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则另类的婚姻故事,正在网络悄悄走红。

妻子叫佐藤,18岁时谈恋爱发现自己无法接受性爱:

「我很喜欢当时的男友,可随着时间的拉长,我发现对方想要索取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拥抱。我喜欢他,却害怕见他。」

她被鉴定为「无性恋者」,但她极其渴望拥有自己的孩子,于是三十岁左右,佐藤转而尝试一种新型婚姻:「友情婚」,是「剔除性爱的婚姻」。

双方通过「友情婚介所」认识,经历了咨询、面试、个人介绍、对接面谈、深度交流会、最后终于进入婚姻。

而他们走进婚姻的标准,和爱情无关,而是彼此能否成为纯粹的朋友,是不是三观一致、精神契合。

观察一段时间后,两个人达成共识,同屋不同房,还人工授精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

从每月零花钱的多少,到育儿陪睡的次数,婚姻中的任何琐事,双方都达成约定,公正透明。

令人艳羡的是,佐藤宣称,幸福感一点也没少:「虽然我对伴侣没有任何浪漫的感觉,但我觉得他是一个强大的伙伴,可以一起推动我们家的大船。」

这则真实的婚姻故事,源自日本「友情婚姻」婚介所网站Colors。

在官网,创始人赋予了这种婚姻更完整的定义:

「这是一种双赢的婚姻,不属于恋爱关系的人,由于共同的兴趣和想法,即使没有性爱,也可以通过友情、亲情等各种感情来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传统婚姻备受诟病之下,「友情婚」越来越走进大众视野了。

这个婚介所最早成立于2015年只有50人,今年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了1002人,结婚率为 43.9%。

进入友情婚的人,会这样形容他们的伴侣关系——

「无性,但有爱,最好朋友的爱」

「我们是彼此的精神伙伴,有着兄弟之情」

「重要的是会传达两个人的思想」……

类似的婚姻故事几经流传后,中国网友纷纷表示羡慕支持——

「多少因爱进入婚姻的人,最后都过成了兄弟,友情婚直接找好兄弟做伴侣,省事儿了。」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婚姻也未尝不可,婚姻不一定是选择题,也许婚姻是自由填空题……」

随着「友情婚」更多的细节被披露,你会发现,「无性」不是重点,「友谊之爱」才是我们的向往。

「友情婚」到底给旧的婚姻模式带来了哪些启示?婚姻中的友谊又指代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友情婚」背后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佐藤的婚姻日志里,我发现了「友情婚」夫妻的相处之道。

选择携手进入这段婚姻,是因为他们对彼此一清二楚。

最初见面的时候,佐藤就会观察丈夫的为人处事,比如,他怎么对待同事的?

当别人为他做事时,他会说「谢谢」吗?当孩子对他微笑时,他又会怎么做?他平时都有哪些休闲活动?

「我自己也很小心,在交流期从不向对方炫耀自己。因为如果你特意表现得很好,

当你结婚并开始同居时,对方会想,你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个人。」

真实、自然,是她寻找「友情伴侣」的准则。

在打算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他们还会围绕婚介所提供的「讨论手册」,进行更深度的交流——

平时的睡眠习惯是怎么样的?放假都怎么消磨时间?有什么会被其他人说有点儿奇怪的习惯?

如果想要共同生育孩子,育儿的时间和预算是什么?亲戚会来帮忙带孩子吗?多久一次?

婚后喜欢同居还是分居?是否允许对方与其他人保持亲密关系?各自的年收入是多少?

喜欢一起吃饭还是单独吃饭?

