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何,小语种的话题突然在社交平台上火爆,打开一看,一些写娱乐、泛教育话题、心理、家长里短的营销号作者,一夜之间化身成小语种专家,言之凿凿,小语种本科起薪15万,有了经验能拿30万,什么小而美、供不应求等美好词汇脱口而出,让我这个多年前从985高校毕业的法语系毕业生,以及曾在出版社与40多位各小语种编辑共同工作过的前教材编辑,终于看不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营销号作者,坐在家里谈天说地,什么话题热就发什么文章,你写点娱乐和吵架文章也就罢了;写影响无数学子前程的话题,不做调研、不负责任,可能会误导别人一生,这已经是在为了蝇头小利而作恶了。

首先必须承认,任何专业和领域都有成功人士。就像每年都有考上清华的学生,但你不能从清华里随便找一个人问问学习方法,就得出结论:上高中真是前景光明,清华都收高中生。
先铺垫一点希望,说一个正面的例子吧。
某语种的同窗A院长,在读大学时就是活跃在各项校园活动中的红人,临近大学毕业时,已经通过创业项目给学院创收了,本科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在职读了硕博士,教授之职称、院长之职衔、全国该语种教学小组之领袖,一些皆在多年的深耕中稳扎稳打地纳入囊中,堪称同窗之楷模。
但是,大家习惯于看叫兽吃肉,忽略叫兽挨揍。A院长刚工作时还只是助教时,大学薪资非常一般,本来极具创业激情的他,被身份一约束,反而施展不开,在50多年房龄、70平左右的大学教工宿舍里住到快四十岁。期间,他也曾想联合体制外的同学,利用自己的校内资源迂回创业,可惜,所谓的“小语种培训”实在市场极小,数次努力后还是没做起来,反而将合作的同窗从风头正盛的外贸行业里撕扯了出来,按常理估计,A院长也赔上了一些钱,这让他中青年时期的经济状况一直很紧张。
毕业后去母校探望A,年轻的他时常叹气,在那经济突飞猛进、诱惑极多的黄金时代,他困于象牙塔内,说:这个小园子,上学时就在这里转悠,真有点烦了。
A值得赞赏的一点就是:不轻易放弃自己的基本盘。客观地说,读书时他的专业并不突出,以至于多年后他成为学术大拿,还有当年的学霸拿着当笑料:连A都开始领导教学了,真是,唉。学霸移民了,在国外的中资企业,很奇葩吧。
毕业十年聚会时,学院书记用了“坚守”来形容A,期间,很多青年教师进了校园又匆匆离开,学校的名气之大与薪资待遇之普通,对比鲜明,文科能得到的资源本就远远低于理科,且小语种在文科界也处于边缘,即便按照“论文生产力”的标准看,也是一方薄田。
不说别的,把A的努力程度、行政工作能力迁移到英语语种上,他其实比现在要强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营销号都在鼓吹“小语种可以进部委”,也有几个阿姨现身说法,说自己儿子女儿进了部委,仿佛部委就是专门给小语种开的一样,一共有十几个部委敞开胸怀招小语种,哇塞,好受欢迎。再看现在活跃在外交战线的大使和发言人,好多都是小语种的毕业生。那么,我们就说一个“部委人”吧。
T兄,大学时就是班长,再加上部委要外派,倾向于要男生,哪怕是学业水平上略有劣势也无所谓,T兄就成为大学毕业后直接入部的幸运儿。没成想,大学毕业拍毕业照,就是大多数同学见他的最后一面。
不要误会,他没挂,“失联”的原因是出于工作还是其他,在同学中一直很神秘。有的说他在工作中犯了错误,已失去公职,有的说,其实他做了需要完全保密的工作,不能再以本相现身于现实世界。一位同窗在某海滨城市见到T兄,热情而惊喜地打招呼,T兄视而不见,径直离去,后来同窗聊起此事,说:“T兄不跟我打招呼,也许是为了保护我。”
小语种的圈子都不大,从拐来拐去的途径得来的消息,T兄入部,属于没关系没背景的那一类,不用说,这一类都是直接往落后国家派遣的,而“上面有人”的那一部分,则可轻松绕过漫长的驻外生涯,早日加入权力的游戏。
