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系列专题是我们每年的保留节目之一,然而今年的两会,我找呀找,愣是没找到人大代表提到票据的新闻,票据行业没有人参加两会吗?那今天就对过去三年两会中关于票据的提议进行回顾。

一、取消承兑汇票

近些年,伴随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间拖欠账款现象增多,陆续有企业的人大代表提议“取消承兑汇票”,其认为承兑汇票增加了中小企业资金流断裂风险,成为大企业盘剥中小企业的工具,例如《又见人大代表提议:取消承兑汇票》。

可能是这类提案有点多,2024年1月,人民银行公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7045号建议的答复,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取消银行承兑、商业承兑汇票”建议,人民银行从商业汇票的作用、相关部门已经采取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三个方面进行答复,并明确指出:简单禁止商业汇票并不能完全解决企业拖欠账款问题。详见《人民银行:禁止商业汇票并不能解决企业拖欠账款问题》。

有批评很正常,票据市场确实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近几年票据行业最大的两个政策变化:一个是票据最长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一个是票据信息披露制度的出台,我认为很大程度受企业的批评而推动的。

如今的舆论环境,对票据的负面评论依然很多,其中不少观点有点偏颇,希望票据管理部门后续能加强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沟通,好的建议多吸收,欠妥的建议也能够及时回应。

二、加强票据监管

与提议“取消承兑汇票”相比,部分人大代表偏理性一点,认为商业汇票有存在的必要,但是缺乏有效的监管,尤其是商票,比如《全国人大代表黄建平:多途径防控商业承兑汇票风险》。

监管是一把双刃剑,好的监管可以让票据市场更健康地运行;而不当的监管可能在解决某一问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反而让票据市场更加糟糕。票据不是一个孤立的事物,不仅环节众多,而且存在诸多类似产品或替代产品,建议出台监管措施之前考量全面细致一点。

三、《票据法》修订

其实好多年前,修订《票据法》就已经成为人大代表的提议对象,最近几年也是一个热点议题,例如2022年马玉红等30名人大代表联名的第27号议案建议修改票据法,又比如《全国人大代表:建议修改完善<票据法>》。

现在情况是不仅人民银行认为有修订票据法的必要,全国人大财经委也是认同的,问题在于怎么修改没有达成共识。前段时间和审计署的一个朋友聊到这个问题,讨论的结果是目前确定可以改的非常有限,如果改些无关痛痒的东西意义好像也不大。正如全国人大财经委答复所言:建议在修改完善有关配套制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论证,待条件成熟时提出修法建议。

四、票据与电子债权凭证

近年来,电子债权凭证在我国获得快速发展,其与商业汇票高度相似,但受到的监管远小于商业汇票,因此部分人大代表提议加强电子债权凭证的监管,其中有人大代表提议将电子债权凭证纳入准票据管理,例如《两会声音:将电子债权凭证纳入准票据管理》。至今,仍未看到有关电子债权凭证的监管措施出台。

五、票据创新型业务

还有一类是关于票据创新型业务的提议,近三年我只看到一份,就是关于绿色票据的,详情见《两会声音:大力发展绿色票据》。

对于票据创新型业务,除了政策支持,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市场内生性的业务机制,而不是政策推一步走一步,就像学自行车一样,刚开始父母可以扶一把,但要想骑得更远你得自己学会骑自行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