从形而上的精神理念,到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他们坦诚相待。

与大多数婚姻中的恋爱脑不同,他们面对对方极度清醒。

就像上野千鹤子对「恋爱」的解读:「并不是因为看不清对方才跟他恋爱,而是因为看得一清二楚,才跟对方恋爱。」

因为看得一清二楚,佐藤才跟对方步入婚姻。

进入婚姻之后,他们做到了「极度坦诚」。

首先,他们积极谈论彼此的金钱管理。

「刚结婚,我们就讨论了如何管理家庭预算。起初我不知道我们住在一起要花多少钱,所以两个人就把同样的钱存入一个共享账户。

同居几个月之后,我就知道彼此各会花费多少,于是按照收入比例,按比例分配,放在共享账户里。」

「我们会分享每个月的收入和奖金数额。」

有孩子之后,家庭财务管理也相应做了调整,变成每个月固定双方的零花钱,剩下的钱都放在共享账户里,用以储蓄孩子的教育经费。

佐藤还申请担任财务管理员的角色,创建了线上财务表格,每周记一次家庭账簿,丈夫可以随时翻看家里的账本。

无论什么婚姻,谈论金钱是相对困难的。

在佐藤看来,有共同育儿意识之后,夫妻之间一定要积极谈论金钱。而在特殊的友情婚里,「能谈钱,就可以多合作,关系会更好。」

其次,他们会坦诚婚姻中的问题。

结婚这些年,佐藤也有过困扰,主要体现在双方的互动方式上。

因为工作关系,佐藤到家时间比较晚,但丈夫期待的是两个人共享晚餐,对方会做好晚饭,等待妻子回家。这给佐藤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很多时候,她想一个人呆着,一个人吃饭,尤其在假期,她想一个人放松的时候,看到丈夫她反而放松不了了。

「与其说是友谊婚的问题,倒不如说是我的性格有关。如果双方不讨论这个话题,不去分享彼此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的。」

佐藤会有意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很难当面说,她就会用文字用书信的方式告诉对方。

他们还很会进行边界管理,比如前面提到的财务管理,家庭空间也是需要管理的。

在孩子出生之前,他们是各自睡一间房间的。孩子出生后,他们开始轮流陪睡孩子。保证双方都有独立使用房间的权力。

孩子半夜需要母乳,佐藤和孩子睡得多一些。「但当我从夜间母乳喂养平静下来,我也想一个人睡觉,所以每周丈夫也会和孩子一起睡。」

家务的实际分工,随着孩子的降临也在不断变化。佐藤休产假时,她负责做家务。丈夫晚上回家后,负责洗碗碟,给孩子洗澡。

育儿假结束后,家务和育儿,丈夫还会多分担一些。「比如我送孩子上保育园的时候,丈夫负责洗衣、打扫、做早餐。」

你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这段友谊婚的特质——

精神契合,决定了是否进入这段婚姻;坦诚沟通,明确需求,决定了友情婚姻是否长久;

而它对传统婚姻最大的颠覆,在于它重新定义了夫妻关系,双方不是互为牺牲与妥协,而是一种婚姻合伙人的关系。

简而言之,一段友谊浓度高的夫妻关系,是自由,坦诚,与支持。

就像三联专栏作者贝小戎说的:「友情婚是为了自由和安稳之间的一种折中,既保留了更多自由,又能带来一定的生活保障。」

而这些特质,普通婚姻同样可以拥有。因为幸福的婚姻,本就需要友谊。

这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观察结论:

「人们对婚姻中的性、浪漫与激情是否感到满意,对妻子来说,70%取决于夫妻友谊的质量;对男人来说,同样70%取决于夫妻友谊的质量。」

更近一点的研究是在2020年,Lewandowski指出,当人们处于友谊浓度较高的关系中,ta们更尊敬伴侣、更在意关系,更能在关系中实现自我拓展。

现实生活中,我见过友谊浓度较高的夫妻,是陈意涵夫妻,他们就在婚姻中享受到了「精神自由」。

因为他们总是尊重、甚至会积极回应对方的精神需求——

丈夫会陪妻子观察蚂蚁,陈意涵会和老公一起骑脚踏车;

陈意涵做瑜伽,老公就在身边做专属摄影师;

