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接受记者采访。

其中,阴和俊、张玉卓今年系首次走上“部长通道”。

公开履历显示,阴和俊,男,汉族,1963年1月生,山西古交人,198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研究员。阴和俊曾任中国科学院高技术研究与发展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市政府党组成员,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兼);天津市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党校校长(兼);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兼),中国科学院党校校长(兼)等职。阴和俊是第二十届中央委员,现任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

公开履历显示,张玉卓,男,汉族,1962年1月出生,山东寿光人,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此前曾任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中煤科技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神华集团总经理、董事长、党组书记等职。公开报道显示,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任职期间,张玉卓还曾在英美高校从事研究工作。

2017年3月,张玉卓出任天津市委常委,兼任滨海新区区委书记;2020年1月,转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2021年7月,张玉卓调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2022年12月27日,任国资委党委书记;去年1月,张玉卓又同时任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来看采访具体内容
↓↓

科技部部长:让青年科技人才
从采购、报销、填表中解放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近年来,很多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过程中,都活跃着一批青年科技人才的身影,在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上,科技部有哪些措施和考虑?

“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人是最有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群体。”阴和俊说,青年人才是我们国家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的生力军,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去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专门的措施,科技部也重点推进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胆使用青年人才,在国家重大科学任务中给年轻人提供平台。比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承担。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已经有1100多项是由40岁以下的青年科学家牵头负责的,这个数量达到了总数的20%以上。在很多国家重大科技工程中,到处可以看到年轻人的身影,许多重大项目团队的平均年龄刚过30岁,许多国家羡慕得不得了。

二是加强配合。阴和俊说:“以我长期在科研院所工作的经历,我的体会是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要管得少一点,但跟得紧一点,帮助他们尽早熟悉,培养兴趣,增强自信,把握方向。我们要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单位把一半以上的基础科研费用投到35岁以下的人年轻人身上。

三是做好服务,做好保障。比如对青年科技人才,尽量减少一些评考核的频次,让他们心无旁骛,无忧无虑,沉下心来搞研究。我们持续推进减负行动专项,目的就是把这些青年科技人才从繁杂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比如说采购、报销、填表等等,保障他们有充足的的时间做研究。

下一步,科技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部署要求,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做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一直抓下去,努力为他们的成长发展创造好的科研环境。在工作中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针对他们的急难愁盼,特别是薪酬待遇、身心健康、家庭生活等等关切,会同各方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年轻人真正沉下心搞科研,让他们在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绽放青春。

水利部部长:增长10.1%创历史最高纪录!去年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华社记者提问,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中提到,去年全国水利建设投资大幅增长,可否介绍去年水利投资的具体规模、资金投向、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效益。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面部署和大力推动下,同有关部门、机构协同配合,地方及社会各方共同努力,274万水利建设者鼓足干劲、奋力拼搏,2023年,我国水利建设全力提速,全年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

李国英说,这11996亿元投资,通过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选取水利工程项目,我们牢牢把握四项原则:

第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

第二,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确有需要、生态安全 、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

第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灾害问题、水资源问题、水生态问题、水环境问题这四大水问题;

第四,坚持系统观念,立足流域整体,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生产与生态、保护与治理、当前与长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李国英表示,根据上述四项原则,我们深入论证并选取了四大类水利工程项目:

第一类防洪工程,目标是完善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水库、河道及地方蓄滞洪区,实施了13083个项目,完成水利投资3282亿元。

第二类供水工程,目标是实现水资源区域协调平衡配置,建设项目主要有重点水源工程、跨流域跨区域重点引调水工程,实施了14749个项目,完成水利投资5013亿元。

第三类灌溉工程,目标是扩大灌溉面积,增加粮食产能,建设项目主要有新建大中型灌区、对已建成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实施了5143个项目,完成水利投资共1497亿元。

第四类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主要目标是恢复河流生命、重现流域生机,建设项目主要包括江河湖泊生态修复治理、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等,实施了8039个项目,完成水利投资2204亿元。

李国英表示,通过这四大类工程,供给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从而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

有人质疑我国粮食产量?
农业农村部部长“打包票”:
真实可靠、完全可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今年粮食产量要保持1.3万亿斤以上,此前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但社会上对此也有一些不同声音。我国粮食生产供给供给怎么样,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措施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工作?

