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的剧情结构上,在化用《世说新语》典故的基础上,更加了一层佛家贪嗔痴的哲学思考。

电影充满了隐喻和思考,同时,大大小小的饭庄,制造了诸多的意想不到,剧情也很紧凑。

还有,这部电影的风和很丰富,镜头语言是花了心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开篇的警匪追逐戏,香港仔的那段剧情,拳拳到肉,画面阴郁,有港式警匪片的风格。

而周处与小美在海边对谈的片段,又有台式纯爱电影的清晰视觉效果。

多样的风格不是简单的对某类电影的借鉴,更多的是为了配合剧情的发展以及电影主旨的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它所给出的观感是刺激且直接的。

“以暴制暴”的核心理念再加上大量的限制级画面也是让其现在在互联网备受追捧的原因。

不过,即使跑抛掉这些所谓的“大尺度”噱头,也有观众依旧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

观众觉得《周处除三害》成功的原因在于观众爽点的拿捏和阮经天对于“陈桂林”这一角色的塑造。

所有人都知道“恶人自有恶人磨”这个道理不一定正确,但一定很爽。

正因为我们是受到法律保护与约束的普通人,所以我们每个人心里对于以暴制暴的理念都很微妙,导演正是用电影来将这一点变成现实。

另外阮经天本身精湛的演技也为这部电影增色不少,他本人对于陈桂林的角色理解一定很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周处除三害》最大的尺度,其实是对观众的冒犯。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对大陆电影院来说,算是天花板,但比起导演黄精甫之前的片子,其实不算大。

电影真正大尺度的地方,其实不在于画面的血腥,而在于对传统价值观的冒犯。

电影的英文名是The Pig,the snake,and the pigeon,也就是猪、蛇与鸽子。

这三种动物,代表的是佛教所说的三毒:鸽代表贪、蛇代表嗔、猪代表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片中的三个通缉犯,也分别对应着一种动物。

陈桂林戴着小猪图案的手表,代表的是痴;香港仔身上有蛇的纹身,代表的是嗔,他出现的第一场戏就暴怒,用酒瓶砸手下的头。

尊者代表的是贪,脱下虚伪的外衣,他的背后真正是一只鸽子的纹身。

他劝人放下执着,放弃财产这些身外之物,却把收来的钱,统统装进自己口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电影的主线,因为痴愚而误入黑道的陈桂林,杀掉了嗔和贪这两大毒黑。

并在过程中逐渐摆脱了痴愚,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就是替天行道,除恶扬善。

通过审判和杀戮,导演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那就是“痴愚之人,被洗脑的人,是否有罪”。

陈桂林的选择和杀戮,也可以看作是导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被洗脑不是醉,但有机会看到珍惜,却仍然不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甘愿做井底之蛙,自我洗脑的人,是有罪的。

这是这部电影的表达,也是它聪明的地方,用非常商业化的包装,把这样的冒犯隐藏在爽片的外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