T兄一直心性极高,在大学就是小领袖,绝不忍受输在起跑线上的差异,思维更是活跃,校园里没少留下一段段风流倜傥的韵事。入职后在国内培训了三个月,就去了岗位,首个任期四年,在非洲狭小的工作空间中,任何外出活动都要报备请示,工资是死的,他的心中却一遍遍呼喊着《肖申克的救赎》说的那个“最好的东西”,一遍遍念叨着《勇敢的心》大男主最后喊出的那个单词。反正,当工作要求与内心需求发生一些冲突的时候,这绝对不是一个小问题。
我的硕士是在外交学院读的,在这里,“入部”这俩字,说起来真有点轻飘飘的样子,毕竟这所学校的学生论“入部”的比率,可谓华夏之首,今朝还在食堂啃排骨的,还在女生宿舍楼下捧着花犯呆的,招考一过,就可能就身入公门。
跟舍友一起吃午饭的时候,难免会对一起来打饭的品评几句。每当看到一位学长突然变得不苟言笑,规规矩矩,于平静中带着几分权威感,往往就会有人加一个注脚:看到没,这位,入部了。
总之,T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波折,仔细一想其性格,却在情理之中。

“小语种”火爆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拜跨境电商的风口。事实上,小语种单独针对的市场都不大,当成第二外语反而更有优势。一个外贸从业人员,如果英文很好,德语也不错,那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能力结构;如果反过来,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正常情况下德语还是马马虎虎,英语还应对不了复杂的工作,反而很尴尬。
以德语、俄语和法语等语种的学习难度看,如果学生不是高中就学习小语种的“高起点生”,大学四年很难精通,那些对熟手有要求的岗位,对普通应届生并没有那么友好。
事实上,我的朋友圈里,也有从小语种出道跨界到贸易深耕二十余年的例子。学俄语的女同学小X,毕业后直接到了海滨城市,与自己的老公一起做起了服装外贸生意,最初几年的确挣了不少钱,那时候的小X,在骄傲之余也有点凡尔赛,她说,大学学的东西,最没有用的就是俄语,还不如好好学经管和英语。
这就是前文所说,真正搞外贸,局限于具体国别反而是作茧自缚,放眼全球,那所谓的小语种能力就只是一个助力而非核心。
现实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在年少就多金的情况下保持对自己的淡定,很快小X就发现,自己做纯粹的货物倒手,利润空间都被上下游吃掉了,看到品牌的溢价,看到出厂成本的低廉,小X很快决定,把自己的存款加上杠杆贷款,要建设自己的加工厂,还拓展自创的品牌,向上游和下游各迈进一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这些大动作,恰恰赶上了未曾预计的大变局,自2019年的贸易战,2020开始的口罩行情。
其实,我一直很佩服小X两口子,不是因为他们挣到了大钱,而是因为他们始终勤奋,保持学习和思考,选定的路线迅速组合资源,他们向科技公司转型,以及建设直播间进军电商的转型都非常快,当然,快就意味着相对激进的投资和较高的资金成本。
实际情况是,他们现在的日子并不太好过。与很多生意人类似,如果在大变局前后恰逢投资加码,都会明显被晃点一下,期待国富民强,世界和平,让他们走出困境吧。

当然,要说我最熟悉的领域,还是小语种+新传这种复合模式。N年前,在照排中心跟印厂的老师聊天,有一段对话挺有意思。
老师问起,你们这几位学法语的毕业生,都是名校毕业,工资也不高啊,来出版社弄稿子干嘛?学法语最多的去向是什么?我们就说,目前看是去非洲,毕竟那里机会最多。
老师是地道北京人,并没有外地人入京那种负担和焦虑感,就随口说:嗨,去那儿哪行,早知道还不如学德语呢!
