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终身教授”季羡林忠告: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儿女过了30岁,还做这两件事

我刚在网上看到一段话:“爷爷不努力,爸爸就会很辛苦。爸爸不努力,孩子就会很艰难!只有不负责任的父母才会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一个家族的兴旺、富裕,需要每一代人的努力。但在一个家庭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比“没钱”更让人困扰、更痛苦。正如著名教授季羡林的忠告:“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不是没钱,而是儿女过了30岁,还做这两件事!”读完后深感受益良多。

一心啃老

季羡林在《心安即是归处》中提到:“无论干什么行业,没有勤奋,便一事无成。我感到,即使缺乏才能,但只要勤奋,一个人的发展潜力依然是无限的。”孩子是父母的期望,每位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长大能有所建树,但在现实中,很多孩子长大后成为“啃老族”,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依赖父母,沉浸于自己的世界。

在一个家庭中,缺乏进取心比缺乏财富更令人担忧。季羡林老先生提醒我们,父母应该停止溺爱和纵容孩子,让他们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劳的习惯,这样长大后才能有更好的前途。

不懂感恩

季羡林在《心安即是归处》中有言:“如果缺乏和谐,那真是人生悲剧的根源。更进一步说,不和谐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不和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给予了无私的爱和关怀,不求回报。但并不意味着孩子理所当然。在现实中,有些儿女过了30岁后,不仅忘记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甚至对他们的关心和付出视而不见。

季羡林先生认为,父母应该适当地拒绝对孩子的过度包办,让他们经历一些生活的苦难,让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感恩。

季羡林在《心安即是归处》一书中分享了他的智慧。这位国学大师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生活起伏不定。到了晚年,他依然不停地思考,将自己一生的体悟汇总成文,写进了《心安即是归处》。这本书收录了他的63篇文章,涵盖了人生的意义、读书、处世、当下、孤独、生死等生命话题。每篇文章都蕴含着智慧,读懂了将对人生有益无减。

不可忽视的是,季羡林是一位生活的哲学家。他的文字饱含人间烟火。他的作品不艰深难懂,只是写写日常生活、人世烟火,以及独自守望雨夜……却能启迪人读出他一生的智慧,了解到世间的美好与丑恶、人性的复杂,早已深入他的心坎。

在这个社会中,节奏快、压力大、竞争激烈。人们常常会迷失自己的内心。而季羡林所倡导的平和心态和生活方式,则为疲倦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追寻内心归宿之地的建议。

长期以来,季羡林的书籍畅销不衰。这正是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他的著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他的著作能极大地帮助个人成长和思维提升。

再者,这本好书现在价格也不高,不过一顿饭的钱,就能让你汲取国学“泰斗”的百年智慧,何乐而不为?如果你正寻求一本能够平静内心,找到生活归属感的书籍,那这本书无疑是值得一读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