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GDP中,第二产业占比仅有19.18%,严重偏低。而全国GDP中,第二产业占比为38.3%,是海南的两倍。

此外,海南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也偏低。总体而言,海南产业结构出现了 “生产弱、消费强”的奇特构成。消费强本是好事,但海南的消费强,并非本地居民购买力强,而是因为游客消费的加持。

错失工业化带来什么问题?

从三次产业对中国GDP增长贡献图我们可以看到,凡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阶段,都主要依赖第二产业拉动,第二产业增幅缩减,第三产业增幅也会缩减,原因很简单,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例如研发设计和技术服务、货物运输和物流服务,包括金融、租赁等,都高度依赖第二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从小渔村变大都市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先有工业化,才有都市化。在深圳经济突飞猛进的年代,第二产业占比长期超过40%,有的年份甚至超过50%。

反观海南,几十年来之所以未出现高速增长,正是因为没有工业拉动。海南的第二产业占比,起点与深圳差不多,却没有像深圳一样拉出一根快速上升的斜线,而是长期徘徊在20%上下。

在国家快速工业化的时代,海南错失了工业化,海南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此。

没有工业化,导致海南缺少稳定庞大的就业岗位,理工科学生在海南很难找到工作,本地人才大量外流。海南大部分青壮年都在中小型服务业企业就职,工资低、工作不稳定。

没有工业化,导致海南物价偏高,由于岛内生产量小,工业品大都依赖岛外输入,与其他地区双向物流不同,海南货物单向运输比例高,许多货车不得不空车返程,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没有工业化,导致海南虽有优良的海港,却没有货物可以运输。与海南面积差不多的台湾,其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500万标箱,而海南目前仅300多万标箱。规模小,也使得海运的低成本优势得不到发挥。

没有工业化,不但缺少人才和产业链配套,还带来一个副作用。由于大部分居民在缺乏规范管理、没有标准工作流程的中小企业和个体户就业,工作氛围散漫随意。社会的时间观念、规则意识都有待工业化的洗礼。

当然,有人会说,我们过自己的小日子,要什么工业化。

这显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诚然,一部分海南居民受益于低成本即可获得的天然物产,一部分海南居民受益于地价房价高涨带来的土地房屋变现和租金收入,日子过得比较容易。

但这基本属于靠天吃饭,下一代人还能不能靠得上充满不确定性,面向未来,还是要靠工业化来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难道,我们还要让海南的优秀学子,一代接一代在外漂泊吗?

新型工业化带来什么机会?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24年工作任务,开篇就提到了“新型工业化”,并提出要“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新型工业化,简单说就是工业化+智能化,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在这个阶段,传统制造业需要升级换代,许多落后的产能将会被淘汰。

每一次大范围的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都是补课的好机会,也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这次也一样,对于海南这样的工业薄弱地区,有机会跳过传统的工业化,直接进入到新型工业化阶段。

海南的主导产业,标准的提法3+1,即: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曾经有非常短的时间提过3+1+1,这最后一个1是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主要就是指生产性服务业,即区别于传统的生活服务。我们前面说了,没有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就是无米之炊

高新技术产业,跟新型工业化有很高的重叠度。但这个词,容易让人想到信息产业、数字经济,就正如我们在海南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产业园看到的,营收很高,产值很高,但却没几个人影。是的,离开了工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就是泡沫的代名词。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有重叠,但还是加上制造业比较好。

海南也不是没有工业,除洋浦多年来布局工业外,占海南经济三分之一江山的海口市,近期也明确提出“强工业”发展思路,并颁布了《海口市做强工业经济二十条措施》。

近年来,洋浦的石化新材料产业、海口的生物医药产业都已经形成规模,为海南工业化注入强劲动力。这也证明,海南并非做不了工业,关键看想不想做。

旗帜鲜明打造“西部工业走廊”

对于工业,海南多年来一直摇摆不定。如今,东风已至,是时候扛起新型工业化大旗了。具体来说,就是把先进制造业纳入自贸港发展战略,积极打造“西部工业走廊”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海南西部工业走廊涉及海口、澄迈、临高、儋州、昌江、东方6个市县。

具体包括:

打造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海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海口高新区、老城科技新城)、儋洋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洋浦经济开发区、木棠工业园、王五工业园)。

打造3个海南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东方临港产业园临高金牌港开发区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

数据显示,2023年海口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84.2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达78.9%,医药产业工业产值达273.6亿元,同比增长10.4%。

可以看出,海口“强工业”策略已初见成效。“强工业20条”倡导“工业项目原则向园区聚集发展”“鼓励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园区迁移”,与国家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政策正好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依托两港两站(新海港、马村港、海口站、海口南站),以美安、金马两大园区为核心,统筹海口综合保税区、新海物流园、金马物流园,形成海南最大的连片工业集聚区。

同时,海口市继续发展壮大狮子岭工业园、云龙产业园,适时启动龙桥产业园,集中省会优势资源,挑起“西部工业走廊”大梁。

GDP反超三亚的儋州市,则深谙“无工不富”的真谛。正是工业的快速增长,让儋州夺得了海南第二城名号。多年后回望,我们会明白什么叫“实至名归”。

在儋州市3+n+n产业规划中,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居于主导地位。其中,石化新材料产业成为海南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海上风电、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已初具规模,因“加工增值30%免关税”政策而生的加工增值行业以连年翻番之势迅速壮大。

儋洋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依托洋浦港,以洋浦保税港区、洋浦石化新材料产业园为核心,向东辐射发展木棠工业园,向南辐射发展王五工业园。

位居海南西南的东方市,正在打造一个小洋浦——东方临港产业园,聚焦石化新材料、先进制造业、清洁能源三大产业。目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湘科控股已落户东方临港产业园,发展国之大者的工程机械、高端装备、特种装备产业。

在第二产业非常弱的临高,酝酿多年的金牌港开发区也正式开始启动。如今,进入到园区,会发现到处是新建的道路和厂房,一派生机勃勃景象。或许,临高很快可以摆脱GDP在沿海市县中吊尾的局面。

依托昌江核电站成立的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主要发展新型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产业。园区正处于起步阶段,非常适合高能耗的制造业企业入驻。

上述园区,除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外,均已位列海南自贸港13大重点园区之列。

总体而言,海南西部工业走廊有一个重要特征,依托港口资源,走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路线。

一说工业,就有人担心环境污染问题,在今天,这完全不是问题。大家看看弹丸之地的新加坡,其裕廊工业区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集造船、炼油、钢铁、水泥、化学等重化工产业于一体,目前这里是世界第三大炼油基地。即便如此,新加坡仍被誉为花园城市,其优良的环境被全世界游客认可。

新加坡的海岸线,也大部分被港口和机场占用,这与我们动辄祭出环保大杀器把机场港口项目拉下马有天壤之别。许多人走火入魔,忘记了环保要以人为本的简单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人的生存环境才能够改善。

海南已经错失工业化,不能再错失新型工业化了。

(注:文中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系笔者在现有规划基础上的个人建议,请谨慎引用。)

如果你也对海南自贸港政策解读、城市规划、产业发展感兴趣,请关注“华语天涯”账号,我们将第一时间提供信息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