没想到旁边就有一位学德语的编辑,他接过话来:德语不如法语,因为学德语的,想去非洲都没得去。
和文化传播相关度很高的小语种就业机会,一招聘就是神仙打架,必须要从一堆名校硕士里脱颖而出,才能拿到一个薪水很一般的offer。
为何会如此呢?因为,一个小语种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读研,往往潜藏着一个选择:不愿意去落后国家驻外工作,偏向于在国内找个稳定的职业。
稳定,沾点公字头的工作机会,如果以小语种为专业要求的话,就会迅速呈现“学历高消费”的态势。
以我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来看,先后七名办公室同事,两位毕业于北外,一位毕业于北大,两位毕业于外交学院,一位毕业于人民大学,还有一位是海归硕士。
如果你满足于此也没什么不好,小语种往往会对应一个很具体而又边缘的圈子,可是,去名校开过眼的人,很难对广阔世界里的一隅从容屈身。
回头看,即便你读的是北大北外,如果学了小语种,多年之后的结局,大多数做到了“泯然于众人”的清净。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学法语的刘欢和尚雯婕,转向了音乐领域,学法语的吴昕当了主持人,学西班牙语的孟羽童以“前世界500强秘书”的身份直接进军网红界。
我还见过一位北大法语系毕业的男生,国内的工作机会他都不喜欢,他说他要找一个能思考哲学的生活状态,最后他去了非洲。
从我的切身感受看,“名校+小语种”是个十分荒诞的组合,这个组合里,一边是极为活跃的思维、带点人文追求的灵魂,另一边是,极度工具化的用武之地,以及极其狭小的腾挪空间。
某北大毕业的韩语妹妹,在出版社食堂直言:以后孩子要学韩语就打死TA。
几乎每一个名校毕业的小语种学生,都会在某一个时间点慨叹,专业限制了自己对世界的探索,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舞台和潮流,和你的专业关联极小。
【参考链接】警花和吕总的事情,让我回忆起了一位姑娘
小语种是学霸的大坑。一旦你的本科读了小语种,再转型都有巨大的成本,如张雪峰所说,直接法硕反而是个捷径,话又说话来,读什么转不了法硕呢?
倒是成绩比较一般、心态还不错的学生,学小语种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小语种能比较明确地给你一个工具化的标签,就像你的标签是个锤子,那你就是用来砸钉子的。迅速解决生存问题,如果愿意驻外,每年15万+的收入就到手了。
但是,这又不长久,15万+,看上去是个不错的收入,但是,如果你发现这是一个“青春饭”的本质,那似乎又低了些。毕竟,你还要回国发展。
小语种在某些人统计中的“高薪”,是靠小语种毕业生大面积驻外给拉上来的。如果用小语种外派对比其他专业外派,用小语种国内就业对比其他专业国内就业,同类比较之下,必须承认,小语种并无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一个专业好不好,必须排除一些特殊情况:家里有矿的,你无论学什么家里都有矿,矿给你解决的问题,就是卷专业解决不了的问题;心里有热爱的,当你热爱所学的内容,世界的纷纭复杂就与你无关了,但必须承认,通过学习就业“为稻梁谋”的普通人不在此列;特别幸运的,无论学什么都相信最好和低概率的前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专业似乎也不必在意。
需要辨别专业的,恰恰是那些出身普通,缺乏渊源家学,在计较着“卷学习”这件事的成功概率与投入产出比的。
另外,世界是多变的,同一专业的前景,在顶级高校和普通高校完全不是一种情况,甚至同班同学未来走向社会,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别。
在承认上述前提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对小语种作出一些基本判断:
难度大、上限底。小语种的学习比大多数文科专业都要辛苦,毕竟听说读写的能力骗不了人,985高校学上四年没学明白的太多了。正常的专业水平,在具体工作中容易成为“背锅侠”;一旦专业过硬,大多数情况下又会被当成最好用的工具人。
人工智能对外语类专业的冲击显而易见,在可预见的未来,Ai对人的替代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更少。
小语种的用武之地,地域约束极为严苛。或者去国外,或者去一线城市,一线以下城市对具体语种有特殊需求,如武汉需要法语、青岛需要日韩语、满洲里需要俄语等,一旦个人的具体条件不配适这两种选择,就会尬在中间。地域约束同样在限制人的选择与发展。
因为圈子小且封闭,所以一旦学了小语种,将出现“名校无光环”的状态,对高分生尤其不友好。
所谓“高收入”有水分。这个高收入往往建立在:开设小语种的学校往往档次还比较高,只有外语专业院校和较好的综合性大学能开小语种教学,而不像经济、中文等专业能遍及到各个层次的高校,小语种那比其他专业多个千儿八百的平均月收入,是靠名校生收入均态回归才勉强维系的;小语种毕业生驻外比例高,拉高了平均收入。
工作前景受大形势影响很大。国际关系的变化、一些具体产业的迭代,甚至不知从而起的舆情,都会给专业道路带来一些冲击。
在文科生普遍关注的“考公”方向,小语种没有优势。如果非说有优势,那属于名校应届生。
对,专业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可以转型,就像诸葛亮可以靠空城计惊险地挽回街亭之败的死局。所以,街亭之败是对的?不能这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