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周处除三害》是一部限制级电影(不建议带未成年孩子观看),毫不夸张。狂野的SM,一枪爆头的血腥,令人不忍直视。很多人奇怪,这样一部黄暴的影片是如何过审的?

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爽”片,紧张刺激,看得血脉贲张。他们在社交媒体分享的主要观影感受就是“太TM爽了!”

这部台湾影片在内地上映以来,票房与口碑齐飞,身边不少朋友都是冲着“大尺度”走进影院的。然而,这样一部优秀的影片,如果只看到“黄暴”,而没有对背后深刻的人性产生思考,这部电影就算白看。

《周处除三害》颠覆了以往江湖黑帮仇杀片的套路,没有恩怨,没有复仇,透过大尺度的杀戮,背后是对善恶、贪嗔痴和天道的探寻。

“周处除三害”原本是一个传统故事:恶少周处横行乡里,与南山猛虎和长桥蛟龙并列三害,忽有一日觉醒,要为乡亲除三害。他杀虎屠龙,改过自新,成就一段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演黄精甫借用这个典故,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周处除三害”。

男主陈桂林(阮经天饰)是个混迹黑帮的杀人犯,他在通缉犯榜单中位列第三,在唯一的亲人奶奶去世,又得知自己患了绝症只剩三个月寿命之后,男主忽然决定玩把大的,干掉排名在自己前面的榜一大哥“牛头”和榜二大哥“香港仔”(男主这个争第一的想法有点无厘头),最后到警局自首。

影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角色是男主陈桂林和化身“尊者”的榜一大哥:陈桂林践踏一切规则,始终在迷失中追求自我,而“尊者”则企图控制信徒,让他们放弃自我,成为行尸走兽。

《周处除三害》影片的英文名是“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直译是“猪,蛇,鸽”,这三种动物在佛教中分别对应恶之根源“贪”、“嗔”、“痴”。而“贪”、“嗔”、“痴”构成了影片的暗线。

演惯了偶像剧的大帅哥阮经天在这部电影里形象大变,他一头乱发,胡须拉碴,既颓废又不失凶悍。他饰演的男主陈桂林是一个矛盾体,他内心既冷酷,又柔软。在大肆杀戮麻木的邪教信徒之时,他毫无怜悯,而在面对弱女子小美之时,他又尽显柔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桂林不是什么好鸟,他混迹黑道,杀人如麻。他生活毫无目的,始终浑浑噩噩,甚至连击杀榜一和榜二大哥的理由都是想扬名,而不是出于公义。他愚昧无知,轻易就被邪教洗脑,一度加入邪教组织。

但陈桂林有自己的底线和道义,他心怀朴素的正义感,从不仗势欺人,反而对弱者充满同情,他对小美的帮助不遗余力。陈桂林对亲人感情至深,随身佩戴奶奶留给他的粉色小猪手表(对应pig),癫狂之中透着一股纯真,很好地演绎出“痴”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居榜二的“香港仔”手臂上的蛇形文身(对应snake)分外刺眼,蛇代表的是“嗔”,怨恨,愤怒,狂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仔”贩毒、杀人、强奸,无恶不作。他让小美的母亲替自己坐牢,却将她的女儿变成自己发泄变态性欲的玩物。这个人渣占有欲强,性格乖张,崇尚暴力,他调戏小美时,手下小弟笑了一下,他就用啤酒瓶怒砸对方;他怀疑男主觊觎小美,就拿着剃刀划伤陈桂林的脸。

榜一大哥“牛头”化身为“尊者”,他的纹身是鸽子(Pigeon),代表贪婪。表面上,他提倡灵修,宣扬抛弃世俗生活,感受心灵自由,实际上却大搞个人崇拜,用精神控制法麻醉信徒,掠夺他们的财富。而对漂亮的女信徒,他会垂涎她们的美貌。金钱,美色,一个都不能少,怎一个贪字了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尊者”洗脑无疑是成功的,在身边不断有人倒下,这些信徒仍不觉醒,他们的麻木既可悲又可恨。

“尊者”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说一套,做一套,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样的人在社会上广泛存在。当下那些搞邪教,搞传销,搞电诈的头目,哪一个不是“尊者”?

这个世界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单纯。看上去恶的人可能心怀善念,表面上慈悲的人,可能内心肮脏,而喜欢宣扬自己毫无私心的人,可能最贪婪。

男主没有羁绊,没有软肋,所以才无所畏惧。他可以践踏一切规则,以暴制暴,用杀戮去践行内心的道——正义和善良。而爽剧之所以“爽”,或许就是男主开挂式的搏杀,点燃了观众内心的那一点点血性。

我是徐叫兽,有趣的灵魂在这里相遇,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