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凭着一股“少帅意气”,坚持要送蒋介石回南京。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成了不久后东北军瓦解的导火索。

在东北军的内部,一直就存在着“少壮派”和“元老派”的冲突。

张学良本人当年就是东北军最大的少壮派,他在一旁少壮的拥护下,铲除了以常槐荫等为代表的元老派,稳固地掌握住了张作霖传给他的基业。

张学良地位稳固后,当年有“从龙之功”的少壮派便逐渐形成了以王以哲为代表“新元老派”。而与此同时,张学良的身边又逐渐形成了以孙铭九等人为代表的“新少壮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团体内的利益纷争古来难免,东北军自然不能例外。

新上位的元老派对张学良固然忠心,但客观上他们是少壮派掌握权力的一大阻碍;

同样的,元老派对新崛起的少壮派也颇为忌惮,他们的兴起是由于张学良的信赖,而如今张学良倚重少壮派,自然会分享他们的权利,乃至取代他们的地位。

不过,此时东北军的处境并不允许他们内生争斗——东北军离开东北后,实际上一直处在一种寄人篱下、无家可归的境地,此时如果内斗,结局必然是两败俱伤,考虑到这一点,双方基本上还能保持冷静克制,努力消弭矛盾,加强团结。

然而,随着张学良的被囚,双方的矛盾日益激化,围绕着要不要接张学良回西安这个问题,双方的矛盾瞬间激化,最终燃烧成了一场无法遏制的大火,直到把整个东北军烧完才宣告结束。

张学良是东北军唯一的核心,他能否被迎回对东北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无论哪一派都衷心地同意这一点。只是,在如何保护张学良的安全,如何将他迎接回来这个问题上,双方所坚持的手段却不一样。

元老派认为,此时应该积极和南京议和,保存实力,东北军实力还在,张学良就安全就有所保障。所以他们主张在和谈达成之前,不向蒋介石提张学良回不回来的问题。

少壮派则坚决地认为,首先的要务就是确保张学良安全回来,这是一切的基础,若不能保障这一点,他们不惜和南京政府开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1月底,东北军在渭南召开会议,讨论了这个问题。会议是由元老派的领军人物王以哲、何柱国主持的,他们希望能说服少壮派接受南京的和谈条件,因为一旦开战,一旦东北军打了败仗,张学良就更不可能回来了。

少壮派认为,王以哲、何柱国完全是自欺欺人,在谈判的时候不把释放张学良作为条件,谈判结束后,谁来保障张学良能被释放回来?

双方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少壮派的意见在这次会议占据了上风。他们决定“在副司令员回来以前坚决不撤兵,中央军如再进逼,不惜决一死战。”

应该说,渭南会议的这条决议代表了大多数东北军将士的心声,但作为实际握有权利的王以哲、何柱国却认为这样欠妥,他们决定推翻这个决议。办法是请于学忠回来。

于学忠是张学良的心腹,也是张学良离开西安前,手谕指定的东北军负责人。元老派希望凭借于学忠的地位来说服少壮派;少壮派则觉得于学忠是少帅一手栽培起来的,他必定会主张营救少帅,所以对于双方都很希望于学忠能赶快回来。

于学忠并没有掌握东北军的权力和能力,原因有三:

  • 第一,他在西安事变后的第三天就返回兰州了,此时西安的情况他并不了解;
  • 第二,他并非东北军的嫡系,而是原吴佩孚的人马,他在东北军中没有根基,指挥不了王以哲等人;
  • 第三,张学良被囚后,东北军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以王以哲为中心的领导集团,他们此时东北军真正的实权人物。

于学忠来到西安后,东北军随即再次召开会议。出乎少壮派意料的是,于学忠表示支持元老派的意见,渭南决议于是被推翻。

当于学忠站在台上,向东北军官兵传达最新决议的时候,台下的东北军官兵们痛哭流涕,坚持不肯撤退,要求务必先把张学良接回来再讨论撤兵。

王以哲、何柱国等元老派在对少壮派没有进行充分的说服工作前,就否定了渭南决议,这显然是欠缺考虑的。在此期间,周总理曾明确建议他们:“注意内部团结,应该设法说服你们的部下。”但王、何并未听从建议。

少壮派于是恳求在撤兵前,再向南京提一下张学良的问题,也遭到了王、何的拒绝,他们说在撤兵之前,此事不能再提。

在张学良被囚之后,东北军内部形势复杂,一些高级将领们如沈克、檀自新纷纷另谋出路,和蒋介石秘密联络;王以哲、何柱国是不是也想趁此机会向蒋介石无条件妥协,获取其欢心,以谋取日后的地位呢?他们是不是想借蒋介石之手除掉少帅,自己控制东北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管是不是,少壮派对“出卖了东北军,出卖了张学良”的元老派已经颇感寒心。

