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肃永靖县黄河洮河交汇处

图源:视觉中国

1

源出青海,水入黄河

洮河,黄河上游的第二大支流,其藏语名为碌曲,意为龙水或神水。洮河有一南一北两个源头,北源名为代富桑雄曲,发源于李恰如山;南源则出于西倾山北麓,称恰青河,藏语称代桑曲。两源漫流,在李恰如牧场附近汇合,进入野马滩河段后,始称洮河。

洮河自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以上到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赛尔龙乡一段为河源区,河源位于河南县的李恰如山、西倾山一带。据当地人说,从河南县的赛尔龙乡到西倾山东麓的代富桑草原,曾经需要骑马穿越茫茫草原,走9个多小时才能到。赛尔龙乡很小,一条街道沿街西行,走大约五公里就到了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洮河源国家湿地公园镶嵌在广阔的草原上,在这里远远能看见西倾山雄伟的全貌。西倾山在《北史·吐谷浑传》《水经注》《大清一统志》等文献中均有记载。但事实上,赛尔龙乡不过是洮河上游溪流汇集成宽阔河流的地方,离洮河源还有很远的路。

▲洮河发源地,海拔3500米的高原湿地

图源:视觉中国

洮河真正的源区在西倾山东麓的代富桑草原一带,是一片据说拥有108眼泉水的沼泽地——代富桑滩。108眼清泉漫溢草地,究竟是何等景致?!好在现在有机动性更强的摩托车了,不需要骑马前往。从赛尔龙乡出发,摩托车在狭窄的羊道上大约颠簸两个小时,就能到达洮河的源头所在地——代富桑草原。

草原平铺远去,天边雄山高耸入云,闪闪发亮的溪流漫溢草地,它们好像静止不动,却又悄然汇聚成溪,渐而成河。源头的108眼清泉根本就无法分辨其数量,看见的只是一片闪耀着光泽的湿地。108眼泉的由来是什么?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片草原湿地不断移动,汇聚成河,并在李恰如山的山谷中汹涌而下,向东远去。

洮河自青海滥觞,出青海后,在碌曲县西部流入甘肃省,然后穿甘南,越临洮,最后出茅笼峡流入刘家峡水库,正式汇入黄河。入黄口就在永靖县刘家峡库区的龙汇山脚下,在山上俯视两河交汇地带,一黄一绿两条河流呈“Y”字形交汇,交汇以后河水却并没有融合为一,而是继续保持黄绿两色前行,两河之水如二龙戏珠,其景观令人惊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河洮河交汇处 图源:视觉中国

洮河流域范围涉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以及定西市的15个县市,最终在定西市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水库大坝上游汇入黄河。

洮河干流河道长673公里,流域面积25527平方公里。在黄河各支流之中,洮河的年径流量仅次于渭河,是黄河上游地区来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

2

穿越甘青,由牧及农

洮河源区至定西市岷县西寨镇以上为上游,河流大致为西北-东南走向,河道主要为“U”形河谷,地势平缓。碌曲县的西仓乡贡去乎村以上的河段山势平缓,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也是洮河流域内重要的牧业区;而自贡去乎村至西寨镇以下的河段,南岸为陡峭的石山区,背阴处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向阳处则为高山草甸,是洮河流域十分重要的林区所在;北岸沟谷平缓,山势浑圆,农田、草原广布。

▲甘肃省卓尼县大族山被农田环绕的村庄

图源:图虫创意

洮河告别贡去乎村,到夏河县博拉镇一带,眼前突然就开阔起来。

从山上向下看去,洮河十分温顺,蜿蜒盘旋,在草原、群山之间反射着太阳的光芒,熠熠生辉。而过了卓尼县洮河大桥,洮河之水湍急顿失,舒缓地在高山与田野间如巨蟒逶迤而行。两岸的松树绿油油成片,桦木火红绚烂,还有一丛一丛的灌木,或红,或黄,或五色斑驳,将整个山谷装扮得异彩纷呈。

在此河段内,洮河河道所经之地多为较宽广的河谷盆地,气候适宜,水源条件好,宜于发展农业,是洮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区,在历史上素以农业为主。卓尼县与岷县均属洮河流域典型的农牧结合地。生活在洮河沿岸的各族人民在河流的滋润下,其风俗和习惯虽然各异,但相互尊重,并逐渐相融。

洮河自定西市岷县西寨镇至临洮县的海甸峡为中游。西寨镇至岷县的河段,类似上游的贡去乎村至西寨段,只是南岸森林砍伐殆尽,只留小片的人工林和保护林;洮河由西向东流至岷县县城后受地形阻隔,急转弯转向北偏西流,形如一横卧的“L”字形。

