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泽连斯基3月1日宣布,他和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在哈尔科夫签署了乌克兰和荷兰之间为期10年的安全合作协议。

该协议包括荷兰今年提供的20亿欧元军事援助,以及未来十年的进一步国防援助。“它还优先提供防空、炮兵、海上和远程能力,特别强调加强乌克兰空军。”

在过去一个月里,荷兰与英国、德国、法国、丹麦、意大利和加拿大一起签署了类似协议,这是根据七国集团 (G7) 去年7月做出的承诺进行的后续手段。

乍一看,安全协议没什么啊,过去两年,欧美主要国家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些吗?

有与没有这张纸,差别是非常大的,没有是人情,有了就是规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遵守国际文件,作为国家信用的兑现。

有了协议,援助是有账可查,有据可依的,荷兰不履行协议,将失去国际信誉。这种信誉对某些人来说狗屁不是,但对大多数正常国家而言异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荷兰是乌克兰可以信赖的忠实盟友

这也是熊叔一再强调,英美为何在对乌克兰援助时始终处于领先地位,那是因为人家有国际义务要承担。

又啰嗦强调这个履行国际义务概念,旁友们是不是耳朵听起茧子了,重要的事说三遍。就如大丈夫立于天地,信用始终是排第一位的品质。

在一轮和平协议签署之后,又突然出现了一个新情况,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欧美盟国巴黎峰会后放话:“今天没有就正式派遣地面部队达成共识,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Nani?此言一出,天下震动,战争爆发两年来,欧美盟国从来都是明确不会派兵参战。马克龙此话虽然含糊不清,但至少说明,欧洲的领导人们探讨过派兵的可能性。

乌克兰换帅,美国援助卡壳,阿夫迪夫卡陷落,在此战争爆发两周年之际,乌克兰方面的负面消息层出不穷,欧美盟国派兵作为一种破局的选择,将对战争的进程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01

欧美盟国的不同反应

马克龙的话立刻引起了欧美盟国的集体反应,这些反应泾渭分明,反对和支持的各有人在。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盟国正在向乌克兰提供前所未有的支持。我们自2014年以来一直这样做,并在全面入侵后加大了力度。但目前还没有北约作战部队驻扎在乌克兰的计划。”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总理舒尔茨也排除了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的可能性。

“在一次非常好的辩论中,我们再次讨论了彼此之间从一开始就达成的协议,这适用于未来,即欧洲不会向乌克兰领土派遣地面部队或士兵。无论是欧洲国家或北约国家。”

美国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沃森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总统已经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派遣军队前往乌克兰作战。”

首相里希·苏纳克的发言人也明确表示,“我们没有进行大规模部署的计划。”

其他主要国家,意大利、捷克、波兰、斯洛伐克等国都明确提出了反对。

捷克总理菲亚拉表示,关于可能在乌克兰部署军队的讨论“花费了最少的时间”,并且不会再次考虑该问题。

“这不是一个话题,因为这个想法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欧洲没有人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

捷克总理的话为我们描绘了会议中发生的情况,“法国”提出了派部队的想法,但遭到大多数国家的反对,议题迅速被搁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龙表态,是皮裤套棉裤必有缘故。

但一部分国家则站在法国一边,这里有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吉斯说:“欧洲的命运正在乌克兰战场上决定。这样的时代需要政治领导力、雄心和跳出框框思考的勇气。昨天巴黎会议背后的倡议非常值得考虑。”

爱沙尼亚外长承认,目前在向乌克兰出兵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不过,他认为“这(马克龙的声明)可能会改变一些国家对立即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的立场,因为(军事援助)无疑是比直接干预更容易的决定。”

加拿大国防部长比尔·布莱尔更加明确表示,加拿大愿意派遣一定数量的士兵前往乌克兰,以“明确的非战斗角色”训练乌克兰士兵,前提是行动将在远离前线的地方进行。

俄罗斯方面,自然是反对,普京又盘起了核武器按钮,他在2月29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声称,如果北约军队被派往乌克兰,将会产生“悲剧性后果”,而西方对基辅的支持“可能会引发使用核武器的冲突”。

核武按钮包浆都快盘出来了,但没人相信普京敢扔,过去说了打俄罗斯本土就扔,乌东、克里米亚你都公投加入俄罗斯了,扔了吗?你说打赤刻大桥就扔,现在都快打塌了,扔了吗?

