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秀明

男,1954年10出生,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人,自幼爱好书法,13岁习书至今52年,其作品于1974年获烟台市职工书法大赛一等奖;1992年书法“剑”获全国第二届红军杯书赛二等奖并被中国红军纪念馆永久收藏;1993年“清风、冰清玉洁”分别获得全国书赛一、二、三等奖。国家级奖项147项,金奖47项......被中国书画创作基地特聘为书画创作师,被国家授予国家非遗文化传承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纵观书法界,时常可见低级庸俗的观点,一些书法家为提升自己的“身份”,不惜编造谎言,吹嘘自己的出身,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称颂,滑天下之大稽。任秀明没有这样肤浅的心理,他的文化修养告诉自己,生命同等重要,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没有本质的区别。站在这样的文化至高点,探求书法之堂奥,当然圆融,当然中庸。任秀明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符合艺术规律,因此,我们看到的任秀明书法,透露着历史的气息,飞扬着生命的情思,予人以审美的愉悦。

流行日久的书法视觉冲击力之说,越来越时髦了。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直插云霄的长篇巨制,那种淋漓和张扬,是一种过度的夸张,显现着当代人的肤浅,极大背离了书法的文化意义。其实,书法就是平实的书写,心灵的袒露,文化的表达,除此之外的结构探索,笔法突破,仅有理论的意义。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当我为自己的观点感到“保守”或“不时髦”的时候,我看到任秀明创作了许多具有思想性、趣味性的“书法小品”,聊聊数字,意新语俊的跋语,给人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书法是高贵的,也是深奥的。试图以某种理论样式介入书法审美,是极其艰难的。然而,我所期盼的书法表现和我所推崇的书法审美,在任秀明的书法建构屡屡得见。任秀明强调书法的“写”,而不是“作”。“写”,凸显书法家主体的生命趣味,它把艺术创作转化成与生命共振的自然表述,强化着生命的文化记忆。与之相反的“作”,将笔墨完全外化,在粗陋的呐喊声中,仅存的视觉冲击力,淹没了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自然对完整的书法审美构成了破坏。另外,任秀明时刻把握传统的重心,温润的书写,质感的线条,优美的墨韵,准确的结字,即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当代书法家精彩的作品,也使我们领略到传统书法艺术的风采与蕴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