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文为《关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双创实践融合的几点思考》,林善园著。摘自集刊《劳动教育评论(第10辑)》,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编。

关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

与双创实践融合的几点思考

文 | 林善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强调要“四尊重一培养”,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揭示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造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也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造教育融合指明了方向路径。

一 劳动教育是“双一流”

行业特色高校育人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把劳动比作太阳,表明劳动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在马克思眼中,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的本质。正是从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出发,马克思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指出“智育、体育以及技术教育等,最重要的是使儿童和青年了解生产各个过程的基本原理,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于各种生产的最简单的工具和技能”。马克思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劳动教育为多样性价值提供了选择,劳动教育不仅要训练劳动技能,还要提高劳动素质,使劳动者具备奋斗精神和创造精神。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揭示了劳动教育不仅具有独特的培养“劳动”的价值,同时还具备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教育。对于“双一流”行业特色高校而言,劳动教育至关重要。无论涉及哪个专业领域,不论培养的是未来科学家还是工程师,拥有爱劳动、善于劳动、理解劳动的素养是基本的要求。同时,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是永恒的价值追求,这不仅适用于目前,更是对未来的优秀人才提出的长久要求。以地质专业学生的野外教学为例,一堂野外地质考察课,既是专业教学的实践,也是劳动教育的实践。学生在完成一条地质路线的考察过程中,既要动脑用心,辨别岩性、认知地层、分析构造,又要付出体力和汗水,测量产状、采集标本、挖掘探槽。有时候,他们还需要穿越果园、农田、牧场,从中更能深刻地理解农耕的艰辛,也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这使得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融为一体。长期的实践表明,在野外地质教学中,劳动教育已然融入其中。以前在野外工作的时候,曾听过这样一个顺口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搞地质勘探的。”一个从事野外地质工作的人,身穿工作服,肩背地质包,头戴草帽,脚穿登山鞋,手持地质锤和放大镜,无论是从远处观察还是近距离观察,都是一个典型的劳动者形象。不仅地质专业如此,农业、林业、水利、矿业、石油等行业特色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学实践课程都蕴含着浓厚的“劳动元素”。新时代高校肩负着培养民族复兴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在产业和科教融汇、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显得愈发突出。无论是实训、实验、实习,还是创新、创造、创业,劳动教育无所不在。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从学业到就业再到事业,劳动教育始终贯穿其中。

二 劳动教育要遵循先“举起来”

再“融进去”的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里面至少有两个要求:一是要在以往德智体美的基础上加上“劳”,构建一个包含“劳”在内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更加全面的教育体系;二是要在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基础上,通过相互融合、协同创新,形成一个“更高水平”的“五育融合”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第一个“五育并举”的要求,首先就要把劳动教育“举起来”;落实第二个“五育融合”的要求,接下来就要把劳动教育“融进去”。

什么是“举起来”?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相对于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劳动教育是弱项甚至是缺失的,常常不被重视。要把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中“举起来”,就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开展劳动教育,要在五育中看得见劳动教育。

怎么举起来?得有“四件套”,也就是要干四件事,即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组建一支专业队伍、开设一门必修课程、编写一本校本教材。成立一个专门机构,如“劳动教育中心”,使劳动教育主体责任落地,解决“谁负责”的问题。组建一支专业队伍,教师队伍是教育的基础保障,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教学及研究工作必须要有一支熟悉并热爱劳动教育的师资队伍,解决“谁来干”的问题。开设一门必修课程,课程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课程,明确劳动教育的范围和边界,既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也是让劳动教育进入培养方案的显性指标,解决“怎么干”的问题。编写一本校本教材,现在还没有劳动教育统编教材,各校可以结合实际特别是学科专业特点编写校本教材,使劳动教育实施起来更有针对性、实效性,解决“干什么”的问题。

劳动教育除了要“举起来”让人看得见,还要“融进去”。“五育融合”是“五育并举”的发展趋势,劳动教育也要主动与其他四育融合,既要在“劳”中能见到“德智体美”,也要在“德智体美”中能见到“劳”。按照“三全育人”的要求,劳动教育应该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课程,融入实践,融入就业。充分调动校企合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劳动教育,建设和认证产学研基地、实践基地、劳动基地等,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过程中提高劳动技能的运用能力。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学习时代楷模、劳动模范、卓越工匠等名家名师的先进事迹,让学生感受学校发展进程中的劳动价值元素,营造以生为本、以劳育德的氛围,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深入理解劳动内涵,厚植劳动精神,自觉进行劳动实践。建立劳动实践和评估体系,强化劳动价值认知,提升综合劳动素养。

三 “劳创融合”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要义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高校要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如何有效实施劳动教育,促进劳动育人方式现代化,我认为有三点应当考虑。首先,应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次,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基础上,应将目光聚焦劳动教育与双创实践的融合,致力于以劳促创。最后,应打造校本劳动课程,将“懂劳动、爱劳动、会劳动、创造性劳动”作为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普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开拓创新思维,开展创造性劳动教育与实践教学,进而树立劳动创造观,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劳动创造能力的新时代高校大学生。

