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的2023年,经济没有迎来预期中的复苏,各个行业压力依旧。作为股权投资行业去年一年的收缩性格外明显,多数机构都处于“假装在投资”的吊诡状态。

所谓“假装在投资”,就是投资经理们依然在勤奋地出差,频繁地接洽、拜访和尽调各种项目。看上去忙忙碌碌,但是绝大多数项目最后都没有投。

没有投的一种原因是,去年不少项目本身的成长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达预期,甚至出现严重下滑。不少项目年初看着发展势头还不错,创始人信心满满,企业也颇受基金青睐追逐。

结果等到上半年结束,市场形势、企业订单却陡转直下,企业发展似乎被意想不到地踩了急刹车。这就让还在跟踪以及推进尽调这些项目的机构,不得不放弃,满怀遗憾的挥手作别。

做了这么多年投资,在对项目实施尽调的过程中,发现标的企业进展不达预期的情况,并不足为奇。但是去年在上半年和下半年如此mini的周期当中,居然有不少企业的增速出现集体性的熄火,甚至出现生存危机,还是近十几年来相对少见的特殊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

很多项目没有投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LP如今是越来越小心谨慎了。中国的LP一直都是很强势的,尤其是市场化基金里主要出资的LP,一般都会要求在基金的投决会当中保留一个席位,而且这个席位往往具有一票否决的权利。

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种悲观的情绪悄然蔓延,这反映在投资圈里,就是不少在基金有投资决定权的LP出手非常谨慎。

处于相对早期的项目,他们基本不会有兴趣;收入5000万以下的企业,就可以直接就略过;即便是典型的PRE-IPO项目,申报北交所的一般不看,按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准备上市的暂且不考虑;没有知名机构领投或投资过的不看。

连辅导上市的券商和会计师,如果签约的不是头部机构,这样的项目也会被打几个问号。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很多很多不看不投的标准。

站在今天的视角,特别是在IPO放缓以后,LP们当初的投决标准和条件,彼时让人觉得有些过于苛刻,有点近乎“找茬儿”的味道,现在反而成了一种正确的选择。很多项目去年没有投资,回头一看反而是一种万幸。

不过这并不是体现了LP们真的很专业,就当时的实际情况而言,他们那些选择放弃的判断标准,只是众多LP们收缩投资行为的话术和理由而已。背后的真相是,反映出这些仅存不多的市场金主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不好,对投资信心更加不足。

没有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资和地方政府出手越来越谨慎。

大家都知道,PE行业如今最大的金主是国资和地方政府。比如各种国家级的投资基金,动辄就是几百亿,上千亿的规模,人家是天子门生中央军,含着金钥匙出生,真的是有钱。比如社保基金和保险公司,也都在加大对股权投资基金的出资力度。比如各级地方政府设立的基金,不管实际资金实力如何,喊出来的都是几十亿、上百亿的规模。

反观那些长三角、珠三角的民间LP,资金实力和他们相比,简直就是弟弟的小弟弟。

但是越是这些财大气粗的金主,目前投资越发谨慎。比如作为中央军的国家基金,看着很有钱,其实投资是有特殊战略任务和方向的,这就决定了他们能够参与的项目,还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些基金是不可能去看早期项目和中小企业的,没有3亿元的营收,5000万的利润,根本就进入不了这些金主的初选项目库。

作为地方政府而言,设立了母基金还要搞子基金。搞子资金就需要管理人配套募集资金,这个配资比例从30%-50%不等,而且有返投比例的要求。

不少子基金的设立以后,并非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基金投资的部分项目甚至全部项目,又需要在本地落地,这增加了与项目方达成合作的难度。所以,子基金能顺利投出去也是一个耦合度很低的事情。

过去几年,在注册制的试行过程中,股权投资行业上市退出相对容易,其实是存在政策红利机遇的。遗憾的是,有很多政府的基金,由于坚持被投资项目在当地要有落地的产线,至少需要设立一个研发中心,所以错失了不少拟上市项目的投资机会。

如今IPO节奏整体收紧了,投资退出变得相对困难,地方政府想要找“既能退出、又能落地”的项目,只会变得难上加难。

是的,IPO已经收紧了,而且这一收紧,时间可能就是一两年。这种政策环境带来的市场形势变化与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各类投资人会变得更加谨慎,出手只会更加小心,PE与风投全行业“假装在投资”的现象,只会更加普遍和明显

网上有个段子,说PE行业的人前几年是投A轮、投B轮、投C轮,如今则是在投简历。其实啊,今年是PE行业市场化供给侧改革出清的深化之年,关停倒闭的基金管理公司只会越来越多。绝大多数的从业人员,想投简历估计都木有太多地方和投机会投。

最近出差,一直都是坐高铁二等座。通过听周围的人打电话,发现一个车厢的同行原来真的不少。大家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联系业务,沟通合同条款。

最大的一个变化是这种旅途业务沟通的场景,从过去的商务舱、一等座,纷纷腾挪到了二等座。而这种看似繁忙的业务场景背后,其实大家心里都很苦都很虚,因为很可能还是“假装在投资”。

2024年,“假装在投资”只会继续下去,只会愈演愈烈。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要对融资形势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对。美元基金们对内地市场,有点放马南山的意思;国内基金的主力是国资和地方政府基金,拿他们的钱是个巨大的挑战。

PE行业“假装在投资”如果继续下去,是个问题,是个隐患,也是个细思极恐的悲哀现象。这对于中国整体的创业和创新活动,无疑会产生相当负面的冲击与桎梏,必须要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大洋对岸已经把我们列为头号竞争对手,特别是科技领域的竞争已经全面开打。要想保持与美di的科技竞争能力,国内PE和VC机构们的对科技创新项目、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孵化能力,包括必要的冒险试错的行为,都是不能减弱,不能缺席的。

然而现在非常拧巴的问题是,想投资的机构没有钱,有钱的机构不会轻易投资。内地PE行业的国资化业态、管理运营的银行化趋势,会让这个行业的活力下降;然后,然后就不说了。

其实国资基金一旦设立了,资金投不出去也是事,一旦被xunshi出来也是需要整改的问题。但当下的市场环境,想让风险厌恶类型的国资基金加大投资力度,特别是能够“投早投小”,这显然是个悖论。

要想实现国资基金积极作为,需要从监管上进行改革,提高对国资基金投资考核的“容错率”和“容忍度”。如果按照常规的投资追责原则,国资基金的运作空间会大大受限。

更为现实的一点,就是需要国资基金进行改革,用更加开放的思维和机制,把存量基金的运营引入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开展合作投资。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个永恒的道理。在经济的底部和股权投资行业的下行周期,积极推动国资基金与专业管理人的合作,实现凯撒的归凯撒,人民的归人民,各司其职,各得其利,这个模式对于行业破圈,其实有着更为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否则这个市场会因为资源配置失衡,陷入一种混沌之序和钝化状态。有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人柴米充足却不敢点火下锅。大家都“假装在投资”,就委屈了那些有本事,有理想和有冒险精神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了,最后委屈得,还是中国的产业升级和新质发展这件大事了。还是那句话,“假装在投资”这事细思极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