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是项高风险的科技活动。一旦失败,投资人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马斯克初次开始太空创业时,反复失败成为家常便饭,三次猎鹰火箭发射失败却奠定了马斯克在太空领域前进的决心。

猎鹰1号首次发射不出预料的失败了,经过精心准备的猎鹰1号第二次发射失败对团队士气打击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对残骸进行分析,团队找到了爆炸原因:火箭推进器燃料在消耗之后,剩下的燃料开始搅动,从而引起了火箭的不规则摆动,结果被撕开了一个缺口,导致空气进入后点燃了燃料,引发了爆炸。尽管这次发射未能成功,但是"猎鹰1号"达到了300公1号里的升空高度,这对于马斯克来说或许是一种安慰。因此,他这样总结:"宇宙火箭的开发无疑是一项压力巨大的事业,但我对这次的结果并不感到失望,不仅不失望,我还十分高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来自外界的声音是混杂的,有恶意的,也有善意的,还有观望中立的。不过马斯克已经学会适当地装聋作哑,他知道这时候打口水战毫无意义,只有让"猎鹰1号"上天才能堵住这些人的嘴。当然,这次失败对马斯克来说打击不小,因为准备时间远远超过了上一次,而他手头积攒的资金也消耗殆尽。尽管如此,马斯克还是表示自己不会放弃,可是他能够筹措到的资金也只够再发射一到两次。

2008年8月3日,"猎鹰1号"第三次升空,然而仅仅过了2分钟,火箭就开始震颤,最终和地面失去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射的"猎鹰1号"上搭载着分属美国国防部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3枚人造卫星,此外还有208名希望将骨灰撒向太空的死者骨灰,然而他们的临终意愿再也无法实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遭遇三连败,马斯克在探索太空的路途上远不如在互联网世界那样顺风顺水,可以说是一路逆境。不过他的思维没有混乱,在"猎鹰1号"继续准备下一次发射的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对"猎鹰9号"的设计开发工作。

因为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工程师团队在制作设计讨论书的时候小心翼翼,在完成之后提交给 NASA ,等待专家们批准。因为"猎鹰9号"是基于 NASA 主导的 COTS (商用现货供应)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就是用运载火箭向国际空间站运送物资,所以必须通过申请才能发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 NASA 加强了和 SpaceX 的合作深度,他们划用"猎鹰9号"搭载全新的一种宇宙飞船﹣"龙飞船"。

马斯克用来实现天地往返的航天器名字叫"龙",也就是英文的" Dragon "。虽然 Dragon 在西方通常指的是恶龙,但是马斯克并不介意词源背后的故事,在他看来,恶龙如果飞得比好龙更高更远,恶一点又有什么呢?从技术角度看,载人航天器需要的是大火箭,它们不可能被重复利用,这就更增加了设计和制造难度,也需要投入一笔巨额的经费,如果有人能突破这一技术障碍,改变的不只是科技瓶颈,而是人类的整个航天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8年9月28日,在经历多次失败之后和6年多的努力, SpaceX 终于成功发射"猎鹰1号"火箭,将首枚非政府火箭送入太空,全世界都为之喝彩。

此时此刻,马斯克恍如一位赢得终局的赌徒。

马斯克虽然不喜欢赌博,但他却有超级赌徒的胆量。这种赌博胆量源于自信、自律和自我努力。如果是别人,有谁敢在"猎鹰1号"还停留在失败的阴影下去研究"猎鹰9号"和"龙飞船"呢?马斯克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他不仅要总结眼前的失败,还要着眼于未来,因为火星对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马斯克不断产生供人们嘲笑的谈资,但是在人们的嘲笑声过后,他也距离正确答案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