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子文

在台湾票房不理想的电影,为何能在大陆翻红?在大陆现在相当红火的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去年10月就在台湾上映过了,不过当时的票房并不理想,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不过现在在大陆上映一个多礼拜,票房相当迅猛已经超过了十几亿,为什么会表现得这么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主演的演员来说是一种鼓励,有一些台湾的时事评论者也对这个现象发表了一些意见,但是很多评论并没有提到要点。有人说他的这个片名《周处除三害》,这是一个中国的典故,是从《世说新语》里面出来的没有错。《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两岸的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应该都读过这个故事。人人也都说得出《周处除三害》是除了哪三害,所以这个片名很容易大家就有所联想,这当然是没问题。

台湾的评论者还说,因为这个电影有很多中国的元素所以让大陆人觉得亲切。这个主角叫做陈桂林也就是阮经天所演的那个角色。这桂林是中国的地名所以让大陆人觉得很亲切,台湾本来就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就是中国文化,台湾的文化就是有许多中国的传统,台湾就是中国文化,所以这部电影当然不必刻意去呈现一些中国元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原型是来自台湾过去真正发生过的重大社会治安事件。这部电影表现方式是一个黑道黑帮分子的逃亡、杀戮最后又伏法的过程。确实跟一般在大陆过去公映过的台湾电影的片型不太一样,让内地的观众可能有一些新鲜感。不过,就如《周处除三害》这个典故的原意一样,周处最后也要处理自己。《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原型是来自台湾过去真正发生过的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男主角的原型是1980年代的一名十大枪击要犯,他就是黑道帮派分子而且就是在帮派里面相当知名、冷酷的杀手级人物。杀了许多黑帮分子,后来也逃亡然后又被捕最后也是在狱中伏法。

民进党总召柯建铭曾提案,希望不要枪决这名要犯。这个十大枪击要犯故事的原型人物他是一名姓刘的人犯,当年在1990年代在他被法院判刑定业处以死刑之后还有许多人要为他来争取,希望免除他的死刑。这也是台湾现在的“废死”这种主张的滥,当年民进党永远的总召柯建铭就提案,希望能够不要枪决这名枪击要犯的民意代表之一。

当时的法务机构负责人是马英九,马英九不为所动。马英九还是不为所动,即使这名枪击要犯也表现出许多十分诚恳反省的态度,但是马英九作为法务机构负责人仍然签署了死刑的执行令。为什么呢?因为他确实杀人手段是凶残的,即使他杀的多数都是黑道黑帮分子,简单地说就像《周处除三害》电影演的,他杀的大部分都是坏人,不过杀人终究是杀人偿命,尤其是他杀了这么多的人命能不伏法吗?马英九的决定当然是正确的,这名十大枪击要犯最后也是坦然地接受枪决。所以,这部电影仍然是在一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必须杀人偿命的一个传统价值观之下呈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处除三害》这部台湾电影在大陆受到许多的欢迎,当然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好事。虽然它是有真实事件和真实人物作为故事原型的参考核心,不过许多情节仍然是虚构的这也就是电影艺术表现的一种形态。而在电影的营销方面,《周处除三害》的制作剧组也利用了大陆小红书的平台,做了许多的推广和营销,有效地引起了话题使得观影人数能够被刺激增长。所以,《周处除三害》这部片在大陆的成功并不是偶然为之,也不是侥幸,在各个方面的搭配这也是现代电影行销所不可或缺的一环。未来,如果有更多的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都能够互相交流,两岸在文化的互相传播和影响上也能够更热切更融洽。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