他们觉得东北军中下级军官是普遍希望张学良回来的,只有王以哲、何柱国等少数高级军官不希望张学良回来。

那么,解决的办法自然就只有一条了:解决掉王、何。

37年2月2日夜,少壮派在孙铭九、何镜化等人的率领下,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冲进王以哲的卧室,张学良的卫士营长陈志久举枪对王以哲说道:“长官,对不起!”随即连开两枪……

同一天,“西北剿总”的参谋处处长徐方、交通处处长董斌、交通处副处长宋学礼也被处死。刺杀何柱国的行动则因为预先被杨虎城得知,劝阻了下来……

一夕之间,东北军仿佛经历了一次大地震。是为“二二事变”。

二二事变后,少壮派似乎掌握了大局,他们立即推翻了之前的决议,重申了渭南会议中坚守阵地不撤退,不惜一战救回张学良的命令。

但是,所谓权力的真相在于让人服从且执行,而不在于坐上某个座位。从前,张学良对东北军有权力,之后,王以哲对东北军有权力。何柱国、刘多荃这些实权人物都对他们马首是瞻。张学良被捕,王以哲被杀,东北军早已分崩离析,群龙无首,前线真正掌握部队的将领们怎么会听从几个少壮派的命令?

于是,防守渭华一线的刘多荃不仅不执行命令,还调转枪口向西安进攻,摆出火并的架势,要为王以哲报仇;而此前早就和蒋介石暗通往来的沈克、檀自新则公然通电,脱离东北军而去了……

面对这种分崩离析,不仅少壮派无法控制,于学忠也是完全无力维持,只能每日唉声叹气。

在这种情况下,少壮派是先于东北军一步瓦解的,他们有的被杀,有的逃跑,如孙铭九先后流转于天津、上海等地,还一度投靠汪精卫……

不可否认的是,少壮派的行为是过激的、鲁莽的,他们的行动直接导致了东北军的瓦解。但应该注意的是,少壮派要争取张学良回西安的要求,是有其合理性的。

张学良对于东北军的重要性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的,甚至可以说,东北军如果失去张学良这个中心,瓦解是难以避免的。张学良不仅是维护东北军基石,也是“三位一体”,共同抗日,打回东北政策的基石,这些“只有张副司令回来,才能实现”。

在张学良被囚后,东北军内部的形势已经非常不稳定,如前文提到的沈克、檀自新暗通蒋介石,于学忠和王以哲客观上已经存在争夺领导权的情况。

这些情况的出现,已经证明了失去张学良的东北军是危险重重的,而解决这种危险重重,只能依靠张学良的归来解决。

不可否认的是,元老派避免冲突的看法是其道理的,但他们的固执,他们说服沟通工作的不周密也是二二事件爆发的重要诱因。

从当时的情况看,国军大军压境,大战似乎一触即发,元老派老成持重似乎有其道理。但如果仔细分析当时的大背景,这场内战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爆发。

首先是蒋介石在离开西安时,曾公开许诺,如果今后发生内战,一切由他负责。为了自己的威信和形象,他不会那么容易食言自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在36年6月,蒋介石刚刚经历了两广事变,之后虽然达成和解,但对于蒋介石派兵进逼陕西,李宗仁、白崇禧是坚决反对的。其他的地方实力派此时也在驻足观望,蒋介石如果一招不慎,可能会引发全局的动荡。

第三,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这一理念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共识,也是全国人民共同的呼声,蒋介石前脚被释放,后手再挑起内战,势必会遭到国内社会强烈的反对。

第四,即使真的打起来,凭借红军、东北军和杨虎城十七路军的共同作战,凭借西北的有利地理条件,难道东北军真的会被迅速击败吗?

在二二事变前,周总理曾代表中央向东北军表示:

“只要你们团结一致,意见一致,我们绝对不会对不起张先生,绝对不会对不起你们两位朋友,包括打仗在内,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你们。”
“我们原来是主张和平的。因为你们两方面有许多人坚持不撤退,为了张先生不惜一战。这种意见我们考虑了。我们为了团结,只要你们双方主张一致,我们也可以牺牲我们原来的意见。”

杨虎城作为西安事变的发动者,他的命运和张学良是息息相关的,他也曾表示:

“我们十七路军是主张坚决不撤退,要求副司令回来的……十七路军力量小,都听东北军的,你们坚持,我们跟着……”

十七路军很多官兵都认为,“和平就是投降,投降就没有好下场”,他们也有不少积极请战者。

由此可见,三方在战与和的问题上是有很大的共同点的。

遗憾的是,元老派和少壮派双方都未能合理解决他们意见上的分歧,前者表现为“保守主义”,后者表现为“激进主义”,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导致了东北军的分崩离析。