每天进行各种角色扮演,被称为「戏精」夫妇;

冷不丁还会问对方奇奇怪怪、充满想象力的问题……

他们成了彼此最好的玩伴。

「友谊婚」的第二个特质,坦诚,很多人也都难以做到。

父母那一辈人,总是把含蓄和隐忍看做美德。事实上,「忍」,才是婚姻最大的绊脚石。

朋友小予是一个正面案例。结婚5年,她说自己和丈夫的吵架次数至今仍是个位数,我是信的。

曾经和一帮朋友去她家做客,他们夫妻俩就发生过一件小事。

那天小予的丈夫出差刚回家,在家午睡。姐妹们的聚会嘛,总是说走就走。一群人临时约着去小予家聊天,「叽叽喳喳」冲进了她家客厅。

小予和我们嗨了一下午,直到她老公慢悠悠从房间走出来,我们都才发现原来家里有人。当下,我们没觉得她老公情绪有什么问题。

第二天,小予和我说,她昨晚和老公彻夜畅谈了一次,「因为我觉得他情绪不对。」

小予是通过老公一句不耐烦的回答发现对方情绪的:

「起初问他是不是今天我和朋友嗨,影响他休息了,让他不爽了,他大男子主义不愿意承认。

但我说,换作是我我会爆炸的。我老公立刻点头了,说,是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今天回家,也不看看我在不在家,根本就没有顾及到我啊。」

由此为引,他们聊了聊家庭空间的边界感、彼此最近的生活状态,一直到需要对方哪些支持。

坦诚需求,再支持需求,解决需求,才能形成一个正向沟通的闭环。

这种「支持」,还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伴侣应答性」,它能帮助彼此扛过琐碎的日常、生活的重压。

很早前看过一部纪录片,叫《幸福定格》。导演沈可尚耗时七年,跟拍了几对夫妻从相恋、到结婚生子的过程。他拍完片子后,也找到了自己和妻子更好的相处方法。

「我每天回家看到我老婆,我就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她不是我老婆,她是我朋友。

如果她是我朋友的话,你不会希望朋友一定会要做什么,你不会觉得朋友非要做什么才是对的。你会觉得朋友需要什么,我会听,我能帮就帮。

最后,如果你也想提高婚姻中的友谊浓度,我再分享三个小tips,希望对你有用。

1、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同,学习彼此「爱的语言」。

很多时候,不是你们做得不够多不够好,而是你们没能理解对方表达爱的方式。

有着30年婚姻辅导工作经验的盖瑞·查普曼早就发现,最基本爱的语言,就有5种:

有人是肯定的言辞,有人是创造美妙的时刻,有人准备礼物,有人就是做服务的行动,还有人是通过身体接触……

对方可能给你的并不是你最想要的,但ta可能给的是在ta的认知中最好最珍贵的东西。

2、即使不认可伴侣的观点和需求,也先别急着否定。

「我永远和你站在一起」比「我是对的」更重要。

当遇到自己不完全了解或支持,但对伴侣来说很重要的话题,别说「我不感兴趣、我不接受、我不这么认为」,

而是「我不太了解,要不你详细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我理解你」……

就像《老友记》里的钱德勒和莫妮卡,婚前婚后,他们都是互相支持性的伴侣,把对方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莫妮卡因觉得老板不待见自己而苦恼时,钱德勒则像个朋友般与她共情道:「奇怪,我的老板也不喜欢我。」

3、创造有新意的婚姻活动。

朋友都有团建,婚姻家庭也需要团建。

比如一起计划旅行,一起完日常挑战;关注家周边的活动,比如情侣工作坊,新电影的上映,或者新餐厅的开业。

任何你可能想体验的东西,都可以邀请伴侣一起参加。

别忘记,好的婚姻,都拥有熊熊燃烧的友谊。

注: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knowyourself《你一定要找一个“能做好朋友”的人结婚。》

祝你和爱人成为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