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是著名作家曲波上世纪五十年代创造的一部描写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在这部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中,曲波塑造了许多鲜活饱满、栩栩如生的形象。

在反派角色中,有个叫“蝴蝶迷”的女土匪令人印象深刻,她有一颗蛇蝎心肠,凶残毒辣,飞扬跋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蝴蝶迷”这个绰号让人联想翩翩,在读者心目中,她一定是个花容月貌、英姿飒爽的奇女子,不然怎么可能连蝴蝶都为之着迷。

但“蝴蝶迷”的出场却让读者大失所望:“‘叫他妈的下地狱爬刀山,嘿!穷棒子,看看谁斗过谁?’从许大马棒背后钻出一个女妖精,她的脸像一穗带毛的干包米,又长又瘦又黄,镶着满口的大金牙,屁股扭了两扭,这是谁都知道的蝴蝶迷。”

寥寥几笔显然还不解恨,作者在讲述其身世时没忘了补描,以便坐实她的长相:“要论起她的长相,真是令人发呕,脸长的有些过分,宽大与长度可大不相称,活像一穗苞米大头朝下安在脖子上。……还有那满脸雀斑,配在她那干黄的脸皮上,真是黄黑分明。为了这个她就大量抹粉,有时竟抹得眼皮一眨巴,就向下掉渣渣。”

“苞米”是玉米的别称,一个女子的脸长成了大头朝下的玉米,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想象力。

作者先入为主地说“令人发呕”,自然与这段描写很是匹配,但这样一个丑陋得令人发呕的女子,又如何能与“蝴蝶迷”这个让人暇想翩翩的绰号匹配起来,这似乎说不过去。

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一个人吗,答案是:“确实有。”

《林海雪原》中绝大部分主角都是确有其人其事。“203”首长少剑波其实就有曲波自己的影子,那位可爱的小分队卫生员“小白鸽”白茹,其原型据说就是曲波的妻子刘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蝴蝶迷在现实中也是有原型的,原型就是就是东北解放前夕,活动在哈尔滨牡丹江之间的女土匪王桂珍,外号叫“一枝花”。

1999年,姚丹(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为撰写博士论文,曾对曲波做过两次采访。当她问起“蝴蝶迷”的原型情况时,曲波的第一句话便是:“蝴蝶迷,其实长得很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 “一枝花"原来是个妓女,长得如花似玉,面容娇好,但性格暴躁,心狠手辣。她会骑马,会使双枪,能在马上左右开工,自从跟着土匪草上飞打家劫舍以后,为非作歹,坏事做尽,当地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然而,一旦被写进小说,这位漂亮的女人就被大大地丑化了。

文艺作品反映时代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人物形象过于脸谱化,慨念化。不论电影、年画、戏剧和小说中,正面人物个个相貌堂堂,浓眉大眼,出场时神采奕奕,英气逼人;反面人物则人人歪瓜裂枣,贼眉鼠眼,亮相时猥猥琐琐,畏畏缩缩,这是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蝴蝶迷”加以丑化,就是那个时代艺术创作的需要,“蝴蝶迷”的这副长相,再配上她淫荡且充满欲望的身体,更能激发读者对土匪恶霸的“阶级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