红线是不可以突破的,如果突破了就再往后挪挪。不是说普京没那胆子,还是形势没到那份上——也许真到了山穷水尽,眼看就要被推翻的时候,他才会拉全世界陪葬。

欧美盟国使用的是切香肠战术,不断突破,所以俄罗斯的态度不是反对派军的原因,那问题核心在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牛座巡航导弹可以搞定克里米亚大桥

02

盟国派兵背后的利害博弈

法国从一开始,就不是对乌克兰援助的重要国家,在日前发布的抗战两年来,法国军援清单中,我们只看到了与法国国际地位不相称的援助数量——

30套凯撒自行火炮系统、38辆AMX10装甲战车、250辆各种改装的VAB装甲车、160架无人机和10架无人机探测系统。

法国还向乌克兰提供了多种防空系统,包括SAMP/T(一套)、Mistral(六套)和 Crotale(两套),以及用于这些系统的数量不明的导弹。

乌克兰军队还收到了110万发小型弹药、约174万发12.7毫米弹药筒、3万发155毫米炮弹和1000多枚AT4反坦克火箭。

其他物品包括各种车辆、手榴弹、小型武器、医疗援助、技术设备、燃料、防弹衣等。

除了41亿美元的总金额之外,法国军方还帮助在法国和波兰训练了近1万名乌克兰士兵。

41亿美元,在援助乌克兰的国家排名中,相当靠后,据说,在这次巴黎主场,马克龙甚至与舒尔茨发生了激烈争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凯撒轮式自行火炮,法国援乌大手笔

马克龙暗呛德国:一些盟友向乌克兰提供了“头盔和睡袋”。战争初期,德国在援助上一直谨小慎微,提供了5000顶钢盔,这就成了揶揄德国援助迟缓的一个梗。

舒尔茨能咽得下这口气吗?今时今日,德国军援280亿欧元,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援助国,装备涵盖了陆军几乎所有武器门类,除了战机和金牛座导弹。

目前德国一直对援助金牛座中远程巡航导弹悬而未决,表面上是担心乌克兰用这个导弹袭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引发战争升级。

但实际上,仍然是德国对于战争的心魔,未能彻底去除,就是还要穿着一套和平外衣,生怕二战的历史小辫子被人揪住。

为什么波兰、波罗的海三国、芬兰这些国家态度就非常坚决,那是因为,人家真有一头牛。

就拿加里宁格勒的飞地来说,包围在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现在俄罗斯用船补给,非常不方便。如果俄罗斯要求两国开辟一条陆地补给线呢?

二战时,德国对波兰发动战争的理由不就是要获得但泽,打通与东普鲁士飞地的通道吗?大鹅有样学样,理由都不用重新编造。

这就是前线国家的焦虑,并非德国能深切体会的,所以德国在援助方面一直遮遮掩掩,小心翼翼;而前线接壤国家则撕破脸皮,毫无保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马欺负德国大叔有一手

马克龙正是抓住了前线国家的痛处:“我们将尽一切努力确保俄罗斯无法赢得这场战争。”

熊叔对这货从来没什么好感,他向来耍滑头耍得出神入化,此次为何要站出来发出强硬表态?

熊叔认为有三个理由,第一,美国在援助乌克兰掉链子,法国唱唱高调,可以获得国内外舆论支持。半年之后就是巴黎奥运会了,法国把招牌擦亮点,有利于国家形象。

第二,与德国掰掰腕子,争夺一下欧洲领导权,在英国脱欧后,欧洲领导位置只剩德法。两国的竞争是明枪暗箭,从来没有断过。

第三,也是最实在的,激一下德国,金牛座赶紧给了。然后把派遣军队作为扔到水里的石子,放到欧洲领导人面前。

但无论什么原因,只会让乌克兰得益,给大鹅带来厄运。

塞尔维亚总统武基奇对于欧美援助节奏,是深谙其中三味的,他说:“当第一次提到西方坦克时,许多人认为这不会发生,结果已经发生了;当第一次谈论西方飞机时,许多人认为不会发生,结果还是发生了;现在人们开始谈论派遣军队,许多人同样认为不会发生,但它会发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几何时,德国被俄罗斯随意拿捏

熊说:

先说结论,武基奇的三段论,也是熊叔的答案,欧美军队肯定会入乌,甚至今年内都可能大摇大摆进入乌克兰。

欧美对大鹅的手段从来都是由一个国家扔一个动议开始,有人反对有人支持,慢慢形成统一意见,大炮、坦克、飞机给就给了,大鹅最终也只能视而不见。

西方的军队其实早就派了,还记得开战没多久,俄罗斯的导弹攻击了利沃夫一个军事基地吗,当时就传出有欧美军人在袭击中阵亡。

后来乌克兰声明阵亡的只是外国志愿军团,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此外,欧洲盟军在后勤,武器培训方面,一直有少量军人在乌克兰,协助乌军,只是这些人远离前线罢了。

前两天,大鹅爆出德国军事情报人员线上开会聊怎样炸毁克里米亚大桥,虽然德国极力澄清并无此事。但,是个人都知道这是真的,因为目前唯一可以远程炸掉大桥的就是金牛座导弹,德国所有。

舒尔茨气就气在手下太不下心,这种事被供诸于众。说好了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然后大爷又气急败坏地说,金牛座必须由德军来控制使用,言下之意,不就是德军要进入乌克兰才给吗?

欧洲这帮政客,有的直白不掩饰就如约翰逊,有的善于演戏如马克龙,有的撒个慌脸就红如舒尔茨,但无论是谁,最后恶心的都是俄罗斯。

PS: 熊叔每次发完稿,就盼着你们的转发、点赞。当然还有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