了另一种境界,它也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天然分水岭。2001年修通的二郎山隧道,替代了原来翻越垭口的盘山公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郎山隧道开通后,人们不用再担心翻山越岭有的危险,川藏线二郎山路段缩短里程25公里,减少行车时间3个小时,5分钟就能穿越川藏线上的第一高山。也许现在的我们无法深刻的理解这条隧道所带来的便利,但曾经走过老川藏路的人们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段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行川藏线,每当经过二郎山隧道的时候,都会瞥见指向川藏老路的路标。因为隧道开通后已经弃用了十多年了,它正在回归自然。原先翻越二郎山垭口的25公里旧国道逐渐变得车稀马少,汽车已无法通行,偶有骑友去探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折多山垭口

4298米

折多山垭口在川藏公路通车之前,既是通向藏区的重要通道,更是一个难以到达的关隘。从山下的康定城一路走来,山路艰险陡峭。山上的气候也是说变就变,寒风冻雨、雾障冰雹时常让行人举步维艰。这也是川藏公路从四川盆地和大渡河谷进入川西高原海拔超过4000米的第一个垭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吓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折多,顾名思义就是弯道多。折多山的盘山公路确实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多”字一样,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高尔寺山垭口

4412米

高尔寺山素有“康巴第二关”之称,它因高尔寺得名,位于新都桥与雅江之间,上山的路不好走。海拔高,弯道多、危险路段多,很多地方会车的时候经常刚刚容下两车通过,大半个车轮都在悬崖边,险象环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垭口标高海拔4412米(隧道通车后,已不再经过),是318国道上绝佳的摄影点和观景台。站在垭口向东南方向眺望,洁白的贡嘎主峰在数十座绵亘雪山的簇拥下,屹立在天宇尽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海拔5200米的黑石城山顶,则是同时眺望贡嘎雪山与雅拉雪山空中距离最短的位置。知道这个地方的人不多,但是喜欢摄影的人一定不容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剪子弯山垭口

3990米

著名的剪子湾山藏语名字意为羊子山口。意思是这个山口也因羊累了在此休息而得名。垭口挂满随风飘动的经幡,五色纸印着马和经文的“隆达”。剪子弯山山脊在海拔4000米以上,主峰夺阿拉措,景色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剪子弯山垭口声名远扬的真正原因,是盘山公路坡陡弯急、暗冰密布,行车安全隐患不断。尤其是那个被称为“鬼招手”的102K路段道路崎岖,拥有多个连续急转弯道,过往车辆驾驶员无不手心冒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对于剪子弯山来说,2014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随着剪子弯隧道的贯通,无论是难行的山路,还是恐怖的“鬼招手”,都将成为这段路的过去,替代它的是一条幽深而通畅的隧道。通车后汽车只需要几分钟就会穿过剪子弯山,再也不用翻山而行。但是相信喜欢户外的驴子们还是愿意感受那份自虐,你走你的阳关道,我独爱我的独木桥,不付出艰辛翻越垭口怎能看到人世间最壮美的景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卡子拉山垭口

4718米

卡子拉山垭口距离剪子弯山垭口很近,只有48公里。从自然地理的角度上讲,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的垭口串连着丘状高原与高山峡谷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两个垭口同样具备分界线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子拉山说起来是山,但却感觉不出它是山,好象是到了美丽的牧场,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看山,层峦叠嶂,一层比一层更远,一层比一层颜色更浅,直至天边,真像行走在‘天路’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

海子山垭口

4685米

沿着川藏南线出理塘县城西行约70公里处,一处宽浅平缓的垭口呈现在面前,这就是海子山垭口,因垭口附近有几个高山湖泊而得名。由达里湖和多伦湖组成的姐妹湖,像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贡格尔草原之上。每当夏末秋初,金黄色的油菜花盛开,映衬着湛蓝的湖水,在这里骑行就好像进入了天国的后花园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海子山西北侧的一条十分漂亮的“U”形谷地中,可以看见几个串珠似的古冰川侵蚀冰碛堵塞湖,最下方湖泊的出口就是玛曲河的源头。这个绝世美景在之后的岁月中,尚不会受到公路变迁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

芒康山垭口

4108米

芒康山的垭口,是川藏南线进入西藏地域的第一个垭口,同时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横断山中最典型的部分。这是中国山脉中的异数,在大多呈东西走向的山脉中,横断山是中国最长、最典型的南北向山系。也许在芒康山的垭口,我们不仅可以从东西,更可以从南北来勾勒它的坐标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芒康山垭口,是一个起点,更是一个十字路口。直到如今澜沧江边的天主教堂仍然可以酿造出上好的法国风味葡萄酒,盐井千年古盐田晒出的“藏巴盐”,仍然会沿着旧时茶盐古道,顺着澜沧江而上,销往邻近的察隅、德钦、巴塘等地。每年的理塘赛马节同样吸引着大批藏民翻过垭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

