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真!

3月,区仔被咨询最多的,不是小阳春好不好,而是小升初哪样才好!

没错,每年这个时候,广州家长们,开始强势霸占各大APP版面!

刷个小红薯,弹出来一堆宝妈宝爸攻略;刷个抖音,“XSC再不重视,您的孩子就废了”;

各种资讯和信息,总结的信息,可谓是五花八门。

毕竟,每个小升初的家长们,应该做梦都享受到这样一条短信:

滴!您的小孩,被豪门/一线录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小红书

1

努力的小升初家长们,大致可分为3类:

1、节点备战性:

这种类型,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一个词:安排!

有直接规划六下节点的:从2月开始铺排到7月,不放过任何一丝升学可能!

如这位家长,直接铺排了时间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家长还声称,这还只是最后的节点,一般从6年级开始,小孩就要备战了!

上年9月就要有初步择校目标,10月参加开放日活动;

12月备战期末冲刺295+,1-2月备战MK优化JL,只有稳步推进,才能保证孩子有机会入读。

讲真,这一顿操作下来,家长们真的不容易。

2、鼓励带动型:

这个类型的家长们,就一个特征:主打一个鸡血!

在群里时刻分享活动信息,积极带动家长们,给娃带来美好前程!

比如,这位家长搜集的行程,从3月9-17号,铺排的密密麻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长了,帮大家总结下,就是MK放票:

PYHF这次活动会放ZDB资格;QFYX则会到知名火箭班门票;

JDFZ也有条件宽松的ZDB名额;HPHC则表明秋实、春华营有优待。

一路看下来,这些学校在广州都算相当不错了,基本都是一线以上的水准。

并且,这种信息一旦放出,往往会有不少家长参与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家长建议孩子可以早点功课KET/PET课程,冲击如广外等学校,有益处;

也有家长反馈执信MK老师不太看重英语,如果去这个学校可以着重其他科目。

不得不说,这样的形式效果也不错,各种信息交流起来,也能提供不少关键点。

3、意见领袖型

没错,各行各业的终点都是带货,小升初这一行,也不例外!

网上的声音和意见太多,那就自己当意见领袖,做大KOL!

区仔认识的一位宝妈,都开始自建群聊分享经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说,日常聊天都是信息点,还真的有不少用处。

对于今年的小升初,这位朋友此前也发表过观点,给各个阶段的家长都有明确建议。

内容比较长,我给大家总结概括下:

1、校内期末测保持295+,有大红花,英语PET/FCE都存,可以冲击一线到豪门;

2、校内期末测保持295+,有数学水杯,建议冲击区内一线,英语KPF都要抓起来;

3、仅有期末测295,校外无拓展,则要紧紧抓住所有MK机会,争取冲一线和准一;

4、校内保持290,校外也有各种杯和花,可以冲冲一线重点班;

5、校内280-285,争取二线、准二线ZDB,尤其是要招生后的FBC,要好好准备。

其中的关键名词,区仔也帮大家解释下:

“大红花”指的是数学类活动——华数之星、红棉研学、大广研学,简称大红花,对于冲击好学校相当有帮助,越多越好;

水杯一般指的YMO数学竞赛,一年两次,难度系数相比会低一些,但依然有相当分量,足以为JL添彩;

至于KPF,指的是英语类活动KET/PET/FCE,是剑桥通用非英语国家评估考试,已成为豪门、一线的敲门砖,几乎必备。

一通看下来,的确是给不少迷茫阶段的家长,有了参考的依据。

综上,每年这场小升初大戏,依旧看点十足。

2

事实上,3月这个节点,还是比较关键的。

如以上努力的家长,大都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划铺排,MK拓展都是为了拿名校入场券。

而对于不希望给到孩子太多压力的家长,则希望靠户口+房产的地段划分,为孩子谋得一条出路。

如此,置业的节点和时限,区仔也帮大家标记了一下,供以参考↓

这还不是全部,因为各区的小升初政策,都不一样,分区考虑也相当重要。

如老牌教育强区——越秀,小升初就包含有一贯制直升、集团内直升、电脑划片派位、就近入学、统筹入学、积分入学等多种方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天河就相对简单不少,仅有对口直升、统筹入学、积分入学三种方式,比较好理清自家孩子情况。

当然,11个区入学政策,讲起来又是一大篇内容了。

这里区仔就不过多赘述,对入学政策不明,或需求学校成绩分析,可以加唯姐咨询~

此外,区仔上周搜集的情书表格,近期有部分变动,也帮大家更新了一版:

至于,变动和注意事项,区仔再强调一遍:

1、表格中都是还在收JL的业主,清湾和真光已经不收了;

2、建议将JL用不透明的文件袋装起来,不需要过多的包装与装饰;

3、到达门卫处,放下转身回家,不逗留、不讨论,避免聚集讨论引发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

还是说一句,小升初,区仔依然鼓励家长们量力而行!

过度鸡娃无异于拔苗组长,根据自家小孩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