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的这场盛会中,“养老”“就业”“房地产”“教育”等仍然是百姓关切的重要民生话题。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养老金融纳入五篇大文章。社会各界对于我国养老金融未来发展有着更多期盼。2024年的养老保障如何更有力度和有温度?如何构建多元化养老金融帮助“银发族”实现老有所养?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针对加快高质量养老金融发展的建言献策也成为值得期待的看点之一。

#01

银发经济尚处蓝海,深耕养老金融大文章

据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预计“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不断加大,如何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金融是重要力量。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要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丰富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可以说,发展银发经济意味着养老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给金融服务养老产业带来机遇。

根据最新发布的《养老金融蓝皮书: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23)》预测显示,预计2030年中国养老金积累规模将达到约30万亿元,占同期GDP比例将接近20%。专家表示,银发经济供给侧正处于蓝海,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深耕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

“长寿时代,养老金融是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主题”。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金李针对养老领域准备了相关提案。他在提及金融支持养老方面时表示,目前在政府和市场通力合作的背景下,以个人养老金为代表的养老金融步入新的轨道,养老服务金融成效初现,养老产业金融持续发力。与此同时,我国养老金融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他分析认为有三方面,一是老年人缺少足够的购买力支撑的养老金融需求;二是养老服务金融,也就是金融产业本身的适老化改造。这是养老金融的重要部分;三是对养老产业金融化的大力支持。

金李还表示,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均应发挥重要作用,大力提高养老服务供需双方的积极性,提升养老服务金融市场活力。“对金融机构来说,要创新各类养老金融产品,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养老金融服务和积极探索与养老服务行业的合作,拓展养老金融。”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就曾针对发展养老事业建言提出“要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养老金规模,放宽企业建立年金计划条件,有序扩大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范围。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加大对养老机构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养老机构经营成本。”近日,白涛委员表示,要重点解决好老年人居家养老、就医用药、康养照护等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02

金融服务助力“老有所养”,产品供给尚需持续优化

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设计,于2022年11月在北京、上海等36地启动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1月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36个城市及地区先行实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运行平稳,先行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增加至741只,包括465只储蓄类产品、183只基金类产品、70只保险类产品、23只理财类产品。

目前来看,全国范围内开立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虽然在增加,但实际缴存资金相对不高。如何增强养老金融产品吸引力,不断提升居民缴存积极性,是当前要解决的难题。特别是即将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面对养老产业这片蓝海,银行、保险、基金、理财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如何发力?

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近日表示,养老金融作为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重要内容,是由商业养老保险、银行理财、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管理的个人养老金业务,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传统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不足,实现保值增值,还可以满足受益人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障基金的使用需求。下一步,金融机构在积极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过程中,仍需各级政府给与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针对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周延礼提出,一是金融机构要积极应用数字技术,推动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优化产品设计和提升服务效率,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二是要完善养老金融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养老金融具有混业经营的特点,涉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乃至养老产业等多主体。应当建立一个全面、协调的监管体系,明确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和合作机制,以确保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三是要提高社会各界对养老金融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提供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鼓励个人和企业积极参与到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中,增加市场的活跃度和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