唐仁健说,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吃饭如果出了问题,是颠覆性的不可承受的问题,因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国家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去年,我们确实遭遇了频繁的极端自然灾害,像夏收时节的那场雨,盛夏时候华北东北的严重洪涝,还有西北的局部干旱。但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还是实现了以秋补夏,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亿斤,比上年增产了177亿,再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93公斤,比上年增加7公斤, 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我们的粮食产量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唐仁健对社会上对粮食产量数据的一些怀疑作了公开回应。

他表示,第一,粮食统计是由国家统计局按照他们的法定职责,通过在各地的直属直管调查总队,按严格程序抽取了大量的样本,最后按当季实割、实收、实产的数值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字各级党委政府、农业部门都是无法干预和影响的。

第二,过去传统观念认为粮食生产减产有周期。在传统的生产技术条件下,有可能确实是这样,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国家现在农业的装备条件、抗灾能力已不可同日而语。三大主粮都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比如小麦95%以上都是机收,现在一台机器顶过去100个劳动力。此外,现在的水利条件也大大改善。

第三,粮食是刚需品必需品,只要供应量少了,一定会反映在市场和价格上。唐仁健说,从大家的实际感受来说,疫情防控三年、乌克兰危机发生的这些年,我们周边什么时候听说过哪个市县、哪个地方向中央申请过紧急调粮?

第四,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哪个国家种了多少粮、收了多少粮,只要有卫星遥感技术的国家都能掌握得清清楚楚,想大面积去作假去报这些数是不可能的,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决不允许的。

国资委主任:
央企新能源车发展不如特斯拉?
我们想了个办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今年国资委将如何指导中央企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张玉卓说:“今天上午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中对国资国企的安排部署内容比较丰富,包括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还有做强做优主业,国有企业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以及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等。但其中最核心的还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央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张玉卓用了三个字来介绍——“高”,就是高水平的协同;“质”,就是质的有效提升;“量”,就是量的合理增长。

从“量”这一方面来说,张玉卓提到,中央企业去年成绩不错,实现了营业收入40万亿,利润2.6万亿,都实现了稳定增长。特别是在投资方面,充分发挥了投资的调节作用。去年中央企业投资6.2万亿,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9万亿,这个数字占了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0%,其中投资增长的速度比较快,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1.2%,全国是3%,实现了对国民经济正增长的贡献。

这两个月,形势在持续向好,一些重点行业表现很好,比如这两个月,汽车销售量增长了15%,冰箱的量增长了17%,航空运输物流增速同比增长了59%。张玉卓说,这些指标说明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在巩固,对做好今年中央企业和国资国企的工作,我们是充满信心的。

从“质”上讲,推进中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有两方面——提高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中央企业的核心功能。

一方面是提高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提高各方面的效率,提高资本效率,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科技产出的效率。我们的导向是对中央企业和国企一定要建立追求价值、创造价值的理念。所以淡化了对规模的考核,比如有些企业过去追求“500强”排名,但所谓的“500强”,实际上是指销售收入是“500大”,我们现在要朝着做强做优的方向来努力。

另一方面是要增强核心功能,中央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必须承担国家责任,为老百姓多做事。这一方面,中央明确了三个集中,就是要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要向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集中,要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我们的目标是使得这三个集中的资产能够再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这就能够有效提高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的效率和功能。

第三个是高水平的协同。中央企业和各类所有制企业要加强协同,去年中央企业对外采购的采购量是13万亿,直接拉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200万户。近期启动了一个产业链共融行动计划,发布了1000多项清单,现在和5000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今年将作为一个常态工作继续推进。

张玉卓表示,这些都需要有好的政策,从国资政策来讲,要激励国有企业大胆创新,破除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障碍。比如新能源汽车,几家国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得不够快,不如特斯拉,不如比亚迪。我们就调整政策,单独考核他们的新能源汽车。因为我们注意到,全世界汽车行业都是这样子,在燃油车还很有优势的情况下,同一个集团对新能源汽就不太容易心甘情愿地去全速推进。我们出政策就是要破除障碍,单独考核中央汽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考核它的技术、市场占有率、未来的发展。

再比如,各个领域都在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但是在中央企业,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也依然存在,比如数据基础设施的共享问题,建了很多计算中心、数据中心,要把这些协同起来,以高水平的协同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 王闲乐 舒抒 谢飞君 刘雪妍 周程祎 曹飞

微信编辑:皮小姐

校对:泰妮

◢ 猜你喜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