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上方“51上私立“→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今年,2018年出生的孩子,将“幼升小”开始上学。去年的入学高峰,想必很多家长都“心有余悸”历历在目。

不过,2017年是最近这几年的出生高峰。从2018年开始,北京的出生人口就急转直下。从2018到2022年,北京的出生人口已经六连降,而且降幅不小。

随着新生儿的减少,从幼儿园到小学,“招不到学生”将逐渐成为学校要面临的难题。而其中,民办学校将首当其冲。因学生数量减少而导致的学校洗牌,将逐渐拉开帷幕。

幼儿园开始“缺学生”

“某某幼儿园给我打电话,问我要不要送孩子去他们那儿。”王倩接到某知名幼儿园的电话时,非常惊讶。

3年前,她想把孩子送到这所离家近又知名的幼儿园,发现自己根本进不去。她托了人,还像模像样地做了简历,但最终也没能成功。但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简历上的电话3年后成了“销售线索”,幼儿园主动向她伸出橄榄枝。

“难道现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少了吗?”王倩的疑问,在李爽这里得到了证实。

李爽在一家幼儿园工作,她所在的幼儿园这两年的在园人数锐减,“园长现在最愁的就是从哪里招生。”

根据相关部门的数据,2017年北京市的出生人口达到17.1万人,是自1970年以来最高的年份,之后便开始掉头直下,连续6年都在减少。从2018年的14.1万,降到了2022年的7.5万。虽然2023的数据尚未发布,但肯定是在减少。

在2017年的人口高峰之后,北京市的出生人口年年下降。图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

当2017年出生的孩子在去年上小学后,幼儿园的孩子,开始减少了。

不止是北京,全国都是如此。

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093万人,较2022年减少534.5万人。

在园幼儿减少,也引发幼儿园关停潮。教育部数据显示,幼儿园数量连续15年上涨后,在2022年首次下跌,幼儿园数量为28.92万所,比上年减少5610所。教育领域中,幼儿园最先遭受生源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二十年幼托相关企业注册量变化 图源:天眼查

小学感受到了“寒意”

就像多米诺骨牌,“缺生源”将很快传递到“下一棒”——小学手里。

已经有一部分学校的老师,提前感到了“寒意”。

何勇是北京一位民办学校的招生老师,他感觉自己所在的学校,前几年是高中比较难招,但今年明显感觉小学一年级的招生压力来了。“去年招生特别容易,还有很多人来问,但今年都过完年了,也没多少人问。”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今年的招生大幕尚未拉开,具体情况尚不得而知。但相比2017年17.1万的出生人口,2018年只有14.1万。3万的缺口,肯定会在招生上清晰体现。

“我将来会不会失业?”一位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老师在网上发问,引发了很多老师的共鸣。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的模型预测,到2035年,全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

老师过剩的背后,学校有可能也是过剩的。

民办校即将“大洗牌”

随着生源减少,首当其冲面临“洗牌”风险的,就是民办学校。

作为相对而言“商业化”的选择,民办学校在接受家长用脚投票的同时,也将随时面临家长的撤离。

一个非常矛盾的现象将更加明显——有些学校将更加一席难求,有的却招不到生。

与公办学校不同,民办学校面临的除了新生儿减少这个共性之外,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有钱人减少。

受到三年疫情以及经济形势下行的叠加影响,很多家庭在对教育的投入上减少了支出。

笔者的一位朋友,老大上的是学费20多万的民办学校,而到了老二,则直接变成了家门口的“菜小”。原因无他,没有闲钱了。而像这位朋友这样的家长,绝不是少数。

这对于民办学校的投资方和操盘手而言,无疑是未来几年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如何才能在整体入学人口减少的情况下,保住自己的基本盘?这就需要学校必须尽快拿出中长期的规划,而不是仅仅把目光放在当年的招生上。

未来,只有在教学上苦练内功、在管理上提升品质,并且注重口碑宣传的学校,才能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否则,在当前的环境下,“翻车”不仅仅可能出现在娱乐圈的明星身上,对学校而言也一样会遭到重创。

以春节过后发生在北京中小学校的一些“大瓜”为例,虽然每个“个案”原因都不相同,但最终都看出学校在管理上缺乏经验。

而这种口碑翻转,可能就会在一夜之间葬送学校之前积累的口碑。学校团队还在洋洋得意“上春山”,殊不知在家长的基本盘上已经翻车。

一个可怕的知识点:今年是北京各家学校第一次面临整体生源减少,而今年,却是未来几年生源最多的一年。

文中王倩、李爽、何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