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马克龙对俄罗斯的态度骤然变得强硬。不仅在不同场合频频发布对乌克兰派兵的言论,甚至还进一步挑明了对乌克兰派遣法国军队的具体红线,并且还动员中东国家将之前订购的法制先进武器先转供给乌克兰。对于马克龙的暴起,很多网友给他送了个外号——马破仑!意指他已经快追上了当年踏平莫斯科的拿破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对俄乌冲突的态度的转变,让俄罗斯感到很愤怒,同时也让外界感到有点吃惊。因为之前在英国美国对俄态度咄咄逼人之时,法国的态度是温和的甚至是退缩的!为什么现在法国突然冲在了西方各国的前面,表现的比英国和美国还要强硬?

其实这正是法国一贯的外交风格:那就是在英国美国表现强硬时,法国就会退到后面充当和事佬。而美国和英国在重大问题上表现出退缩、有可能让法国处于危险的境地时,法国也会及时的站出来,以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又能够督促整个西方集团。

在俄乌战争刚开始阶段,英国和美国表现的非常积极和迅速,将大批军火及时移交给了乌克兰,这也引起了俄罗斯很大不满。在当时法国的态度表现是比较温和的。甚至马克龙还多次前往莫斯科,当面对俄罗斯是说尽了好话,使人造成一种法国是人畜无害的印象。法国的这种调停角色,当时确实是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尽管俄罗斯相关人士不断抛出要扔“煤气罐”的言论,但是威胁目标基本都指向伦敦,从没说过要扔巴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现在法国躲在后面做好人的国际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英国前首相约翰逊作为铁杆乌克兰支持者,因为国内问题黯然下野;美国作为乌克兰援助方的大头,也因为国内驴象之争而尽显疲态,拟定的600亿美元军事援助迟迟无法被批准。特别是特朗普作为美国下届总统竞选者,其所抛出的亲俄言论更是让国际援乌行动前景陷入迷茫,而拜登也因为特朗普的因素而采取了更为慎重的介入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国际因素加在一起,就让乌克兰战场的形势变得有点微妙:比如乌克兰军队就因为国际援助的弹药不足,在阿夫杰耶夫卡等地被俄军击退,并且还有进一步溃败的可能。作为欧洲传统的陆权国家,法国对此是非常敏感的:因为俄罗斯一旦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重大进展,将会在欧洲进一步树立其权威,并对法国的影响力会形成进一步挤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法国在这个时候选择站出来对俄罗斯说重话出重拳,既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同时也是对美英等传统盟友喊话。因为一旦法国真在乌克兰和俄军交战的话,那么同为北约成员国的美国和英国将不得不站出来与俄罗斯正面对峙。而一旦俄罗斯和美国正面干上了,那么无论是谁主政美国,都不敢再轻易地散布“亲俄绥靖言论”。所以马克龙在这个时候突然对俄展现强硬,与其说是对普京宣战,更不如说是对拜登的鞭策,更或者说是给特朗普提前挖坑。法国此举无疑是在告诉美国:有我法国在这里,欧洲举止并不是只有美俄说了算!只要法国愿意,也有能力将北约直接拉下水。

那么,法国有没有这个能力托起它的战略计划呢?至少,可能马克龙认为法国是可以做到。这主要有几点因素。

其一,法国也是个核国家。尽管法国的核武器数量只有300枚,在总量上法国的核武器与俄罗斯5000枚核弹相比显得比较弱小,但是法国这些核武器可以起到“核雷管”效应:虽然法国核武不能直接摧毁世界,但是可以通过引发全球核战争来摧毁世界。其道理很简单,如果法国用这300枚核武器摧毁了俄国的战略指挥和预警系统,并掉了俄军发射井中200枚多枚分导式洲际导弹,那么俄国只能向美国发起全面核打击了,或者稍有延迟就会被美国发起的全面核打击消灭了。正是基于这种分析和判断,法国才敢凭借有限和核武与俄方正面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俄国在这次战争中弱点尽现,法国认为其高技术武器有可能会成为压垮俄军的稻草。俄军现在与乌军是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这时法国如果出手,哪怕是只动用几十架阵风战斗机,都有可能改变局势平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也是上面提及的,法国是北约成员国。如果法国下场了,那么北约肯定也会被直接拖到水里去。

所以,现在的乌克兰局势很复杂。特朗普宣称他如果上台24小时就能解决危机,那显然是在吹牛。现在牌桌上的玩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