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粒种子

——读《杨绛传》

刊于《班组天地》2024年1月刊

责任编辑 乔吉奎

◎张修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杨绛传》相遇,源于一家图书专营店的视频直播。不等主播讲完,就下了单。书籍流转到手,我便利用周末,断断续续读完。掩卷沉思,一种对于一生有书读的向往,一世好读书的尊崇,由这部书的赏读,裂变得更加神圣。

《杨绛传》共分为9个章节,将童年成长、求学历程、文学创作、剧作翻译等呈现于读者眼前,真实还原了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全书将杨绛先生艰辛跋涉的人生描摹得诗情画意,体现了90后山东作家赵瑾瑜洒脱飘逸的文风和厚重扎实的文字功底,读后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关于好读书的述说,使我一个文学爱好者,有了坚守读书可以明智开悟的思索。

身边有书,人生有味

对于读书,杨绛先生曾比作“串门儿”,形象而生动。她在一篇文章里说,读书,高兴去哪里就去哪里,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现实社会中,相比于长辈,我们“串门儿”的机会少得可怜,忙于应酬,耽于“抖音”,幸于躺平,仔细想来,确实人生无味,对不起流走的时光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杨绛传》,其中一段对话让我过目不忘。一次,杨绛的父亲问她:三天不读书会怎样?杨绛回答:不好过。父亲接着问:一星期不读书呢?杨绛没有停顿,说:白活了。父亲杨荫杭身居高等监察厅检察长,翻译的西方学术名著影响一代青年;毕业于上海著名的女子中学——务本女中的母亲唐须嫈“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看小说”的“绝活”,对杨绛先生是一种耳濡目染。试想,泡在刷抖音、追剧里的日子,确实不堪回首。

无论是在出生地江南小城无锡,辗转上海求学,还是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就读东吴大学、在北京的清华研究生院深造,在牛津大学、哈佛大学教书,杨绛先生最离不开的就是书。在东吴大学,顺手抓住一切可以“吃”的书籍,图书馆里的小说尤其是西方小说,几乎被她看了个遍。在牛津大学,与钱钟书先生展开“阅读比赛”,文学、哲学、心理学、史学均有涉猎,这为自己的外文翻译、剧本写作、文学创作,以及后来的著作等身,夯实了根基。身边有书,人生有味,其乐无穷。

手里捧书,滋润补养

有人说,要想干好工作,必先工具锋利。读书,应该是基础而锋利的工具。在一个单位工作时,老领导不止一次地说“读书,是为了防止本领恐慌”。他说:“读书,进了自己脑袋;学习,走进自己库房,谁也夺不走!”杨绛先生曾说:“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手捧一部书,晴耕雨读,是一种知识滋润,更是一种内在修养的补给、外部形象的打磨。

看看杨绛先生的作为,即便是在动乱年代,她依旧嗜书如命。在干校看守菜园的特殊时期,只要条件允许,她总是会看看书,写些东西。读后着实让人为之精神一振。

在我的身边,就有不少的读书爱好者。比如在中企互动平台做兼职管理员的李新宇老师,仅半年就读书近60本,且每读完一部作品,就写一篇书评。这需要多大的韧劲和耐力啊!

与书结缘,捡拾遗忘

杨绛先生曾说,世态人情,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于是,才有了她的处事不惊,荣辱不惊,顺逆境不惊,这应该源于由读书生发的感悟与丰富的人生阅历的融合。“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这样的大度,或许升华到一定境界才会有。什么物质享受都可以抛弃,唯独不能没有书,这或许是读《杨绛传》留给我的最大启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书有缘,自是把读书看得比自己的财富更重要。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去世后,杨绛先生将两人毕生的稿费、版税捐给母校清华大学,并设立“好读书”基金会,专门奖励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寒的学子,捐赠逾千万元,数百位学子受益,这是何等的胸怀,又寄予多少厚望。

在《杨绛传》里,我看到:为了更好地翻译《堂吉诃德》,近50岁的她开始自学西班牙语;围绕捡拾遗忘,她放弃尘世物累,重温逝去岁月,整理钱钟书的书稿,使得这些文化瑰宝得以留存……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她也没有放下写作《我们仨》《走在人生边上》。我理解,不仅仅是为了“死者如生,生者无悔”。

合上这本传记,我在想:杨绛先生在黑暗如墨的年代,不放下;在颠沛流离的岁月,不放手;在动乱灰暗的日子,不放开。将有书读,好读书,作为人生之大乐趣,凭借的是一种什么力量?心中又有怎样的信仰支撑?命运的波澜几经周折,为什么摧垮不了读书的坚守?这或许是《杨绛传》留给我的更为深刻的思考课题。

正如杨绛先生所说:读书,能使我们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绪、会思考的人。我顿悟:读书,是一粒种子!拥有种子,怀揣希望,才是人生最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