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星火起诉莫言的事件,并未平息,还在发酵。

他在要什么?在追求什么?

看看过往他干了什么就知道了。

数周前,他将一位在网上言论出格的网友,送进了监狱。

数周前,他发动围攻,让一个人的微博封号了。

而对莫言的攻击,则持续了几个月。

这些行动的本质是什么?他在谋求一个“定罪权“。

在他的心里,不管是派出所、法院、微博审核机构,都应该服从于他。只要他认为对方有罪,那么,这些机构,就应该成为他的执行机构。

这时,他就拥有了“权力”。

他的这种“权力”本质上来源于一部模糊不清、可以随意解读的法律,在这部法律中,并不能确切地说明到底什么样的言论、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内容是违法的。

他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

这种模糊的方向,给了毛星火们争夺“定罪权”的空间。

在过去几年的舆论场当中,以司马南为首的一群人在舆论上的鼓噪,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这个“定罪权”。

他们说谁有问题、谁是坏人、谁是买办、谁是资本家、谁是汉奸,谁就是!不容辩驳!

甚至他们说任正非、曹得旺、宗庆后才是民营企业家,而柳传志、马云、钟睒睒,就没有资格叫民营企业家。

定义,得由他们下。

在这个过程中,造谣、污蔑、断章取义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将农夫山泉叫是美国的农夫山泉,正如司马南质问联想是哪国的企业。

甚至有他们的拥趸把农夫山泉绑在了“亲日”“媚日”的火刑柱上。

有人说农夫山泉产品茶π的“茶”字像日本靖国神社。

还有人说农夫山泉包装的山图案是富士山,应该改名富士山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一个商标,也要解读为媚日。

所有的判断,是完全主观的。

几乎所有的攻击行动,都是由他们随意解读信息,随意编造谣言。

跟随者如云。

这种舆论不断地向着政府各种机构进行施压。所有的民营企业家,特别是大企业家们,如坐针毡,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是谁。

农夫山泉的老板,能预计他会遇到这种舆论攻击吗?

在这些人的眼里,我已经代表人民定“罪”了,无数人在评论区点赞了,支持了,我就代表正义,你们这些政府部门的人,看着办吧。

如果政府不理他们,那就继续对他们眼里的“罪人”进行舆论追杀。

甚至毛星火扬言,如果司法机关不处理,他就自己使用暴力。他丝毫不掩饰,他对暴力管制他人的追求。

他认为,他才是真正的法官,他手里握着“正义”的“权柄”。

在这些行动中,他们既不是消费者,被哪家企业欺诈了,也不是所谓的受害者,被哪本书的内容、哪句话侵犯了,更不懂什么商业、产业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甚至连个财务报表都看不懂,连中国有多少人口都不知道。

低智、无知、煽情、诱骗、谣言,成为了他们言论的典型特征。

他们号称自己代表着人民,毛星火要求莫言赔15亿,他说代表中国十五亿中国人每人索赔一元钱,他住在出租屋里,在网上疯狂地找着各种他看着不爽的人,随着一个又一个“成功”案例,他高潮了。

这一刻,他找到了“神”的感觉。

这种感觉叫:我想让谁死,谁就得死!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他并不孤单,他的支持者,有数十万,在他发起的调查中,支持他起诉莫言的人就有近万。而他的导师、率先发起对莫言攻击的司马南,全网有千万级的粉丝。

司马南攻击莫言的视频,加总在一起在网上起码有几千万的阅读量。司马南的前期舆论造势,为毛星火今天的行动奠定了支持者的基础。

可以说,二者的粉丝高度重叠。甚至可以说,毛星火实际上就是司马南炮轰莫言后更为极端的舆论打手。

这些人随时在找“汉奸”在找“买办”在找“万恶的资本家”,只要哪一个能靠得上边,马上发动舆论战,舆论战不仅仅是要羞辱这些人,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用舆论推动司法机关采取行动。

在这种风气下,中国似乎只有华为才配叫民营企业。

中国似乎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家,才配叫企业家,其余的全是“万恶的资本家”。

中国似乎只有司马南这样的人,才配叫良心文人,余下的都是汉奸。

他们打着“爱国”政治正确的名义,正在舆论发动一场破坏中国改革开放、破坏民间追求经济发展氛围的网络运动。

如果他们成功了,他们会一步一步紧逼。这种当“神”的感觉会让他们迷恋。

只要你不符合他的价值观,只要你的一句话被他解读为“不爱国”,他就将行使他的“定罪权”。

只要你的企业行动,他们看着不爽,就马上可以让你从高高在上的企业家明星,堕落成人人喊打的”买办资本家“。

毛星火,或许本人只是一个偏执狂,不足为虑。

但如果他持续成功,那么,他的那些支持者,会个个有样学样,开始了全网抓”汉奸“,抓”买办“的网络行动。

我看到,在这种刺激面前,很多自媒体,已经在跟进毛星火的行动。

他们散布在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角落,让人防不胜防。

最终,解决问题,还是要从法治入手。

模糊不清的法条,可以随意主观解释的条文,是不能人们知道法律的边界的,就只能给毛星火这种人钻空子的机会。

民营企业家的法律地位、正当商业行为的保护,更应该成为法律的重中之重。

法治社会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预期稳定,法条清晰是法律的基本要求,立法部门在设置法律时,不能忽视法律最为基本的原则。

我们反复强调要保护产权,稳定预期,而人身权就是最为重要的产权。

官媒”浙江宣传“都看不下去了:

那些以“爱国正能量”为标签的“大V”,或许今天可以通过自设话题“收割”广大网民的情感,赚得盆满钵满,但这样骗取来的流量根本无法驾驭,迟早会被流量反噬。因为它与绝大多数人们心中的爱国逻辑背道而驰,那些看似“大快人心”的爽文,究竟是“爱国”,还是“碍国”“害国”?稍加思考就会有清晰的判断。

若是类似于司马南,毛星火这样的人峰起云涌,霸占了网络舆论,占据了“政治正确”,试图在网络上攫取“定罪权”,

那么,

法治社会不会被破坏吗?中国经济向好发展的势头不会被阻断吗?中国坚持不断向外开放的环境不会被搞乱吗?中国的企业家们还有安全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