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例,学校依托劳动教育中心组织专兼职老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劳动素养与双创实践”课程,明确了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评价等,统一制作授课计划、教案和课件,统筹理论与实践课时的安排。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 | 图源公众号“北地后勤”,侵删

理论课的主旨内容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主要体现在“懂、爱、会、创”四个字,旨在培养学生“理论上懂得劳动,情感上热爱劳动,实际中学会劳动,行动上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具体而言,“懂”的部分从劳动切入劳动教育,通过案例介绍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系列重要论述引用等,阐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内容和意义等基本问题,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和保护劳动成果;领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持续奋斗,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消费习惯,培养良好劳动品质。“爱”的部分围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容、特征和价值,紧扣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美丽、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崇高、劳动最光荣的价值理念;结合典型北地人和北地事迹宣传,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激发学生热爱、崇尚、乐于劳动的内在动力。“会”的部分以目标为导向,从学生未来参与劳动的角度,介绍劳动素养和能力、和谐劳动关系、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安全等方面内容,普及劳动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劳动力市场,不断扩充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和结构,学劳动之义、明劳动之理、悟劳动之美。“创”的部分,阐述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征和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强调围绕创新创业展开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应用,培养创新思辨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有创意,能创造”,提升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和就业创业的能力。这既是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其成长发展的价值需求。

实践是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方式,开展“服务性公益劳动+日常性生活劳动+专业性生产劳动”的系统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责任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要强化“科创促劳”专业性生产劳动实践。发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作用,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与专业,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双创”赛事,走进社会、走进企业,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培养学生劳动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要以“第二课堂”服务性公益劳动为抓手。完善劳创融合活动体系,开展特色社会实践活动,搭建丰富多样的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平台,在体验劳动过程中增长见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情感,培育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三要重视“协同共育”日常性生活劳动实践。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从日常着力、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通过主题劳动月、劳动周等活动,让学生自觉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强化集体荣誉感,树立劳动自立意识。

四 不能简单地以一门劳动教育必修课

代替劳动教育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劳动教育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是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打底色、正坐标的教育,是“五育融合”的有力支点。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充分认识劳动从生产转向创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必须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等方面的作用,与时俱进地将创新创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着力培养创新、创造型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林善园于新时代高等学校劳动教育论坛暨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分享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建设经验 | 图源公众号“重庆日报”,侵删

推进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落地,探索劳动教育与双创实践融合,把新时代劳动形态、劳动意识、创造能力等融入劳动教育,构建起知识、思维、能力、素养“四位一体”的创造性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多样的实践活动,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又激发学生“想创新、敢创业”的动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立项研究、整合知识、解决问题,把劳动教育作为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载体,把科研创新、服务社会的强国实践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场景。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课”并不能代替“一育”,开设了劳动教育必修课不等于完成了劳动教育的任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必须久久为功,整体规划,协同推进,要加强学生、教师、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统一和有机结合,形成劳动教育共同体,形成长效的工作机制。

除此之外,还要让劳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中嵌入劳动教育模块。在大一时,通过专业导论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他们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并探索职业规划。大二阶段,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开展工匠精神教育,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精益求精的态度。随着学生进入大三,专业骨干课程成为培养科学家精神的平台,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术领域,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大四的专业实习课程则应当成为实践技能提升的关键时期,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场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这一劳动教育模式可以与已有的“专业实验课程、工程实践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等形成有机衔接,从而协同形成多模块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全员全过程的育人目标得以实现。

未来,要继续探索劳动教育与双创实践的深度融合,探索构建更加完善的、“阶梯化”的课程体系,让每一名大学生真正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成为劳动教育的受教者、受益者,自觉成为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引领者,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书籍简介

劳动教育评论(第10辑)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主编

2023年12月出版

定价 58.00元

ISBN 978-7-5228-3181-7

内容简介

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办的教育类学术集刊《劳动教育评论》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以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弘扬劳动精神,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构建全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体系,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劳动教育评论》以劳动教育政策解读、劳动教育理论前沿、劳动教育思想研究、劳动教育案例分析、国际劳动教育比较、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以及劳动教育相关学科建设为主要内容。

目录

· 专家特稿 ·
关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双创实践融合的几点思考 林善园

· 理论探讨 ·
劳动教育评价的内生逻辑、实践误区及教育超越 张姜坤 班建武
回归自然的劳动教育 赵荣辉

· 热点聚焦 ·
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分布特征、研究热点与知识基础 江淑玲 和祯
新课标视域下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师培训课程研究 谭天美 魏凤银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耕读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内在关系与实践路径 叶晓婷

· 历史回眸 ·
马克思中学论文对青年职业理想培育之启示
——以《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为中心 王梦瑶 马程程 石超

· 劳模研究 ·
职教师范生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合培育研究 张慧
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构建劳模正能量作用机制的思考 成琪

· 互鉴交流 ·
构建“学习共同体”,打造新时代劳动教育“斜杠”教师团队
——以深圳市福田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为例 艾巧

· 教研之声 ·
中等职业学校运用项目式理念开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实践
——以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劳动六艺”课程为例 朱厚颖 樊华 王楠
“智改数转”背景下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研究
——以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陈丽 凌璟 夏兴隆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劳动教育评论》约稿函

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张思莹

编辑:丁曼泽

审校:柳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