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创客公社 吴昊钰

没有机场,也丝毫不影响苏州的“起飞”

一直以来,作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都有一大憾事:迟迟未能等来自己的机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苏省内机场分布图

此前,我们曾复盘过相关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苏州被机场包围了

西有硕放机场,苏州人从高新区坐机场大巴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东有虹桥机场、浦东机场,足以覆盖苏州人的航班需求……(详见:)

不过,苏州尽管暂时还没有机场,但仍决心“曲线”圆梦

这个“曲线”,便是航天航空。

经过多年谋划沉淀,空客首个中国研发中心“落子”苏州;与中国商飞强强联合,苏州开始造“大飞机”了;就在近日,张家港独角兽天兵科技也传来好消息:天龙三号火箭首飞正紧张筹备中,该款火箭拥有52项创新技术,将实现一箭30星以上的发射能力……

由此,没有机场的苏州,为何却有着“飞上天”的梦想?凭一己之力,苏州又缘何起飞、腾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机场的苏州

却有飞上天的梦想

或许,有不少人会很好奇:没有机场,苏州为何还要执着“飞上天”?

一是,深深镌刻在苏州人骨子里的“航天基因”。自古以来,苏州人在辛勤耕耘脚下土地的同时,也从未停止过仰望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苏州工信

进入新中国,国家曾对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其中就有4位来自苏州。他们是:杨嘉墀、王淦昌、程开甲、王大珩。

二是,发展航空航天,意义重大。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航天是实现国产替代、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一环。

其附加值也远超其他产业。以航空发动机产业为例,按照单位重量价值计算,航空发动机、民用飞机、轿车和轮船比值就达到了1400:800:9:1。

因此,航天航空也成为推动城市制造业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力的重要产业。

三是,彼时正处“转型期”的苏州布局“飞天”,正当其时

人们总调侃苏州的产业结构:大而不强、大而不新。尤其是2020年苏州GDP突破2万亿之后,产业亟需再升级,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航空航天能带来极大的收益,不过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苏州最有底气的还是其极其完整的工业产业链。

彼时,在国家工业行业分类标准41大类、201中类、581小类中,苏州已拥有35、167和489类,具相当完备的工业体系,2020年装备制造业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元。

可以说,发展航空航天需要的,苏州都有。

再加上,苏州毗邻上海,交通便捷通畅,区位得天独厚,沪苏同城化效应不断加强,即便没有机场,苏州也有实力“飞上天”,并且一定能实现“飞天”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机场,

苏州一样“起飞”

早在2018年,苏州就在布局航空航天。

2021年4月,时任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表示,要举全市之力、汇各方之智,共同将苏州打造成为航空航天产业基地

多年来,没有机场的苏州,已然起飞,并在航空航天的赛道上多点开花、广结硕果。

首先是,“大院大所”不断在苏州汇聚。2018年,在黄维院士的牵线搭桥之下,西北工业大学决定设立西工大太仓校区。(软科显示,西工大在国内排名仅次于北航,位居第二)。

此后,西工大太仓长三角研究院、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中科院空天所、北航苏州创新研究院、南航苏州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的集结,为苏州的“起飞”提供了强有力的科研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航天航空产业布局,来源:苏州工信

再次是,苏州各县市区全面发力,各具特色

“你研发发动机,我就研究零部件;你探索航天材料,我便专注飞机内饰。”在苏州,太仓的航空零部件精密制造、工业园区的发动机零部件、昆山的民用航空部件加工、相城区的海鹰空天材料研究院等“多点开花”,都已成为飞机制造产业链重要一环。

此外,近年来,苏州外有行业巨头纷至沓来,强强联合;内有本土企业蓄力研发,蓬勃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早在2021年2月,苏州市政府就和中国商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实现了苏州制造业基础优势中国商飞航空产业链整合优势互补。以如今的C919发动机为例,从叶片到火焰筒有不止一项核心零部件来自苏州。

再如世界领先的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其在2022年6月曾宣布空客在中国的首个研发中心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于2023年4月正式启用;还有我国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在苏相合作区落地,打造数字化、规模化的“空天动力智能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36.4亿……

另一方面,来自苏州本土的迈信林航空集结百余名航空、航天领域管理人才,主营航天类武器装备专用紧固件,航空特种新型紧固件,航空、航天各类精密零部件的加工与服务,目前已在科创板上市

张家港也跑出了一家150亿独角兽——天兵科技,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张家港号”天龙二号液体火箭首飞成功,打破了全球商业航天企业液体运载火箭首飞持续失败20年的“魔咒”

一直以来,苏州人都自嘲苏州的国际机场是梅友国际机场,但即便短期内没有民用机场,也不影响苏州“起飞”,并迎来腾飞。

本文素材来源:

苏州工信:《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基地,苏州是认真的!》

大数据透析站:《最强地级市,开始造飞机了?》

江南智造总局:《苏州,没机场也能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