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016年,黑龙江一位79岁老人,因一张1955年上学时的证件照在网上走红。
照片中的他帅气逼人,一时间引来无数网友的热议。
有人说他像吴彦祖,有人说他像黎明,还有人说他像费翔。
“这颜值秒杀一切电影明星!”
然而,大家一看他的事迹,瞬间目瞪口呆:
“神一样的存在!明明可以靠脸吃饭,非要靠实力!”
那么,这位老人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就是科学界颜值天花板、中国油田分层开采和化学驱油技术的奠基人、爱国科学家王德民院士。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证明了:
真正的男神不仅靠颜值,更要靠实力和品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德民院士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
王德民父母
01
1937年,王德民出生在河北唐山。
他的父亲王世贵是位医生,在美国留学期间邂逅了美丽的瑞士姑娘多萝西。
两人结婚后,多萝西跟着丈夫回到中国,改名“文安清”。
之后,王世贵在北京同仁医院担任副院长,文安清在中央对外贸易大学执教。
王德民童年照
在这个中西合璧的家庭,王德民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立和倔强个性。
母亲在给他写的成长记录里说:
“9个月时,他不同意某件事或不要某件东西时,就会把头转过去,或者用手推开。
1岁多时,他已经非常独立,只要有了自己的决定,大人们用糖引诱他,他也绝对不会改变主意。”
少年王德民
尽管王德民家庭优渥、颜值爆表,但他却是个妥妥的美强惨。
小时候,由于混血儿的长相,他屡遭同伴排挤和讥讽。
小伙伴们背地里骂他:
“二毛子!”
王德民
长大后,王德民高考成绩接近于满分——数学100分、物理98分、化学96分,却被清华北大拒之门外。
在那个年代,父亲的留美经历、父母的跨国婚姻,深深影响了他的学途。
最终,只有排在第五志愿的北京石油学院肯录取他。
清华北大梦碎,王德民无奈接受命运的安排。
面对曲折的求学经历,他感慨万千:
“是石油选择了我,不是我选择了石油事业。”
02
是金子,走到哪儿都会发光!
王德民进入北京石油学院钻采系采油专业,很快成了学校的风云人物。
他一入学,就当了班长;
紧接着,成了校运动队的主力队员;
他的功课门门优秀,以全5分的成绩荣膺全校3名模范学生之一。
长得帅、品学兼优的王德民,自然成了很多女生倾慕的对象。
可他头脑清醒,对未来伴侣提出2个条件:
一、不能打扰我看书
二、没时间约会
这两个条件,让许多倾心于他的女孩望而却步。
“这跟一块木头有什么区别,一点情调都没有!”
在最好的年华里,王德民没有谈恋爱,而是将精力专注于学业。
学习的过程中,他意识到搞好石油,一定可以报效祖国——
石油是工业血液,大到保家卫国的坦克、战机,小到聚酯纤维编织而成的日常衣物,都少不了它。
1960年,王德民毕业前夕,国家传来重大喜讯:
东北大庆发现了特级大油田!
此时,学校强烈希望他留校任教。
但是,王德民头也不回地坐上火车,去了大庆油田:
“搞石油不去油田,何谈报效祖国!”
晚年,他接受采访时说:
“从小我就一直觉得,我们国家必须富强。不富强是不行的。我当时去大庆,已经完全知道会非常艰苦,为了保证我们国家多出油,那就叫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就在这干,我变成杨白劳、我老了,我也要把油田拿下来!”
王德民
03
王德民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大庆油田,工友们瞅着他乐了:
“这小伙子看着像个贵公子,可不是干我们这行的料,肯定吃不了苦!”
王德民只是淡然一笑,没有辩解。
他深知,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证明自己。
右一为王德民
接下来,王德民每天在艰苦的环境中与工友们一同劳作。
无论是到最底层最累的基层试井,还是和工人抬着100多公斤重绞车上井,他从不言苦。
渐渐地,工友们对他刮目相看:
“这小伙子真是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