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无慕姑娘。目前,正在努力做一枚会发光的单亲妈妈!

从决定做读书会,到如今,半年过去了——而我也消失了半年。

这半年,为了生活,我重新选择了朝九晚五的工作,遭遇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相识了一批相谈甚欢的朋友。

从第一期的读书会,只有几个相识的朋友聚在一起,借着读书,我见到了十几年没见的高中同学,原本各自忙碌的大学闺蜜,也新认识了几个朋友,以及一个来杭州旅游的漂亮姐姐,还是一名模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后,我暂停了我的读书会。因为一个人筹备一场读书会,我又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肯将就任何一个细节——那时,我刚经历了一场生命变故,带着两个孩子,重新找房子,搬家,再重新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

半年过去,心境不一样了。伤口渐渐愈合,生活局面也慢慢打开。

我总是跟母亲笑着说,也好,现在我又是当初刚毕业的状态了,无钱无房无车,这是现状。

可母亲说,人这一辈子,重要的不是有,而是无,无忧无病无灾,这是心愿。

所以,我为自己的读书会,更名为“三无读书会”,是对每一位读者的祝福和鼓励。

新的一期读书会,我们定在3月9日,阅读的书是迟子建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是一个短小但精悍的故事。

读书会阅读书目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

读书线下分享交流会

时间:3月9日 14:00—16:00

地点:杭州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想起读完这个故事时,整个人几乎虚脱。很多年了,看一个故事久久无法平复,尤其当故事中的我打开冰柜那一瞬,看到蒋百低头坐在冰霜中。

心,也凉了半截。

这样一幕,作者写得直接,冲击力扑面而来,也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了之前埋下的所有伏笔。

故事开篇,魔术师的妻子成了寡妇,世界只剩下无尽夜晚和哀嚎。她想去三山湖用泥土涂满自己的脸不让别人发现悲伤。火车却鬼使神差停在了乌塘这个矿区小镇,主人公也随之闯入这个陌生而不起眼的小镇人的生活中。

除了矿区,它们同其他城市一样,有高楼也有平房,有马路也有小巷,有汽车也有商铺行人,它们是大城市质地粗粝的微缩,带着隔夜茶般的陈旧感。矿山上有无数的矿工,每天赌着性命去矿井下工作,幸运的人能够就此操劳一生后握着丰厚的工资和一身病痛终老,而不幸的则随时会殒命在某一次矿难中,换来巨额的抚恤金和家属的悲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或许不知道,“矽肺”这种职业病在能源城市中寻常得像路边的石子。矽肺患者多是吸食过多粉尘煤灰的矿工,年老时他们的肺部和气管咳喘得像老旧的抽水管道,连呼吸都是奢侈,至死方休。

故事里中提到乌塘中“嫁死”的女人,让我悲愤。那些做好避孕措施的外乡姑娘嫁到乌塘时,便为丈夫买了好几份受益人是自己的保险,为的是丈夫死于矿难后坐收渔利。她们不为安稳度日,不想生儿育女,只是用一段青春换巨额的保险。这些命悬一线的矿工有时连真实的爱情和家庭都不能够拥有。

而故事里蒋百在矿难中失踪,他的狗依旧天天去矿车站等他,而妻子蒋百嫂日日流连在酒馆发疯,在停电的夜里号哭。而故事的结尾,蒋百坐在自家的冰柜里,以这样的方式隐迹在人间。

因为规定,发生矿难,遇难人数到10人,就要被封井,事故要上报,领导要被问责——于是上级用金钱让蒋百以这样的方式继续活着,以保全他们的职位。

可蒋百嫂呢?“她的生活注定是永无终结的漫漫长夜了”。

同样都是失去丈夫,魔术师有着体面的葬礼,而蒋百,没有任何仪式,他被强制性“死而复活”。

那些乌金般的煤块曾给予一方土地衣食富裕,也曾为一片大地烙下深深的伤痕。随着一代人的离世,那些记忆也会逐渐消逝。

迟子建在写整个故事,是冷静的,却也是悲恸的,因为她自己说,当时她的丈夫,刚好车祸去世。

所以这个故事,更像是悼念,是悲凉的。

合上书时,我突然忆起,电视剧《灵魂摆渡》曾借用过蒋百矿难的故事,难怪读完之后总有一点熟悉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佳句摘录

爱一个人会是什么感觉?你想起这个人会有心疼的感觉。

我想把脸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

一个伤痛着的人置身一个陌生的环境是幸福的,因为你不必在熟悉的人和风景面前故作坚强,你完全可以放纵地流泪。

在我看来,真正的喜悦是透露着悲凉的,而我要寻找的,正是如梨花枝头的露珠一样晶莹的——喜悦尽头的那一缕悲凉!

乌塘的雨是我见过的世界上最肮脏的雨了,可称为“黑雨”。雨由天庭洒向大地的时候,裹挟了悬浮于半空的煤尘,雨便改变了清纯的本色。乌塘人因而喜欢打黑伞。众多的打黑伞的人行走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让人以为乌塘落了一群庞大的乌鸦。即便如此,雨过天晴,乌塘还是显得清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