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哄孩子吃药,家长们可谓是费尽了心机,三十六计都用上了。

比如偷梁换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瞒天过海:

比如诱敌深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又有人发明出了新招:围魏救赵——给孩子的舌头上戴上舌套,网友戏称为“避味套”,这样孩子就尝不出药的苦味,乖乖把药喝下去了。

这个方法,看似有用,实则很危险。

为什么不能带“舌套”喝药?

主要有三点原因:

①危险

经常看电视、看新闻的人,肯定见过很多“吃饭时因说笑、含异物导致噎住,甚至因没能得到急救,而休克、死亡”的报道,案例中不仅有小孩,更有成年人。

为什么吃东西的时候会被噎住?

这其实跟我们咽喉中的一个结构有关——会厌。

它位于气管的上方,如同火车的道岔一样,通过神经系统的支配,以及挺起和后倾的动作,在我们进食时向下闭合,保证食物可以顺利进入食道;在我们呼吸时向上张开,令空气进入气管,从而到达肺部。

如果我们吃饭时经常说话或者大笑,就可能会导致会厌来不及关闭,导致被噎住。

年龄越小的孩子,身体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吃饭时经常这样做被噎住的风险就更大。

另外,食管中有三个比较狭窄的地方,与口腔连接的地方、食管的中间、食管下段进入腹腔前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这三个地方比较狭窄,所以当我们吃的食物比较大,没有细细咀嚼,就会在这些地方被卡住。

所以4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吃硬、圆、滑且必须充分咀嚼才能吞咽的呛咳高风险食物。

而需要带着舌套喝药的孩子,年龄都不大,如果家长操作失误,或者孩子误吸,就会存在吸入气道或者被食道卡住的风险。

不管是哪种,都是非常危险的,甚至可能造成窒息。

②无用

味觉感受器不仅存在于舌头表面,上腭、咽喉和会厌等上皮组织中都密布着味觉感受器,也就是味蕾。只带“舌套”只能隔离舌头上的苦味,并不能完全隔离苦味。

所以其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

③有害

在给孩子套上“舌套”的时候,由于要一直保持舌头外伸的姿势,假如家长动作有一些失误,很容易损伤舌下系带。

舌系带是一条脆弱的软筋,当舌头过度前伸或者受到伤害时,就容易断裂。如果断裂创面较小、伤口不深,基本止血后就能够自行愈合;但如果不幸舌系带断裂面长,还是要去医院进行缝合,否则舌系带畸形愈合,会影响说话吐字。

由这三点来看,喝药带舌套虽然是家长出于好意,但着实是一件无用又危险的事,千万不要做。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乖乖喝药呢?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喝药:生病时各种不适症状,会让孩子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进而抗拒吃饭、喝药(尤其药苦)。

所以喂药前,家长应当努力调节孩子的心理状态,尽量稳定孩子的情绪,在安静愉快的氛围里,哄孩子喝药。

当孩子有喝药意愿时,怎么喝也是个难题:毕竟是苦药,难以下咽。这需要根据孩子的年岁大小采取不同的喂药方式:

三个月或更小的婴孩:味觉不那么敏感,可以将药剂调成糊糊,在饿的时候喂进去;

3-6个月婴儿:将孩子侧身,从口角处用汤勺把药喂入;或用滴管/注射器喂药;

6-12个月婴儿:最困难的阶段。可出其不意,趁孩子没反抗喂一口药水,反复几次;

1岁以后,对于可以沟通的小朋友,家长务必保持好心情,耐心、和蔼哄劝;同时也可以参考掏空饮料瓶、取药水代之的“移花接木法”。

最后,给孩子冲服药剂时,注意以少量温开水送服,避免因过多的水分引起孩子呕吐。

同时注意不要把药物加在饭菜里让小朋友吃。一来会影响药物作用力度,二来会影响小朋友对食物的观感,病好后可能会厌食。第三,有些食物和药物可能会发生反应,反而对孩子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