从岷县至海甸峡的河段,河道受地质构造影响,两岸山势陡峭,以“V”形河谷为主,弯曲多峡谷,著名的九甸峡就在该段。河道水流逐渐加大,水流湍急,三九严寒时节,溅起的水珠冻结为冰珠落入水中浮在河面,形成了“洮水流珠”的美景。如此狭窄的峡谷地形,也让这里成为水电资源丰沛之地。

2002年12月,甘南藏族自治州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九甸峡水利枢纽开始修建。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这里便成为库区,洮河之水就此不再汹涌奔流,在峡谷里如一条巨大的白龙静卧于此,尽显高峡出平湖的大美景致。

洮河自海甸峡以下为下游,流经谷宽滩多的临洮盆地,这里是洮河流域最主要的灌溉区,也是洮河流域农业的精华区。

生活在洮河两岸的人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心劳作,放声歌唱,因而也有了一年一度的“花儿会”。

“花儿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到初六在甘肃省康乐县的莲花山举行。洮河流域各县市的回、藏、东乡、保安、撒拉等各族群众和歌手数万人,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打着花伞,摇着彩扇,云集莲花山,纵情对歌。他们把这种盛会称为“花儿会”,所唱歌曲也就是闻名遐迩的“花儿”。“洮岷花儿”、“河州花儿”等各地花儿歌手们云集而来,他们在花儿中赋予生活新的希望,给予洮河无尽的祝福。

拿的斧头剁柏木,柏木做下桨者呢,

三九洮河漂麻腐,珍珠一样淌着呢,

洮水流珠天下少,心里这么想着呢!

▼甘肃省卓尼县巴舍村庄稼场上晾晒油菜籽的农民

图源: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文明之河,源远流长

奔腾的洮河,从群山峡谷之间款款而来,曲曲折折回荡在甘青草原和陇原大地上,最终汇入中华民族的主动脉之一黄河。

所以洮河是一条与华夏文明起源关系十分紧密的河流,它跨越了两大高原——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上游和中游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甘南高原,下游位于黄土高原的陇西黄土高原。既有农耕文明的传承,也经历了游牧文化的变迁

▲甘南高原山间游牧的牧户

图源:视觉中国

甘南高原除部分地区有森林覆盖外,大部分为平坦开阔的草滩和山坡草场。牧草丰美,宜于放牧,是该流域的牧业基地。

过黄土高原后,洮河从高处一下跌进平缓河谷的盆地之中,气候也由青藏高原的高海拔、低气温、强辐射、地域差异大的高原山地气候一下转入到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它狂放的秉性也有了很大改变。

黄土高原的气候和环境更利于农业发展,因而中游地带的洮河流域是农耕文化和人类聚集地。若要追其渊薮,大概有几千年的历史。

▲甘肃省岷县岷砚

图源:视觉中国

被誉为200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磨沟遗址发现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王旗乡磨沟村,这是位于洮河中游的一处面积广、文化内涵丰富、保存较好的遗址磨沟遗址对于了解西部地区古代民族的迁移、农业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而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的核心地带就位于洮河下游的临洮县境内。1923年,首次在临洮县发现的马家窑原始彩陶,主要分布于甘肃省洮河、大夏河和青海的湟水流域。彩陶形体的奇异多变,色泽的光辉绚丽,纹饰图案线条的粗犷奔放,不仅令现代人叹为观止,更证明了洮河流域是原始农业文明的核心。马家窑文化的发掘,足以说明彼时人类文明的曙光正从洮河流域冉冉升起。

另一处文化遗存——寺洼文化的主体则分布于今甘肃省洮河、泾河、渭河、西汉水和白龙江流域,前后存续700余年,是青铜时代甘肃境内地域属性明显且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遗存,是黄河上游远古文化的典型代表。

磨沟遗址、马家窑文化和寺洼文化等文化遗址的发现,足以证明洮河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洮河流经之处,因地理和气候不同,因而物产各异,人情风俗丰富多彩。河流孕育了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明。洮河维系着黄河上游乃至中下游的草地生态和湿地生态系统。正是因为洮河的滋润,才有了洮河沿岸人们富庶、安定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彩陶

◀临洮县博物馆,

寺洼文化双耳罐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三峡杂志”微信公众号

立足三峡,关注人类家园

报道河流地理与水文化

责编:费莉 吴冠宇

美编:骆晓玫

审核:任 红

来源:《中国三峡》杂志 2023年第12期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