拉乌山垭口

4338米

过了竹卡村,就开始翻越拉乌山,上山的路全是土路,深坑串串,搓板连连,在天晴的时候,这样的路面还可以勉强接受,但是在雨天,完全变成了烂泥路,水坑一个接着一个。无论是自驾还是骑行只能龟速前行,简直是一场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乌山垭口处没有明显的标志牌,在不起眼的高山草甸处竖着两块石碑,上面题记着海拔高度。如果不留神很容易错过。然而西藏东南大门芒康就在所谓“两山夹一江,两江夹一山”的三江并流地区,其中澜沧江就是被“夹”在这拉乌山与觉巴山两座山峰之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

觉巴山垭口

3940米

觉巴山并不高,垭口的标高也只是3940米,但由于澜沧江千百年来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凉与坚硬,给人以山高谷深的感觉。这里是横断山区的著名险段之一,30公里盘山路,近2000米的相对高差使觉巴山成了川藏线上最难爬、最费时的一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过318 的人都对这段山路谈虎色变,加之在上山的入口处立了许多警示牌提醒注意一路飞石、塌方、泥石流,更让人充满了畏惧心理。翻越觉巴山垭口的路,不少地段的路面都是紧靠坚硬的花岗石山体硬生生的开凿出来的,路面窄而陡,急弯别多,像是在不停的写着Z字,头顶上松动的岩石感觉风吹动都要吊下来,最后站在垭口还能看见澜沧江,如影随形而又保持着必要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

东达山垭口

5008米

东达山位于西藏左贡县境内,为川藏线上第二高垭口。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极为美丽。东达山垭口的标示和实际高度有点出入,实际测量有5100多米,已经接近了珠峰大本营(5200米)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紧邻同样高峻的觉巴山,而且距离也已经有了好几十公里,但在东达山垭口,仍然能眺望到远在觉巴山麓的澜沧江。当山下的澜沧江河谷还是高达30度的炎炎夏日时,东达山垭口的气温竟然降到了零度以下。经历了觉巴山和东达山,算是经历的川藏第一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

业拉山垭口

4658米

业拉山又名怒江山,是横断山脉的最大天险。垭口标高海拔4658米,这里是著名的业拉山99道拐的观景点。不过由于现在路况优良,再也无法看到当年蜿蜒公路上,蚂蚁般的车辆徐徐前进的漫天尘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邦达翻过业拉山垭口之后,就是著名的怒江72道拐了,据说就是这短短几十公里的路程,落差却高达2000米。单是那种达到180度的大拐弯就有50多个,至于其他幅度稍小的拐弯,则多得无法统计。堪称中国最危险的盘山路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

安久拉山垭口

4468米

4468米的安久拉山口有些让人意外。与众多名山大川的垭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口平缓得出奇。就是这座看上去不起眼的属于伯舒拉岭山脉的安久拉山垭口,是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翻越了垭口,也就由怒江流域进入了生长传奇与神话的雅鲁藏布江流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相对于地势来说,气候条件就显得非常不友好了,雨雪、狂风、寒冷,让人痛不欲生的感觉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过安久拉山垭口就能来到一片世外桃源——然乌湖,它是西藏东部最大的湖泊,而且和传统的湖泊不同,整个然乌湖是狭长形同莲藕一般,分为上中下三段,每段之间有大片农田、村庄分布。随着季节的变化,河水也呈现出或碧蓝或青绿等数种颜色。河道中许多岩石和小岛点缀其间,湖面上春季树影婆娑秋冬薄雾弥漫,四季美景都会使人如进梦幻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3

色季拉山垭口

4728米

和众多的高山垭口一样,首先远远就能看见的是多彩的经幡,而色季拉山垭口的经幡是最多的。垭口上的风也是最烈的,经幡被吹得呼呼作响,像是在呼唤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色季拉山位于西藏林芝县以东,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尼洋河和帕隆藏布的分水岭。站在色季拉山垭口还能看到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但因常年云雾缭绕能见其真容那就得靠运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4

米拉山垭口

5013米

米拉山垭口是从拉萨去林芝的必经之处。浓重的云朵在脚下漂浮,让人有一种站在云端的感觉。山口的界碑旁,围满了等待照相的人,过去人迹罕至的米拉山口,如今也游人如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民心目中的神山,山口上飘撒着许多祭山的经幡和印有经文的龙达,还矗立着一座标有“雪域之舟”的西藏耗牛石雕像米拉山垭口是川藏线进藏路上最后的垭口,同时也是最高的一个。这也预示着,当翻过这个垭口之后,拉萨离我们已经不再遥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每一个垭口都会有飘扬的经幡,这是当地藏民对于神山的敬畏和祈福。每当经幡随风招展,每当向天空抛洒龙达,都意味着向神明念诵着经文,为世人祈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阿里大北线相比,川藏线的艰难不是她的海拔,而是她翻山越岭的道路的艰难。川藏公路上有两个垭口的海拔超过5000米,其余大都是3000-4000米之间,高反几乎不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川藏线起起伏伏的旅途上,垭口就好像是一个阶段性胜利,奖品就是在终于可以在垭口上稍作休息,静下心感受大山的雄伟与风景的魅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有勇气挑战这些艰险之路吗?

来源 | 网络

图片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热门路线推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